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极限大佬一心向学47> 第70章 他爱学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他爱学习(2 / 2)

害!

简叹气,说:“这绝对不是做样子,我一开始就说过了,他是一名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他爱学习。”

凯琳三人组:“……”

凯琳怀着尊敬的心情,拍摄了杭峰上网课的镜头,又翻开了他的课程书,虽然是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但每一页填写的密密麻麻的文字,都表现出杭峰绝不是在她们面前做样子,这些天一直这样兼顾着训练和成绩。

“所以在这样的忙碌下,你还突破了自己,完成了四周半的技巧是吗?”凯琳离开前最后一次采访杭峰。

杭峰说:“主要还是超级u型池拥有更多的折返和动力,给了我足够的腾空时间,所以才能够完成四周半的技巧。”

“那下一步呢?接下来你的计划是什么?”

杭峰想了想:“高考?”

凯琳被逗笑:“不,我是说运动场上的计划。”

杭峰想了想说:“在u型池上完成1800,挑战十米的巨浪,还有拿到fwt的四星资格,以及去滑更多的滑板速降赛道。”

凯琳还是第一次听见杭峰提到其他项目,这种显得非常“花心”的计划,让她忍不住去看简。

简微笑:“是的,他也是板类运动精通的奇才。”

“就和您一样?”

“不,我只是年轻的时候为了出名很不怕死,但要是说职业能力,他可比我强多了。”

“是您教的好。”

“又错了,我只是他进入国际赛场的领路人,培养他的是他的家人,华国的体育系统。”说完,眨了一下眼,“记得把我说的话去掉,我和他的关系会在合适的时候曝光,不是在你们的节目里,我还没有给授权。”

“是的,我记住了。”凯琳心平气和地回答,能够采访到杭峰她已经很满足,她有预感,杭峰靠他自己,就可以火起来。

凯琳离开后,简也走了。

简就是再喜欢杭峰,也不会和杭峰住在一个房间。

房间里重新安静下来,杭峰想了想,又给唐隽发了一个消息:“忘记说了,明天的比赛我一定可以进入资格赛,不用惦记我,晚上回来继续上课。”

发完消息的杭峰去洗了个澡,再出来的时候就靠在床头刷起了题。

不知道是一直以来的习惯,还是唐隽出的题特别贴心,刷题的过程简直就是一种治愈,随着一道道题被解出,那在u型池里不断被抛起落下的失重感也跟着消失不见,内心变得一片平静。

不知不觉,学习已经成了他调整比赛状态的方法。

刷到困倦,杭峰放下纸笔,滑进被褥,待得床头灯一关,便是一片静谧。

再一睁眼,便是比赛当天。

杭峰比赛有早起的习惯,凌晨四五点会起床活动一下,然后再回屋里睡个回笼觉。只是今天起床,窗外的雪还没停。

上半夜刮风下半夜下雪,棉被似的厚雪压弯了树梢,被路灯照的映出了橘色的暖光,仿佛童话世界般的瑰丽。

然而真正出了门却是另一幅天地。

寒冷、安静,以及黑暗。

杭峰没有下楼,穿了一套好活动的衣服就在走廊上运动了起来。

主要是拉伸筋骨,进行一些反应性的无氧训练,练到一半的时候,隔壁的房门打开,简裹着一床大被站在门口,一边打哈欠一边说:“睡过头了。”

杭峰练的满头都是汗,气喘吁吁:“我自己可以的,您继续睡。”

“这怎么好意思。”简说完垂眸像是挣扎了一番,最后妥协道,“那我继续睡了啊,八点半来叫你。”

“嗯。”

简又关门离开,杭峰继续在自己的训练里,他从来不觉得教练就必须要时刻陪着队员一起训练。

成绩是自己的,没有付出哪有收获,都是专业级别的运动员了,这点儿觉悟和自觉性都没有吗?

还不是简听到他比赛会凌晨四点起床出操,惊讶之后非得要来。

当时他就拒绝的很清楚了。

练了也就40分钟左右,杭峰回到房间就看见手机在闪,打开一看是唐隽三分钟前发来的消息。

【比赛加油】

杭峰想了想国内的时间,快十一点了,唐隽还没睡?

