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9、第 79 章(1 / 2)

沈卫民和赵琪回到家的时候,家中没人。

这个点儿,李招娣去上工,沈爹去工地做监工,两个小则是去大生叔家学习,总的来说,也就只有他们俩还悠闲着。

赵琪洗了手去厨屋端饭,“卫民哥,你买油条了?”

“你不是喜欢?”公社里仅有的油条摊子,据说是几十年的手艺了,做出来的油条外酥里软,喷香扑鼻。他们上几次去公社就是去这家吃早点,赵姑娘喜欢,两个小人也好这一口,要不然沈卫民今儿也不会排长队等着。

“嗯,喜欢。”赵琪甜笑。

油条配上他娘熬的金黄的小米粥,简直绝配!

两人正吃着饭,沈东林过来了。他是在工地那边刚忙完直接过来的,穿着粗布衣裳,额上都是汗。

“七叔过来了,要不要再吃点儿?”沈卫民招呼道。

沈东林摇头,“我在家吃过了。刚刚过来,二哥说你们去了赵家,可是有什么事?”闺女出嫁的第二天就把女儿女婿喊回去,不合规矩不说也不体面,除非是发生什么急事了。

沈卫民摇头,赵家的事过去了就过去他不愿意多提,也没什么好说的。“不是大事。七叔,寻我有什么事情吗?”

“嗯,有事一定说。”沈东林也不追问,他从裤兜里掏出来一张纸递给沈卫民。“这是这批原材料要用到的钱数,你仔细核对核对,然后让侄媳妇给我批钱。”

工厂员工虽然少,现在多说着也就他们四个,不过一切还是都得按规章办事。沈东林作为协调一切的总负责人,工厂建设各个方面的问题都由他经手,由此产生的费用也都是报到他这来。由他核对之后出表格交给沈卫民这个厂长,沈卫民核对无误后批复,再由赵琪给钱。

这是目前工厂办事批钱的一般步骤,因为工厂共有钱数和批钱数都是透明的,短时间内产生不了啥纠纷。

沈卫民一边听沈东林汇报,一边看表格内数据。沈东林是个极其细心的人,这表格也做的非常之严谨,大概当过兵的都是这种性格。听到最后,沈卫民点点头,没有听出任何问题。

沈卫民把表格交给赵琪,“琪琪,给七叔拿钱。七叔,你写个收据交给琪琪备案。”凡是沾钱的事情都要无比严谨和严肃,多一两道步骤不怕的,只要钱数不搞乱就行。这个世上多的是亲生兄弟姐妹因为钱的问题反目成仇,沈卫民绝对不希望自己厂里出现这样的事情。

在村里办工厂,在社员们看来,是生产队发展副业,所有的一切都是为社员们服务的。在沈卫民看来却略微有些不同,他现在只是和生产队合作做生意而已,他交付出工厂的利益给生产队,而生产队在某种程度上给他某种庇护。

说到底,不过是大环境困难之下的曲线救国。

度过了艰难险阻的这几年,如果有可能,他是想现建工厂发展壮大的,这是沈卫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就要求工厂内分工明确,各项账目清晰明了。刚一开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不怕,因为新事物的产生总是有其艰难性。但如果从一开始就职位职责不明,钱权混乱,那这个工厂几乎没有前途可言,还谈什么以后未来?

沈东林点点头。比起哥们儿义气的说“我相信你,钱你拿去用吧”这样自以为豪放,实则无脑的大说大话,他更满意沈卫民的做法,凡事设条条框框,该怎么做一目了然。

工厂要想做大做强,初期在财务上就不能马虎,贪婪不仅会让一个人变得丑陋不堪,也会让一个集体、一个工程走向末路。

沈东林是来拿钱的,拿到之后却没有立即离开。他和沈卫民有公务要谈,说到后半段,两人直接挪去了西屋办公室。

赵琪虽然通过测试成了工厂会计,不过她现在能做的事情有限,顶多就是像刚刚一样,在沈卫民说可以的时候,拿钱给人,所以并不跟进办公室。

沈姑娘会计财务一身,管理着工厂小两千块钱,要是一般姑娘,恐怕得整日惶恐不安,担忧甚重了。两千块,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别说在沈家沟,就是在公社、在池县,谁家要是存款两千块,那也是富户了。

但要是因为拿着这些钱,就整日惶惶不安,唯恐出了差错,就不是赵琪了。

赵琪不缺钱,上次对半平分卫民哥的资产,这次回来,卫民哥又给她小一千块,说是糕点礼盒赚的钱。现在,赵琪可是富豪一枚,存款都能抵得上工厂的全部财产了,所以,就算再来一份两千块,她也能面不改色。

赵姑娘身负世界上最安全的金库,除了她,就只有卫民哥知道它的存在。把钱票全数收在其中,就是绝对的安全,所以她有什么可担心的?

