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一合一(1 / 2)

薛寄,祖上曾是开国功臣。

民间俗语说三代而衰,正是薛寄所在的这种人家。祖宗显赫,奈何有不肖子孙,余人亦资质平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族日渐衰落却无能无力。

等到薛寄长大,能够承蒙的祖荫,仅是与宁王嫡孙、安定侯世子共同成为皇子伴读。

彼时没人能想到,从出生起就被落下的薛寄,日后能青云直上,再与陈国公和安定侯平起平坐。

无论日后成宗和薛寄之间有多少龌龊,没人能够否定,成宗是薛寄的贵人。然而薛寄本人,未必不是枭雄。

成宗登基之后,朝野动荡,难以安宁。

烈宗驾崩前勉强按下的官忧民愤愈演愈烈,无时无刻不在动摇成宗的皇位。

成宗经过艰难的抉择,毅然决然的选择用与烈宗完全不同的方式稳定朝堂。他没有再打压对他不满的朝臣,开始随心所欲的提拔既愿意对他表忠诚,又有能力安抚百姓的权臣。

作为成宗曾经的伴读,薛寄没能在最初得到与陈国公和安定侯相同的权力。他因此决定去贵州做成宗的眼睛,不仅希望替成宗镇守西南,更是因为知道,在京都,他永远比不过安定侯。

在成宗的默许之下,薛寄扎根贵州,肆无忌惮的与当地官员和豪绅争夺权力,短短十几年名声鹊起。

贵州、两广、福建皆以薛寄为尊。

如今的两广总兵和梁家军,正是因为没有态度强硬的反抗薛寄,才有幸没在薛寄彻底掌权的时候被清算。

可惜人心不足。

最初薛寄只是落魄的武爵儿孙,他眼中只有同为皇子伴读的燕凛和程红缨,希望将来不至于被这两人落下太远。

等他成为说一不二的南宁侯,出门在外甚至被称作南王,再看北方的陈国公和京都的安定侯,难免有不过如此的感慨。

即使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也只是命好而已。

然而扎根贵州,然后辗转走到广西,再越过广东,占据福建的过程中,薛寄听得最多的话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凭什么有些人能够天生命好!

薛寄不服。

他想取而代之。

成宗精通平衡之道,最擅辨识人心。

等到薛寄终于下定决心,打算对成宗出手的时候,他的野心早已成为各地心照不宣的秘密。

‘剿灭叛臣贼子薛寄’是成宗在位期间,唯一一次向各地下达军令,效果远胜于铁血治国的烈宗所下的圣旨。

不仅远在北地的陈国公世子燕北旗亲自南下,各地卫指挥使也立刻带兵赶往薛寄统辖之处。四川巡抚和僰人土司首领甚至愿意为这场战事,暂时休战,专心剿灭叛臣贼子。

时隔多年,四川巡抚和僰人土司首领依旧三天一出兵,五天一列阵。曾亲自带兵迎战薛寄的浙江卫指挥使施茂,正是今日三省总督施尚文和福建卫指挥使施尚武的父亲。燕北旗成为新的陈国公,雄踞北方,几乎是整个圣朝所有武将最向往的存在可想而知,当年究竟是谁胜谁负。

唐臻闭上眼睛。

短暂的牺牲视觉,能够提高他的记忆。

景成三十二年,叛军战败,叛军首领薛寄阵前伏诛。

红莲第一次出现是在人前是在景成三十五年。

三年的时间,究竟是薛寄借尸还魂,还是有人在薛寄伏诛之后,利用薛寄生前在贵州的积攒,想出以红莲滋养恐惧,凭恐惧控制人心的主意?

薛寄战场伏诛之后,唯一能称得上令贵州重回安宁的人只有嘉国公吴轩和。他更是贵州历代掌权人中,仅有的能以铁血手腕消灭红莲,还贵州百姓安宁的狠人。

除此之外,吴轩和也是比薛寄更罄竹难书的罪人。

他因为心生嫉妒,在醉酒之后突然暴起,当场砍下成宗的项上人头,然后被碎尸万段。

薛寄、红莲、吴轩和、成宗

如果非要将这些词语放在同处,难免细思则恐。

唐臻无声睁开眼睛,朝昌泰帝看去。

不久之前,脸上还带着笑意的人,此时正面色复杂的凝视手中的信纸,苍白消瘦的手上依稀可见青筋的痕迹。

身为亲身经历过那些往事的人,昌泰帝的情绪比唐臻更敏感。

况且岑威才是找出七座藏在深山之中的红莲镇的将领,他知道的信息只会比梁安更详细。

唐臻甚至怀疑,梁安会知道薛寄也是托岑威的福。

他没有立刻打扰昌泰帝,只是由坐转站,立在昌泰帝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的地方,默默等待对方回神。

许久之后,昌泰帝掩面长叹,面带歉意的将手中已经被揉皱的信纸递给唐臻。

“父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