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9、第 99 章(1 / 2)

“回来了?”沈爹笑呵呵的。

“快洗手,吃饭了,就等着你们呢!”沈秀从堂屋伸出头来。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住,她现在是无事一身轻松,虽然庆林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但是她现在有了期盼,处处都是干劲儿。

再加上,刚刚又知道这院子竟然是弟弟媳购置的,简直是喜上加喜!竟然能在县城拥有自家院子,而且还这么宽敞,真的是农家出身不敢想象的事情。

虽然根据她娘说购置这院子,都是弟媳妇儿幸运,发了一笔横财。发横财这事沈秀相信,但要说用来买房了,沈秀是不怎么相信的。

三柱子虽然看上去并不在乎这些,但一个男人要全凭媳妇儿才走到今日,他恐怕都不会往外说一句,这可关乎男人的自尊心。况且她弟聪明,这样说,恐怕只是想让她娘和弟媳妇好好相处而已。

看破不说破,她都已经是出嫁的闺女了,和娘家亲近,却也要拿捏一个度,有些话该说就说,有些话就不能说。

两个小家伙被姑姑领着去洗手,沈卫民则钻进厨房看了眼,果然掌勺的是他家赵姑娘。

“糖醋鱼?”沈卫民朝锅里看了一眼。

“在巷子口看到有人卖鲤鱼,就买了两条,大姐这段时间辛苦,全当给她补补。”赵琪笑着说道。

沈卫民没啥意见,旁边灶台上的陶罐里还炖着汤。沈卫民掀开锅盖看了看,鸡汤,上面还飘着两片人参片。

随即,沈卫民就被进厨房的李招娣打了手,“你这孩子咋什么都好奇?这是给你姐夫炖的,没你的份儿。”

“娘,那也太用力了。”沈卫民揉着手,他是好这口鸡汤的人吗?

“快进屋去陪桂花说说话,这就开饭了。”李招娣笑看着儿子耍完宝,最后才出声吩咐。

本来就是家庭聚餐,气氛当然其乐融融。

饭后沈秀拎着鸡汤去医院,她是抽空过来的,只能拜托对门的李凯照顾严庆林一二,但哪能长时间麻烦别人?不过其实也添不了多少麻烦,现在严庆林的意识已经清醒,虽然还不能动弹,却并不是离不了人。

但长时间离开,身边没个人,还是叫人担心。

张桂花多待了会儿,也提出要离开。沈家现在个顶个的忙,就是今天能在县城见到沈父沈母,他们也是来探病的,就算再没眼色,也知道现在不能留下给人添麻烦。

沈卫民赶紧阻止,“我可答应吕厂长要带姐你到处逛逛的,你一个人算怎么回事啊?”

“我不傻不呆,想去哪儿我自己到不了哪用你陪着。你现在这么忙,赶快忙自己去的得了。你既然叫我一声姐,跟我还这么客气?”张桂花哭笑不得,那就是敷衍吕厂长的借口,她咋可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让沈卫民陪她到处逛。

“行,那我就不跟姐你客气了。”沈卫民不是矫情的人。今天大姐回公社,他要去县医院陪护。在那之前,他还要去纸厂玻璃厂一趟,确实没多少时间。

沈卫民送张桂花到门外。

“对了,我忘了一件事,今年过年礼盒你们村里有什么想法吗?”张桂花问道,今儿齐厂长还说起此事,要不然她都忘了。

“有些想法,现在已经在准备着了。要是姐你需要,下次我去省城带几个样盒过去,让工会的同事们挑选挑选?”沈卫民反应迅速。笑话,这可是订单,工厂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订单,作为负责任他当然重视。

“行,这样最好了。”张桂花满意的点头,“你们这边还是只准备高品礼盒?预算稍低些的能行吗?”

中秋节的时候,她定了几百盒,最担心的就是沈卫民这边出不来货。主要根据沈卫民当时的描述她一直以为这只是个小作坊,但是上次她们去沈家沟的时候可瞧见了,小作坊已经发展成了工厂规模。虽然也只有一个院子,但原料什么的品质都很好。

临走时,婶子给她们包的糕点,和之前礼盒里的糕点味道简直一模一样,用料足足的,可见农家人淳朴,一点都不偷工减料。

中秋节礼盒,齐厂长带着它们在各工厂晃了一圈儿,就这一圈,就为他们省机械厂打出了名头。那之后,张桂花去开会,经常被几家工作人员围着,打听“为民铺子”是哪家食品厂?

也有想单独买来尝尝,或者给家里老人小孩儿吃的亦不在少数。不过,卫民他们就是家小作坊,家又在县城下边的农村,总不能让他每次上班都兜着一包点心到省城销售去吧,不想要工作了怎么的?