显然是算好了时间给自己发来的消息。

杭峰敲过去消息:【还没睡?】

唐隽几乎秒回:【练完了?】

【你时间掐的真准。】

【是你的作息习惯准的像闹钟。】

杭峰想想也对。

只要是他自己已经定下的计划,就算天上下刀子都会坚持下去,说四点起床出操,就不会多赖一分钟的床。

习惯干脆利落地去做任何的事。

【都还好吗?】唐隽的消息又追过来。

【还不错,到目前为止都很好,资格赛完全没问题。学校呢?】

【没你那边精彩,总是一成不变。不过省里的比赛已经定下了时间,就在4月份的第一周,你回来后我应该会很忙,我给你准备了接下来一个月的练习册,回来记得来我这里拿。】

【我这儿才写了五分之一都不到。】

【最多给你延期一天,回来后第三天必须拿给我检查。】

【哇哇哇,好残忍。】

【对,就是这么残忍无情。】

杭峰看着手机笑,懒洋洋地躺到汗落,对唐隽说:【快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

【嗯,困了,你也睡吧。】

【早安。】

【晚安。】

……

昨夜里刮了风,山上的积雪吹落下来,本就刷了一地的霜,后半夜又开始真正的下雪,一直到早上雪都没有停。

杭峰去吃早饭的时候,简对他说:“现在有几种预案,雪一直不停,比赛终止,或者暂停到明天。亦或者是雪小了之后,进行快速筛选,每个人只有一次资格赛的机会。最好的当然是等一会儿就天空放晴,按照原计划比赛。”

杭峰吃着不是那么合口的西式早点,边吃边点头,随后说道:“天气预报怎么说?”

“很难预测,天气预报上就是今天有雪。”

“哦~”

杭峰蹙了眉,最不喜欢的就是终止和暂停这两个选项出现。他出国一次不容易,时间有限,来都来了自然要把成绩和经验带回去,又不是翘学出国旅游,还挺急。

这场雪显然只是影响了一小部分人,更多的人都淡然,甚至高兴地看着这场雪,尤其是“x-gas”的摄制组出现后,很多人就像是被打了一针鸡血,可见地兴奋了起来。

那个瘦瘦高高留着半截枯须的康斯坦丁出现,第一时间就找到了坐在不起眼角落的杭峰两人,就要奔着他们过来。

距离还有五米远的时候,简突然重重放下手里的刀叉,沉默地看着康斯坦丁。

进退两难的康斯坦丁足足站了五秒,最终垮下肩膀离开。

凯琳也来了,她就很聪明的没有靠近简。

简说的很清楚,出于个人原因,他暂时没有出现在媒体前的打算。

杭峰问简,“是因为怕您的名气会给我带来不应该的期待,影响我的成绩吗?”

简失笑:“你在自大什么呢?我啊……”他犹豫着说,“只是在躲一个人。”

雪终于在中午停了。

算是一半的好消息吧。

不用比赛延期,但大赛组很快发来消息,【天气预报下午四点还会有雪,请所有比赛选手在中午12点半之前赶到赛场,参加一场资格赛。(注:今日不再提供场地适应时间,为弥补选手,本场比赛将再开放12个资格,最终获得决赛资格的选手为前24名)】

资格赛通常是两场。

常规赛场的总决赛,全部报名的选手,需要通过两场比赛,得分最高的那一场参与排名,前12名获得参加正式比赛的资格。

两次资格赛显然是最公平的,就算是神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所以,今天为了能够在大雪再度降临之前结束比赛,只能安排一场资格赛。

作为补偿,大赛方多放出了12个名额。

前24名选手获得资格,简直就是福利大放送!

简当机立断地说:“不准做四周半,更绝对不准做外刃的四周半,先拿到比赛资格再说下一步。”

杭峰点头,他明白轻重。

四周半毕竟是这两天才练出来的技巧,还是依赖于超级u型池有七次折返的机会。他对这样的场地本就在适应期间,又一点试错机会都没有,比起去冲击成绩,先拿下比赛资格才是正事。

杭峰的内刃1620四周半成功率是598,外刃成功率只有367。

前者算是相对稳定,但也有发挥失常的可能,后者就有点完全看脸了。

在得到新通知后,简就像其他队的教练一样,开始根据杭峰的实力去安排每一次折返的技术动作,成功率一定要高,难度却不能低,还要比较同期的选手水平,最后拿出一系列的动作。

这个时候,简和普通教练的差距就出来了。

普通教练主要的参考对象是同期选手,简却在参考同期选手的期间,还会考虑到裁判的偏好。

他连这次比赛的裁判名单都请一清二楚,知道他们更喜欢什么样的风格,什么程度的难度,甚至知道他们对年轻的新人有多么宽容。

很清楚怎么凭借一套动作去征服裁判。

这些,杭峰统统不知道。

简不会告诉杭峰,他只是沉默地拿出了两套自己编排的动作衔接,让他抓紧时间进行陆地上的一套训练。

同时说:“并不是绝对的,极限运动不该有框架,这次是特殊情况,你可以把我的安排当成一种参考,真正到了赛场上,你必须按照自己的状态来发挥。”

尚有余力就再往前冲。

失败也不要气馁,重整旗鼓,抓住每一次机会。

极限运动就是没有极限。

杭峰接过写满了文字的字,表情有点感人,眨巴着眼睛说:“您写的英文有些我不认识。”

简满脸的自我感动僵硬,咬牙切齿:“说吧,你哪个字母看不懂!”