工厂是卫民哥的心血,这些钱是为了实现卫民哥的心愿存在的,她看到它们只觉的高兴和感谢,她一定会守护好它们的。

西屋,沈卫民和沈东林就几个工厂问题进行了严肃而深入的讨论。两人都是极其理智之人,一些问题自个参不透,同别个商量一下就通了。沈卫民比沈东林的经验丰富,所以虽然有些事情要讨论,归根到底都是可着沈卫民的想法来。

不过沈东林的意见确实值得好好品味。

沈卫民知道沈东林一定会成长的非常强大,第一次见面他就有这种感觉,沈东林这样的人绝对不允许自己平庸。但是沈卫民没想到他成长的这么快,他整理的资料和他提出的问题都说明他在背后下了一番苦功。

从接受自己不得不入伍的事实,到把全身心都扎根到工厂的建设之中,再到现在关于工厂以后要经营的产品,要建立的生产线以及体系,他均有深入所思所想。沈卫民觉得沈东林这个人很妙,不过作为他只觉兴奋。

工厂想要发展,想要存续时间长,一味只靠生产队,只靠他肯定是不行的,还需要更多睿智、聪明有胆识的领导。本来他看中沈东林,是因为他军人这种身份,军人就意味着更干实事,更有奉献精神,更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建厂初期,厂里就是该有这样一个人。现在,沈卫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沈东林的变化,这种感觉很不错。

不得不说,七叔还真是好用!

“我说的有什么不妥吗?”沈东林不解,从刚刚开始,卫民就一直意味不明看着他。

没由来的,沈东林心中紧张。说句实话,戎马多年,他是第一次有这么感觉。关于建厂以及之后的生产建设,他虽然做了很多功课,却并不觉自信。卫民年纪比他小,又是他小辈,但专业方面,对方远超他许多。

这是一定的。卫民在社员面前提发展生产队副业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全面彻底的规划,之前关于工厂初建规章细则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现在他们聊到的是工厂后面的生产建设,这才是工厂赖以生存和发展下去的根本,是重中之中,所以要更谨慎小心。

沈东林本以为自己会跟不上对方的节奏,事实上他确实跟不上。不过能感受的出对方在迁就他,很多事情都解释的比较详细。

沈东林当然也在各方面都做了回应,也说了他的想法。

听到沈东林这么问,沈卫民摇头。“没想到短短几日,七叔就进入工作状态了。不过就现阶段而言,我们还可以放松个几天,等工厂建好,温居开业之后,我们就真正进入到忙碌阶段了,现在离过年满打满算也就两个多月,这其中我应该能接到不少订单。”

沈卫民笑着说道。

上一次给省机械厂齐厂长准备的中秋礼盒大获赞赏,后面张桂花还专门带来了齐厂长的慰问,并且说其他工厂工会也有意从他这里购置礼盒。

省城平常密切来往的工厂就那几个,如果都从他这定礼盒,就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不过这样的话,起码不丢面儿,不是吗?不然那到时候人家拿的都是为民铺子,他们拿的还是原先的食品厂随意组装的礼盒,这才说不过去。差不多的价钱,内容物却完全不同。

丢人嘛,这不是?

“已经确定下来了?”沈东林惊疑。

沈卫民摇头,“总之,我们先把一切都准备好,准没错。”

“那我现在就通知村里开始收干货水果。”沈东林许反应迅速。

沈卫民点点头,“那行,记得统一定价,统一收购。刚开始十天工分一结算,免得做着做着进入懈怠期。”

沈东林点点头,“行,你想的周到。”他之前还想着要说服村里人在下地干活和去山上捡拾干果这两者之间选其一才行,双方都给工分,都不会亏待人。不过空口白话,想也知道很多社员都不会被说服。

下地干活他们拿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粮食,在工厂这边做活太虚了,万一干到年底拿不到钱票咋办?难道要一家人跟着一起饿肚子不成?

沈卫民这法子一出,池山生产队全体社员的顾虑就会小很多。就算头十天上山捡干果的人不多,不过等十天一到,他们开始结算钱票,自然会有很多人心动,这年头要拿到真真切切的钱票可太难了。

沈东林离开之后,沈卫民又在西屋呆了个把小时,感到肩膀酸疼,他伸了个懒腰。这才感觉,现在家里是不是太安静了点?虽然平常爹娘和俩娃不在家的时候也是如此,但今儿赵姑娘可在呢。

沈卫民离开办公桌,走到院子里,赵姑娘不在。他走几步推开东屋的门,这是他们的新房,里面处处能看到大红喜字。炕上的被子也是鸳鸯戏水,迎面扑来的就是一种朴素的土气。

赵姑娘整个人窝进站橱里,不知道在翻什么,连沈卫民进屋都没有发现。

“在做什么?”沈卫民问道。

赵琪因为沈卫民突然出声吓了一跳,“卫民哥,你吓死我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说说吧,瞒着我什么了?”沈卫民看了看站橱里放着的新被,心下明了,却还是问道。

