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红楼咸鱼林夫人37> 第143章 动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动荡(1 / 2)

京城的初夏来得比东北边关早。

正是四月好时节,绿意丛生,天气转热,但还没到盛夏酷暑,让人热得发燥的地步。

江公府云开院,七八个侍女仆妇身着轻薄的夏衫,簇拥着一位二十余岁的丽人来至正房门前。

丽人面容俊秀,气度清雅,眉眼略显冷淡,手中牵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另一手护着微微凸起的小腹。

院中服侍的小丫鬟打起帘子,恭敬称一声:“澄大奶奶,茵姐儿。”

澄大奶奶韩乐康——妙玉——对小丫头微一点头,领女儿温容茵迈入房中,扬声笑问:“二婶子做什么呢?”

她语气亲热自在,语含戏谑,将身上的冷淡气质冲散了许多。

屋内回应她的声音也透着欢喜:“还能做什么?哄这不省心的丫头说话呢!”

转过多宝阁,进入竹帘内,妙玉转入内室,见林黛玉坐在临窗榻上,手边堆着几本书,怀里抱着一个还不满周岁的幼童。

林黛玉看见她先说:“不用行礼了,快坐罢。”

妙玉便当真不行礼,也在榻上坐了,让奶娘把女儿抱上来,问:“理妹妹会说话了?”

林黛玉在去年六月生下一女,承恩公亲自取名为江纯理。

承恩公致仕后,江公府便改称他和温夫人为“太爷”、“老太太”,改称江明德、宋氏为“大老爷”“大太太”。

是以林黛玉和江明越才二十左右的年纪,便成了“二老爷”和“二太太”。

如今江公府上下,皆按辈分称江纯理为“理大姑娘”。

林黛玉含笑抱怨:“方才要吃糕,着急喊了一声‘娘’,吃完了糕,再怎么哄也不肯说了。”

妙玉笑道:“那我看理妹妹的性子,倒同蓁姑娘有些像。”

林黛玉和妙玉一处作伴许多年,情分有如姐妹,偏一个和叔叔成婚,一个成了侄儿媳妇,少不得按辈分改口。两人在江公府还罢,妙玉和林家的称呼也乱起来。

妙玉便只称松儿为“瑜大爷”,称蓁蓁为“蓁姑娘”,虽然听着疏远了些,好歹辈分不乱了。

提起妹妹,林黛玉不由一叹:“刀剑无眼……”

妙玉忙道:“蓁姑娘才多大,郡主总不会让她上战场。”

屋内都是亲信仆从,林黛玉便道:“你我就算与世人不同的了,蓁蓁是太太和十一先生亲身养大,还真说不准——”

两人相视。

林黛玉摸了摸女儿的额发:“这一开战,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让理儿见到我爹和太太了。”

句丽并非弹丸小国,国力强盛,要彻底攻下,岂是一两年之功。

她放下江纯理,笑问:“理儿和茵茵玩一会,好不好?”

江纯理点点头。

温容茵坐得板板正正:“我和小姑姑玩。”

两个孩子头挨着头凑在一起,两个做娘的手挽手来至另一侧稍间。

“明年便散馆授官了。若大军作战顺利,至少也攻下了句丽几座大城。”林黛玉提笔写出几个地名,有东北的州县,也有目前还属于句丽的城池,“我父亲任东北总督一日,我们大约都去不了东北,你们若还想去,趁早定下主意,到时候才好运作。”

她道:“吏部贾尚书教过我和小舅舅一年,但林家和他一向关系平平。此人心胸不宽,只怕会暗中作梗,也未可知。”

妙玉轻声一嗤:“偏是这样的人能得皇上信重。”

林黛玉语气平和:“越是这样的人才越好用。”

她摸摸妙玉的肚子:“别为不相干的人动气,伤着孩子。”

妙玉犹豫:“茵茵明年满三岁,路上慢些走也罢了,这个孩子可怎么办?”

林黛玉道:“大老爷不在京,我和二老爷就不能走。”说出“二老爷”三个字时,她忍不住发笑,“这个孩子生下来留给我,我替你养着。等大了,再给你送去。”

正是每月后妃家眷入宫请侯看视的日子。宋夫人同江明德在云南,温夫人照例令孙媳们看家,携林黛玉入宫请见。

林黛玉知道温夫人和江皇后母女必有私话要说,便和从前入宫时一样,主动请示去见公主们。

温夫人这回却道:“忙什么,一会吃饭再见不迟。”

江皇后知其意,便笑道:“玉儿也听一听罢,坐。”

林黛玉便告了坐,垂首细听二人交谈。

温夫人说,吏部尚书贾雨村还在坚持想把女儿嫁给五皇子或六皇子为正妃。江家也还是一直当不知其意。

——五皇子与六皇子皆为江皇后所出嫡子,五皇子年十四,六皇子年十一,贾雨村之女年十三,年岁都还相配。

温夫人示意林黛玉说。

林黛玉便道:“最近一个月,二老爷……”

江皇后笑道:“罢呦,在我面前,只叫明越为‘二爷’就是了,你说得不自在,我也听不自在。我心里明越还是个小孩子呢,如今竟都成了‘老爷’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