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扉页是哪页> 45、第四十五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第四十五页(1 / 2)

| 第45页 |

见她沉默, 金研耐人寻味地看了她一眼,故作调侃:“想什么呢?”

他笑了声,揶揄:“是不是想他了?”

觉得心思被看破,简清敛了敛眸, 尴尬地咳了两声, 欲盖弥彰地转移话题。

“老师,您还没说, 劝说你出面的人是谁?”

彼时, 金研正在把棋子收回棋盒,听到她的问题, 意味深长地扯出一抹会心的笑容。

“他啊~”

想到纪从霖。

金研还是自豪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朋友, 勾了下唇角:“他是一个骄傲, 却又执着追求正义的男人。”

“你别看我现在很厉害,但我们当时那一级的同学和他比起来,都是菜鸟互啄。虽然都是专业课,但大部分都只是被迫混个学分。”

“但他不一样,他是真的很喜欢法律, 追求所有事做到完美。”

男人的眼里多了几分温柔:“我知道,他想要惩恶除黑,就真的只是这样想,并不是和某些人一样打着正义的口号, 却是为了满足所谓的虚荣心和动一些歪脑子。”

“我见过的人,他是唯一让我敬佩的人。”

说到这, 金研的表情稍稍有些悲哀, 大概是想到了和他有关的那个少年,以及那些发生在他身上的悲剧,他突然就觉得有些心疼。

“可是, 这样的人注定是孤独的。”

简清疑惑:“什么意思?”

金研:“他过于优秀,所以他的境界很难有人抵达。一门心思地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自然而然就会忽略到一些其他重要的东西。”

“因此,我时而羡慕他,却又不完全羡慕他。”

简清的神色有些波澜:“老师,说了半天,你还没有告诉我,他是谁?”

闻言,金研沉默地摇了摇头,失笑:“简简,他是谁不是重点。”

“你只要知道——”

“除了我们,实际上还有很多人在背后伸出过援助之手。只是因为结局终归没有让我们如愿,那些同样站在我们身后的人就会自然而然被忘记。”

简清盯着他,眸光流转,似在倾听。

“无论如何。”

“你从来不是孤立无援。”

想起纪从霖和纪梵这对父子俩,一个在十六年前无心帮助过她,一个在十六年后又倾心于她。虽然两者的初心不同,但他就是觉得缘分真的很神奇,兜兜转转有牵引着靠近。

金研望着她,眼神十分认真,强调:

“以前不是。”

“现在更不是。”

-

城南的交流活动,除却安排检察官之间进行工作研讨之外,还是不免在工作之外参加主办方安排的饭局。

纪梵灌下一杯酒,冰凉的红酒润过喉腔。经年酝酿的葡萄醇香淌过后还残留了点点苦涩。

一连被灌了三杯酒,男人眉眼间的情绪依旧很淡,他徐徐起身,拿起手机礼貌性地说了一句:“我出去一下,先失陪了。”

“怎么怎么?”

有人见他拿了手机,不免想到一些常有的事,酒意上头,就开始起哄:“纪检这是有人查岗了啊?”

话落,在场的几个和他较熟的人都随即附和。

“呦呦呦,我们清心寡欲的纪检什么时候铁树开花了啊?”

“没想到纪检上在法庭上深藏不露的,感情生活也是如此。”

“你们说来说去,纪检都还没说话呢。”

被轮番点名,纪梵已经走到了包厢门口。

虽然不是那么回事,他还是拿起手机意有所指地晃了晃,英俊的脸上勾起一抹笑,顺着他们的话借机道:

“多谢大家体谅。”

话落,他便在身后一帮人热烈的起哄声中走出了包厢。

门一关,男人眼里的笑意立刻降了下来,温度骤冷,像是淬了冰霜,和方才的模样判若两人。

工作场上无朋友这句话不错,可能会有那么几个交心的朋友,但绝对是少有。像他们这种活在体制下,随时都在竞争的环境之中而产生的关系,并不牢靠。

所谓的交好,不过都是建立在有共同利益需求上。可能是一起案子的合作,也可能是打探消息的手段,说到底都是人脉的经营。

参加这种不喜欢的聚会,也不是第一次。纪梵从来不会将这些负面情绪表露于脸上。

很多时候,就连虞逢也点评过他这个八面玲珑的性格,让人从来看不透,难懂的很。

光线昏暗的消防通道内,男人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靠着身后冰凉的墙壁,孤身一人站在那。

不甚明晰的楼梯口,唯有绿色的安全指标和男人指尖的一点猩红格外明显。

细长的烟被他夹在指尖,正在慢慢燃烧,哪怕很快蔓延至肌肤,也不见他动弹半分。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纪梵眼眸微动,终于分出注意力睨了眼指尖的存在。

他面无表情地捏着香烟的尾端,眸色很深,几近漆黑的瞳眸印着那一点猩红,像是有小火苗在其中跳跃,愈演愈烈。

听说,烟草可以麻痹人的情绪,消除掉那些烦躁和不快。

他总是喜欢把玩着这些,却从未尝试过其中的滋味。比起抽烟,他更喜欢看着烟在指尖燃烧殆尽,仿佛所有的不悦都可以随着熄灭的光烟飞云散。

最近他的思

绪大部分都集中在沈君兰的事情上,以为问了肖祁墨相关问题,可能会得到一起缓解。然而确认了心中的猜想,却觉得这件事情愈发复杂。

其实,冤假错案,无非就那么几个原因。

公检两方,亦或是制度和科技的欠缺,都会导致最后的悲剧。

现在他无从得知当年的庭审材料,就不能对案情的经过有进一步的了解,更无法判断其中的真假犹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