“卫民哥,在你开班之前,我们领着家康和小聪去县城住两天吧,我们好好逛一逛。”赵琪打着商量。

沈卫民挑挑眉,“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下来了。看赵姑娘喜不自禁的样子,沈卫民也高兴,他指了指站橱里放着的两床被子,“到时候我们就把这两床长相有些怪异的被子带着当褥子,省的别人说我们琪琪陪送的被子不好看。”

“呀,”赵琪惊呼一声,然后讨好的看向沈卫民,“卫民哥,你知道了呀?”明明宋引弟都有仔细折叠好,如果不是把被子整个摊开,很难被人发现,怎么卫民哥还是看见了?

沈卫民微笑,他发现被子的不妥之处,纯属偶然。结婚前一日,家里突然来了两组客人,山里夜里冷,被褥自然要配套整齐。姑娘家讲究,沈卫民就想拿新被给她们凑活一晚,大不了以后他和赵琪不用了。抱最上面一床的时候,不小心撞到旁边的一床,摊开就看到明显缝补的痕迹。

沈卫民虽然不通家务,更不懂缝被有什么讲究,但是新被褥被铰开,然后又重新缝合,中间因为缝合还起了皱吧,怎么想都不正常吧?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是赵琪做的,他们又不是盲婚哑嫁,赵琪怎么可能拿这事儿给自己添堵?

宋引弟大概率也不可能,毕竟赵老四无比希望一盆水把赵琪给泼出去。一向唯赵老四是尊的宋引弟,怎么可能会忤逆他的意思。那就只剩下赵兰。

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沈卫民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因为他已经看到了结果。

怨不得之前买布匹的时候,赵琪让他额外买了两匹。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完好无损的那两床被面就是之前额外买的那两匹布。防人之心不可无,赵姑娘真是把这句话理解的透透彻彻,也运用的彻彻底底。

“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告诉我,不用刻意瞒着。这次的事情我要没有察觉到,你还准备继续瞒下去不成?”沈卫民开始兴师问罪。

“我不是想着我们结婚只留下高兴的事吗?但是现在因为我出了很多状况,都影响到你的情绪了。”赵琪小声嘟囔。

沈卫民听到这句话,心都跟着震颤了一下。他看向赵琪,对方真的就只是嘟囔抱怨了一下。她的不满都是对于赵家的,如果不是他们,她和卫民哥从昨天到今天都该一直高高兴兴的。一大早被坏了心情,她心里不舒服,看到卫民哥皱眉,她心里更不舒服。

沈卫民把赵琪拉到身边,一手环着她的腰,一手把她脸颊出的一绺头发别到她耳后,“傻姑娘。”

赵琪噘嘴。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高兴了?和你结婚我只有欢喜,这几天我都高兴的。”沈卫民低声说道,看到赵琪看过来,他接着说,“我承认今早确实有三分烦躁,不过明知道那不是针对你,为何还要把事因都往自己身上揽?”

赵家、赵兰和赵琪此三者,沈卫民分的无比清楚。赵琪是他心爱的姑娘,是他此生唯一的伴侣,他们会相亲相爱,死而同穴。赵家是赵琪的娘家,他对赵家唯一的态度就是赵琪的态度。赵琪不想和他们亲近,他们就一起远离。赵琪想和赵家走的近,沈卫民当然……会劝,距离产生美,走这么近干嘛?

至于赵兰,她是此三者之间最不重要的一环,完全断绝关系都可以。她只是一个姐姐,只靠那微不足道的血缘关系,有什么资格让赵琪忍受如斯?

如果赵老四和宋引弟出事,沈卫民第一时间会想到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当是感谢他们夫妻二人生下赵琪,而对方成为了他的妻子。但是在他们大婚的第二天早上,赵琪却要因为赵兰的事情来回奔波,再到赵家,听到赵老四和宋引弟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应该出钱出力把赵兰治好,仿佛他们本就应该如此。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对赵琪的抚养和爱护之恩,在沈卫民看来都极其有限,他们能做的大概就是把赵琪平安的养到了现在。亲缘关系浅薄,还要要求闺女做些不合理的事情,道理何在?

至于烦躁,这对夫妻让沈卫民想到了前世,他身边那些所谓的亲戚,不就是如此理所应当的认为他该如何如何吗?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应该,所有的应该只不过是必然之下的选择。你生养我,我应该回报你,当你老了不能动了,我送你入土为安。

你救我性命,我应该回报你,不论是钱权,只要我能做到,你一句话我就可以帮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