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8章 明皇隆基(2 / 2)

他有别的见解,又怕是自己猜错,到时在其他人面前出丑,还会被陛下不喜。

再、再考虑一下吧……

礼部官员已经开始讨论最后一人。

“章武皇帝?”

“‘章’……敬慎高亢曰章,也就是恭敬谨慎,刚强爽直?”

“他刚强吗?”

“这还叫不刚强?潼关都不守,非要自家将军抛弃优势,和敌军面对面,‘刚’,就是不‘强’。”

礼部官员的嘴皮子毒辣,听得在场人头皮发麻,尤其是某些年纪大的官员,拼命忆自己有没有做什么误国误民或者不施仁义的事,别到时候入土,礼部给拟谥号,也来一个明褒暗贬的字。

李孝恭上前,“陛下,我们认为应该选四。”

“嗯?为何?”

“正如选择一,必然不是,效仿尧舜是我们的玩笑话。此大帝是陛下皇子,继位于明皇帝之前,既然安史之『乱』造成大唐由盛转衰,明皇帝治下为大唐最盛,那么,便以剔除一。”

李民『露』出温和的笑,等着李孝恭后面的话。

李孝恭在这方面非常有自信,意气风发地述说“而后,山鬼言京城有六陷,是以大唐于安史之『乱』后尚能维持,因此,二便不能选,毕竟,还没‘让’出。”

李民“确定明皇帝没有问题?”

李孝恭重新一圈“明”的谥意,“明是美谥,谥意亦没有符合安史之『乱』的暗讽。”

“有……的……”一个微弱的音响起。

李承乾惊讶“遐龄,你……”

李延寿直起头,和同样惊诧的李孝恭对视,“有的。”他说,“‘明’有一个谥意,或许会适合他。”

李孝恭眉头紧皱,“你是谁?”

李承乾自己属臣,又李孝恭,抿唇站出来,“堂叔,这是孤的典膳丞。”

李民眼中流『露』赞赏之意。

李孝恭忽然笑,“典膳丞?”他用牙齿磨着这个微小官职的称呼,染着一丝半点炭火火光的眼底,『露』出些许轻蔑,“不知有何见解?”

要不是有选拔贤才不身份,才能的李民在,李孝恭连让李延寿说话的机会都不会给。

他他的眼神,不屑地仿佛在蚂蚁。

李延寿又不是厚脸皮,感受不到那股视线,登时烧红脸。

如……他也能到尚书的位置……

李延寿一眼太子,自己的主子,这才清晰地吐字“‘明’还有一个谥意,总集殊异曰明。”

“总……”李孝恭牙根微微发紧。

礼部其他官员目光也讶异地定格在李延寿身上。

众目睽睽下,李延寿憋一气,继续往下说“譬如那北齐的高洋,文治武功绝对是当首屈一指的明君英主,北齐在他手中达到极盛,突厥他钵汗甚至称其为英雄天子。然而,或许是水满则溢,经过卓越的成就后,此人便自满,开始暴虐,开始享受——总集殊异,便是聚集极大的差异,倘若……”

接下来的话有些大逆不道,这也是之前李延寿纠结着要不要站出来的原因。大家都在为李隆基的功业而自豪,他作为戳破那个人,不一定会受到感激,也许会被不喜。

不过。现在话都说到这儿,李延寿硬着头皮“我是说,倘若……明皇帝也是与高洋一样的『性』子呢?”

李渊怒喝“放肆!”

“大父,遐龄他……”李承乾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两三息后,干巴巴道“他没有恶意。”

李延寿安静地跪下,着小太子的背影,不知道在什么。

他耶耶喜欢挖掘南北朝的历史,他就是在这耳熏目染中长大的,别人不到,或者不敢明皇帝会“不明”,他听过那段历史里君主的荒唐与混『乱』,倒是第一时发现别人不敢的地方。

而听到这个说法后,许多人一瞬失言语。

他们有判断力,这“明”的谥号,再配上山鬼的恶趣味,外加安史之『乱』“由盛转衰”——谁规定盛衰之就一定会有缓冲的时呢,竟是该死的合适。

“竟然……”

“怎么会……”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山鬼凝视着李民,就像是全身『毛』炸起的猫。他脸『色』从懵『逼』转为铁青,绯绫袖子被他拉扯成直条,“我、选、明、皇、帝、李、隆、基!”

山鬼客气地问“不改吗?”

“不改!”

“太啦!恭喜你们,居然答对!”

滋味楼中央的大树,悄咪咪睁开一半眼睛,清晰到贞观君臣复杂的脸『色』,那似说不清道不明,实际上却能用宿主所在时的话语来概括。

他们有志一同,思维难得合一地,对历史上那位唐明皇抱以最诚挚的问候——

李隆基,老子xx你oo!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