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六零年代之悍夫红甘泉> 第132章 第 13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第 132 章(1 / 2)

在省城碰到李灵, 是沈卫民之前没想到的事。李灵之前和沈家这边几乎没有交流,相对于沈家和父亲李卫国,李灵和她妈妈更亲近。这很正常, 她毕竟是台素华一手带大的。

李卫国之前和家里写信, 不止一次的提过这个事情, 主要是不让李招娣对孙女有看法。

李招娣看重儿子,对孙女当然没啥看法。她想得通,自己没养过没疼过, 怎么能奢望孙女和家里亲近。一直到第一次见面之前,李灵在沈卫民这里都只是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表示着她是李卫国的女儿。

不过, 就算只有这一点,沈卫民都有理由对她好。

见面后,沈卫民更多的是无奈。李灵太聪明了,性格张扬办事利索,虽然傲娇但却十分有主见。所以沈卫民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要把李灵带到沈家沟,除了台素华的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李灵不愿意。

不管是上次还是这回,沈卫民其实都问了她的意见,李灵无一例外全都拒绝。因此,沈卫民也不强求。

总的来说,这次见面,沈卫民是非常高兴的。孩子可以不长在身边, 但只要没被欺负就什么都好说。

这样想着,沈卫民直接把车开进了停车场。虽然在百货大楼耽搁了不少时间,之后又去处理李灵的事情,回到停车倒也不算太晚。

不过冬季天短, 天虽然已经暗下来了,时间其实挺早。沈卫民下车的第一时间就是从车座位后面,扒拉出自己的大棉袄披在身上。

这件大棉衣是李招娣同志为他量身定做的,又肥又大,正好里面又可以套厚衣裳,实乃居家必备良品。之前上次他倒是托杨文也弄了几件军大衣,那玩意儿穿着抗风抗冻,穿着不臃肿,比身上这边要好看些。

不过让沈卫民家里分了分,又给沈东林和沈秀各分一件,到他这里就不剩下了。幸亏,他身上这件棉衣是上年才新做的,还能继续穿下去。

如果是原主,肯定宁愿挨冻都不穿的。别看他在沈新乾和李招娣、甚至在沈秀跟前都挺听话,但其实是个叛逆的主。知道美丑之后,棉袄什么的都离他而去了。

不过算他还有几分心眼子,都是披着大棉袄出门,然后等到人多的地方再脱下来。如果是留在家里,那他就不出屋,反正村里他都不熟。

在沈卫民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傻瓜行为。有衣裳不穿宁愿受冻,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满怀关心的父母不负责。

沈父拿到棉衣的时候爱不释手,不过看到自家儿子还裹个大棉袄子,就忍痛说俩人换换,他们家虽然分了三件,不过媳妇儿和儿媳妇的都是女款,老儿子穿不得,也只能他牺牲下自己了。

沈卫民看得好笑,最后也没答应。

沈家沟是典型的山村,夏季比外面凉快,冬季比外面更冷。爹娘和琪琪虽然很少出门,不过因为搞生产,他们早起晚睡,虽然忙活起来不觉寒冷,但早晚还是需要注意。

扯真心的,如果可能,沈卫民其实并不想让家里老人和媳妇儿这么累,不过工厂尚在起步阶段,总得有人多付出一些。在其他人没有对工厂产生希望、积极投入生产之前,身边亲人就是他最大的支柱。

沈卫民非常感谢,自觉怎么都回报不够。其实,就冲着沈爹眼里这份高兴,他就不可能会答应交换。

沈卫民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他的扮相,真说起来,现在生活中所有人都不符合他的审美,他不也没说什么吗?

当然,出去谈事情的时候,他都注意着呢,这是基本的礼貌。真忙起来的时候也根本没时间去感觉冷,就是到晚上有时候会扛不住,这时候才必须要棉衣加持了。

就想现在,大棉袄裹在身上,使得沈卫民瘦削的身材变得臃肿。不过棉衣隔绝了外部所有冷寒,让他身体迅速暖和起来。

衣服不论新旧,只要发挥了它的作用就是好衣裳。沈卫民身上这件棉衣,承载了李招娣同志拳拳爱子心,别看瞧着黑乎乎的,却柔暖亲肤,里面的棉花是当时最新棉花,压的也厚实,寒冷冬天穿再合适不过。

沈卫民推开车门下车,想到什么又爬到车上,拿出一抱点心,有散称,也有盒装。

一路走到门卫室,敲门,听到里面应声才推门而进。“老爷子,我们明天一早离开回家去,这几天承蒙您照顾。这是我作为小辈的一点心意,快过年了讨个吉利,还请您收下。”

沈卫民直接表明来意,不管老爷子是基于叶建和的叮嘱对他们客客气气,还是基于其他任何目的,不管怎么说,对方确实帮了他们。

这就够了。

老爷子表情冷漠,言辞犀利,其实初见并不讨人喜欢。但是随着相处,总觉得他人还不错,尤其心软,要不然也不可能把门卫室旁边的屋子收拾出来给他和七叔居住。也不可能主动让他们到办公室来打热水。