杭峰:“……”

12点半就开始比赛,通知发出来的时候是差2分钟11点。

有人已经马上出发,有人则奔着餐厅走去。

杭峰一边塞着午饭,一边听简解释他那些龙飞凤舞的专业名词,一边思考一边点头,继而牢牢记下,吃个饭跟打太极似的,脑袋里过动作的时候身体也会跟着稍微的倾斜扭动,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更加舒适的动作,并且熟练地记在了脑子里。

“好了?”简问。

“好了。”杭峰点头。

“那就出发了。”

“嗯。”

杭峰拎上脚边的装备,简重新戴上伪装,两人并肩从餐厅离开,出了宾馆,往赛场走去。

瑞国是世界有名的冰雪王国,同时也是“缆车王国”,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下住着一村村一镇镇的人,大大小小的缆车犹如这里的公交车。

大赛组提供的住宿距离赛场并不算远,同样位于半山处,宾馆只比赛场矮一点,步行到缆车站只需要五分钟,坐缆车到赛场也只需要十分钟的时间。

参赛选手和游客挤在一个大缆车里,安静的行驶在雪山的上方,眼前一片素白,天空黑压压的云层很厚,正午时间,光线犹如清晨,今天并不是一个好天气。

外国的游客并不在乎,当地的居民也见怪不怪,只有参赛的选手面露担忧,只有一场资格赛,对谁都有不小的压力。

缆车在举办比赛的缆车站稍作等待,清空了“肚子里”的一大半人,又轻轻松松地驶向远方。

杭峰和简走在一起,一起离开缆车站的人,大部分都和他们一起抵达赛场。

几乎都是比赛选手和他们的团队亲友们。

资格赛向来没有吸引力,又宣布的这么突然,今天注定是个没有观众的比赛。

进了赛场,看着空荡荡的看台,有人很失望地抱怨:“都没有观众,比赛也就没了热情。”

但在这种冷寂中,选手们的状态都极为地紧张。

很多教练也绷着一张脸,不苟言笑地看着赛场,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赛场还在打扫,抢着上山的人并没有得到适应场地的机会,一夜的风雪在u型池的池底灌满了白雪,大赛组的工作人员正拿着工具卖力的清扫,直到现在才勉强打扫到结尾。

杭峰跟着简去了选手的休息室。

休息室建在u型池左侧的半壁后方,是一排三面有墙的木屋,屋檐向外高高探出试图遮挡风雪,但缺少一面挡墙的设计,依旧让这里冷到不行。

所以木屋里每隔七八米就摆放了一个电暖炉。

电暖炉有两米多高,半径在五十公分左右,密布蜂窝状孔洞的拦网将中间红色的炉丝环绕,红色的炉丝是圆柱状的,犹如火炬一般发出烫热的温度,能够温暖周边半径五米的范围。

杭峰他们来的并不算晚,但距离电暖炉最舒适的三米距离几乎已经坐满了人,有人甚至已经热到脱下外套,烤的满脸发红。

这电暖炉的威力太霸道,杭峰给自己和简搬了椅子,坐的更远了一点。

杭峰热身,脑内过动作,简也始终低调地将自己隐藏在杭峰身边,不知不觉就临近了比赛的时间。

音乐响起,所有人抬头看去。

距离比赛开始只剩下十分钟,杭峰身边不知不觉坐满了人。

“x-gas”是一场具有很高含金量的大型综合国际赛场,在一些运动员眼里,甚至比“世锦赛”的含金量还要高,所以报名参赛的运动员绝对是人才济济。

而且还很多。

这么大的赛场,虽然因为商业气息过于浓郁的原因,好像显得很不靠谱,但对运动员的吸引力非常地强。

来自全世界常规赛场的优秀选手聚集在这里,到处都是全国冠军、洲际冠军,到处都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超级u型池赛。

坡面障碍技巧赛。

大跳台赛。

野雪挑战赛。

一共四个滑雪项目的比赛,在这里聚集里足有六百多名运动员。

他们就像是散落在雪地上的黑色珍珠,遍布在不同的赛场周围,等待一场轰轰烈烈的比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