不过如果是订礼盒的话,就没问题,一次性运到省城完事。这不快过年了吗?她提前先预定上。

“姐,如果你说的是几万盒的话,我承担不来。就算让我们全村都来帮忙,也不能成。工厂规模太小了。”

沈卫民实话实说。虽说没有把到手的生意往外推的道理,但是也得有自知之明,和省机械厂的生意不仅仅是生意,还牵扯到他和张桂花的情谊。生意重要,情谊也重要。

另外,一次性规模太大,太扎眼。就比如他在纸厂订两百个礼盒,也就是两捆的事,无伤大雅,也没人在意。但他要是在纸厂定上万个礼盒,那可是大客户,一下子就会受到瞩目。他们现在根基未稳,不能太过张扬。

张桂花就是欣赏沈卫民这一点,能成就是能成,不能成就是不能成。

“成,我知道了。具体定多少,等你下次来省城,我们具体谈。还有附近几个工厂跟我打听礼盒,我帮着推荐推荐,应该不妨事吧?”

“那就谢谢姐了,我求之不得的事呢。”几万份不能行,几千份还是可以的。

“行,你们好好备货。”张桂花笑着说道,“你们产品质量过硬,又办了牌照,就先上你们当地的供销社的推销,再不济让你们公社领导给帮帮忙,总不能只单靠节日订单,细水长流,才渊远流长。”

这是张桂花的肺腑之言,并且只有如此根基才能稳固。

“姐,你说的是,我会斟酌着进行的。”沈卫民真心道谢,端看这和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就知道张桂花是真心为他着想的。

沈卫民一直把张桂花送到巷口,看她走远,才往回走。

回到家却发现家里多了俩人,夏扬州和杨文也正坐在堂屋的桌子上吃面。香喷喷的鸡汤,配上李招娣同志的手擀面,爽滑劲道,味道一绝!

夏扬州和杨文也冲沈卫民打了个招呼,又埋头继续吃。

沈卫民也不在在意,进门就看到刚吃完饭的小家伙也在,他俩一人分了半碗面,正哼哧哼哧往嘴里塞。

“你们俩怎么又吃上了?肚子不会撑的慌吗?”沈卫民坐在叶聪身边,笑着问道。

“奶奶做的面好吃。”

“刚刚吃肉的时候,你也这样说,好吃也不能硬撑!”沈卫民伸手摸了摸李家康的小肚子,小家伙怕痒,笑着左晃右躲。

“你别闹他们,让他俩赶紧吃完,就两口面,没一会儿就消食了。你这一闹,再岔气了。”李招娣进门就看到老儿子正在和俩孙子玩闹,没好气的提醒,这孩子怎么越活越幼稚了。

沈卫民摸摸鼻尖,“哦。”

夏扬州和杨文也平常食量都不大,也不知道是今天的饭可口,还是他们真的饿狠了,都比平常多吃了一碗。

“两位哥哥你们干嘛去了?怎么饿成这样?”沈卫民笑出声。

“能去干嘛?就是好好活动了下。”杨文也淡声说道。

沈卫民“哦”了一声。

“话说下个月底,池县举行总结会,由林县长亲自主持。到时候会请池县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有下面各公社代表,包括有能耐的人,你有没有兴趣去会会朋友?”杨文也突然想起一个事儿来。

沈卫民眼睛瞬间亮了,“有兴趣,我要去。”

其实说起来,沈卫民现在认识的人不少。不过,还不够多。而且他需要一定的舞台,首先得让大家知道他是做什么的,他想怎么做?

杨文也挑眉,旁边的夏扬州也笑。

他们两个来之前说起这事儿,虽然两人都猜沈卫民一定是会去,但夏扬州说他肯定会考虑片刻,毕竟还是个小年轻。杨文也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只要说出这个事,沈卫民就能立刻回答。

事实表示,还是杨文也更了解沈卫民这个人。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认识的时间更长。

“这场会议需不需要赞助商?”沈卫民突然说道。

“你想做什么?”杨文也问道。

“我免费给参会的人员提供一份点心,得不得行?这样也为你们减轻了负担,省的有人不愿意来县城参加会议。”沈卫民笑着说道。

“那你可想清楚了,参加会议的人可不在少数。”沈卫民这个提议,杨文也没道理不答应,也算是他们提供的一份福利。这年头物资多紧缺呀,来一个冤大头伸头让薅,没道理不薅。

不过这丑话是得说的前头。

“我既然说了,就不会反悔。不过每人只可领一块儿,你们得给我出细则和监督,我这是为了做宣传,可不是让某些人钻空子。”沈卫民笑。

“行。”杨文也利落的答应了。虽然沈卫民小他许多,但对方是一个有成算的人,不会乱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他不担心沈卫民出尔反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