尽管每次释放好意的时候都伴随着态度嚣张和言辞不屑,但作为沈卫民他们,确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关怀。就在昨天,就算老爷子表情严肃,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好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议题。因为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对待一个人的看法势必不同。就比如一位将军打了胜仗,在本国人看来他是英雄,值得敬仰;在敌方看来,他就是最大的敌人,应得而诛之。

另外,人都有两面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恶,就算是在光明磊落的人,在他心底里的某处地方也一定会是阴暗的。贸然的把一个人归结为好人或者坏人,在沈卫民看来并不科学。对待一个人,对待一件事都要辩证的去看。

这就是人性,复杂而又迷人。

老爷子在沈卫民看来就是一个好人。虽然老人家关怀人的方式略显生硬,但他们确实身心都切实感受到了他的帮助,所以以礼道谢在沈卫民看来是必须的。

并且来之前,沈卫民已经做好了准备,老爷子肯定会先教训他一顿。

果不其然,听到沈卫民说的话之后,老爷子只是淡淡瞥了眼沈卫民怀里的点心。沈卫民虽然没有刻意准备,但是他这一抱,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拿到谁家都不算失礼。“我听建和说,你牵头在自己村里办了工厂,是专门生产各类食品?”看门大爷悠悠问道。

“是以我们村命名的,叫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是本村生产队副业。”虽然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不过沈卫民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

“既然是你们生产队的工厂,你为什么都能做主?我和建和不一样,帮不了你什么,你不要想着贿赂我。赶快把这些抱回去吧,我一个都不要。”老爷子态度强硬,浑身上下都有一种我自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之气。

沈卫民:“……”他其实想说,我没想从您身上得到什么,不过看上去大爷并不同意。

默默地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沈卫民推门走出去。

“哎!都说了我不要,我不要。”老爷子“腾”站起身来。

沈卫民已经关上门走出去了,他并没有走远,站在门卫室门口等了好一会儿。老爷子声音大雨点小,一直都没有追出来。

沈卫民不愿意往枪口上撞,小心抬步走向自家小货。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是只要细心,你就能足够了解一个人。比如看门的老爷子,面冷心善,不会应付别人对他好。看似严厉,实则慌乱。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口是心非。

沈卫民心情愉悦的回到车内,至此,他和沈东林来省城的所有任务目标都达成了。明天回家终于不算丢人了,沈卫民把今天收到的钱票连同购买的东西塞进空间里,做好这一切,就从车里走下来了。

拿上之前已经准备好的年礼,沈卫民往叶建和家走去。

门卫室里开着灯,却没有看见人,“老爷子,我有事出去一趟,今天不回来了,记得锁门。”

“知道了,知道了。”门卫室里传来不耐烦的声音。

沈卫民笑。

他们约在里巷,叶建和家。叶建和其实并不常住这边,临近春节,他不想留在吵闹的家属院,才搬到这里来。

这是叶建和的原话,尽管对方只是随口一说,沈卫民却深有同感。独在异乡,身边没有亲人,看到别人阖家团圆,心里到底不是滋味儿。这也是沈卫民答应叶建和临走前再聚一次最大原因,要不然昨天一起吃饭其实就算是聚过了。

走在里巷,沈卫民能感受到明显的节日气氛,有条件的在门口挂起了大红灯笼,院子里穿出来大人小孩欢声笑语。这个年代或许并不如后世任何一个时期富裕,但是快乐却并不以物质论。

每个时间段都有每个时间段的特色,若以后世看前者,充斥着贫穷和落后,但生活在当时代的人感受或许并不那么深刻。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沈卫民到叶建和家门口的时候,看到他家门口停着一辆小汽车。

这是来客人了?

沈卫民疑惑,想着没准是叶建和的亲戚朋友来省城出差凑着过来看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进去溜一圈就赶紧离开。毕竟相处时间不容易凑成,他作为外人还是不要瞎掺和了。

进去就能知道结果,沈卫民现在并没有浪费自己的好奇心。

大门虚掩,沈卫民喊了一声,直接推门进入。看到院子里站的人,沈卫民有些惊讶,“程大哥?”

站在院子里的人赫然是程振华。听到沈卫民进门的动静,他正巧转身,“过来了?我已经等你许久了!”

沈卫民一愣,等他?

“建和说你此次省城行进行的不大顺利,需要帮忙吗?”程振华笑着问道。

沈卫民赶紧摇头,“都已经解决了,程大哥不用担心。今年,你要留守军区?”

应该不是吧。一直到现在,程振华的夫人都没有随军,所以逢年过节,只要不是忙得不可开交,程振华都会抽空回京市,当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带着公务回去。以上是沈卫民从程淼那里听说的。

当然不是沈卫民主动询问出来的,他是吃饱了撑的才会问孩子这些,他对程振华夫妻之间的事情完全不感兴趣。况且以程淼的心智,旁敲侧击都敲不出来,人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不过到底年纪小,不经意间就会吐槽一句。

沈卫民表示,其中蕴藏着的信息量挺大。

果然,程振华摇头,“明天一早的火车。之前和扬州通电话,他说你住在建和这里,正巧我路过就抽空过来看看,顺便留个宿。”

沈卫民点点头,恐怕后者才是主要目的。

“卫民过来了?”叶建和从堂屋里出来,“快进屋!程大哥,你也快进来,有事等咱们吃了饭再说,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

他身边跟着的人,沈卫民也认识,是程振华的警务员。不过,叶建和的话却让沈卫民眼神一闪,程振华有事要和他商量?不过在此时此刻,他却没有细究。

“来就来了,还拿这些干什么?我一个人吃也吃不完,今天房管局发福利我得了两斤。”叶建和接过沈卫民手里的东西,笑着说道。

“过节了,哪有空手上门的道理?知道叶大哥吃不完,我专门挑了礼盒,回头拜访同事领导,都够用了。”沈卫民笑着说道。

叶建和一把搂上沈卫民的肩膀,“你说你小小年纪怎么操这么多心。”真是什么事情都替他考虑到了,太有心了。

沈卫民只笑不言。

“之前还想说你办的工厂会变成什么样,不过尝过你寄来糕点之后,大家都赞不绝口。就连炊事班的面点师傅都连连夸赞呢。”程振华随后走进屋,闻言笑着说道。

沈卫民把李卫国曾经的关系网当成亲戚在处,逢年过节都有来往。包括程振华,夏扬州,杨文也和林建业夫妻,沈卫民早在来省城之前就给他们寄去了新年礼。程振华和邓家比较特殊些,他们会接到两份,一份是送到京市家里程淼和邓要武手里,一份则寄到第五军区。

第五军区这边的分量要更大些,毕竟这里人多,且很大一部分都和李卫国有着深密联系,更重要的是其中还包括侄女李灵。

沈卫民没有未卜先知的功能,他不知道自己会在省城遇到李灵。

“你们喜欢再好不过,工厂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要是需要帮忙,就给我打电话,让杨文也转告也行。”程振华坐下,淡淡的说道。

沈卫民笑着道谢,也跟着坐下。

“给你侄女过户房产之后,你应该没啥事了,怎么回来的这么晚?”叶建和把麻椒拌鸡撕开,随口问道。

“又去了几家供销社,家里什么都缺,凑着这个机会多倒腾些,回去能过个好年。”沈卫民不做隐瞒。

“李灵?”旁边的程振华插话。说起沈卫民的侄女,他就知道一个,就是李灵。

刚见到叶建和的时候,对方就说沈卫民今天领着人去房管局办理过户,程振华却没有继续过问。沈卫民经常往来省城和池县之间,在省城认识几个人是完全有可能的。朋友之间相互帮忙,利用彼此人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竟然可能是李灵。

沈卫民点点头,简单的把事情经过说了。“李灵是个闹腾的,又太聪明,如果不能正确引导,恐怕得出不少事儿。在军区的时候,程大哥你多担待些。”

沈卫民为侄女出头是应该的,那是亲侄女,他大哥的亲生闺女,当然不能叫人欺负了去。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从重新遇见到现在,沈卫民不止一次的夸李灵聪明,他是真心这样认为的。

沈卫民相信她们遇见肯定是意外,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都是按照李灵希望的方向进行的。她把自己的处境不露声色的透露给沈卫民,最后不费吹灰之力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其实不过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在遇见的那一瞬间,李灵迅速的给自己制定计划,然后让事情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结果现在就摆在那里,很显然,她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这当然和沈卫民的纵容有很大关系,就算到现在,他也认为自己做了该做的事情,更不用谈后悔不后悔。此乃沈卫民的处事原则,大家生活在一起难免有摩擦,谁占谁的便宜不好区分,但如果一方太过贪婪,那就让他一分都得不到。

所以李灵的做法,沈卫民给予欣赏和认同的同时,又觉得头疼。李灵年纪太小,就她这个聪明劲儿,如果想闯祸,能拦住她的又有几个?没有人可以二十四小时盯着她看着她,一般的小打小闹,长辈们不会放在心上,但如果玩大了呢?

沈卫民毫不怀疑如果给李灵一个杠杆,她就能撬动地球。这样的人,看热闹不嫌事大,身在热闹里更是无法无天。

如果待在自己身边,沈卫民有一百种方法让她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围绕她转的,并积极引导李灵把聪明用在正途。但是他大侄女生活在第五军区,虽然不清楚何红明有没有外派的可能,但是目前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李灵都会生活在第五军区。

所以,嘱咐谁都不如眼前这个男人靠谱。

“放心吧!如果她长在别的地儿,我不敢说什么。她既生在军区,长在军区,就一定会成成长成一个出色的人。前些天,邓政委已经单独给她开课了,年后回到军区会继续上课。”程振华摆了摆手,让沈卫民尽可放心。

“何红明这个人虽然性格上有缺陷,处理家事上优柔寡断,却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他不会对李灵怎么样,就是他家里那边有些难缠。不过这方面你也不用太担心,咱们部队走出去的人,还能叫谁欺负了不成。”

要说了解李灵,程振华可比沈卫民了解的多。这小姑娘自小气性就大,以前李卫国惹恼了她,那是说不跟你讲话就不跟你讲话,说冷战多久绝对不会提前一秒和你交流,记仇记的可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