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节(1 / 1)

她解释的很得体,也是承认自家元宵比别家贵的。对方也不差这几毛钱,本来说要称两斤,于小丽跟她讲这个元宵是冷冻品,回家也要冻起来否则会黏住,不然买一斤试试?客人笑了笑便说:“也行,好吃我再来买。”称了一斤便走。一斤元宵也没几个,女人拎着回到家里,迎面跑出来几个十几岁大小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是青春期,每个都精力旺盛,也特别容易饿,整天挂在嘴边的就是“饿死了饿死了”。见到女人手里有“料”,老大忙上前帮忙拎东西,嘴里依旧说“饿死了”。女人笑了笑,把手里拎着的元宵递过去:“拿去煮吧,水开下锅。”这孩子嘀咕了一句:“这是什么东西啊。”打开看了一眼是元宵,拎着就往屋里跑。今天是周五,孩子们刚从学校回来,要是跟孩子爸爸回来吃饭还得有几个小时,女人没想到这么贵,但想到羊城晚报上面两个小孩子陶醉的表情,又没有忍住嘴馋,给孩子吃还是舍得的,最终买了一些回来。两个孩子很快蹿到灶台前,烧开了水把一斤汤圆都丢进去。很快,水再一次沸腾起来。大一点的孩子熟练的往里舀了一小碗冷水,等汤圆再一次浮起来时,把里面的汤圆都盛了出来。一共四碗,第一碗给到妈妈。女人嘴上虽说不要你们自己吃,但嘴角已经微微翘起。两个孩子已经端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碗去客厅吃了,女人用汤勺舀起来一颗元宵,放进嘴里。这种糯米制成的东西,小时候倒是觉得稀罕,哪怕没包红糖就是纯糯米圆子,也是当年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不过现在谁家也不缺那一口吃的,尤其是单位上的,这两年待遇都不错,家庭条件哪怕一般的也不会饿肚子了,自然没有小时候那样馋,提起汤圆也只是尘封在记忆中的一碗圆子。女儿也没有那么挑嘴,听见外头孩子们一口一个“好吃”传来,她本身也没什么期待值。孩子们饿了觉得什么都好吃。女人张嘴咬了一口。就一口,浓郁的黑芝麻的香味就让味蕾跳舞。外面包裹的糯米感觉比平常吃的要细腻一些,这些都是其次。糯米的用量很少,刚好够包裹住里面的黑芝麻流心,一咬开里面的味道就扑鼻而来,不光是味蕾觉得愉悦,味道闻起来也特别香醇,这真的是元宵?第一口,女人还没尝出来味道就吞进去了。女人不敢相信,有人能把元宵做得这么好吃。第二口,她再仔细品尝里面的味道。黑芝麻馅并不是干巴巴的黑芝麻粉,而是掺和了油跟糖等混合物,吃起来除了芝麻的香,还有一股子淡淡的甜,更齁甜的红糖馅不一样,是带着一股子清爽的甜味,而里面的油瞬间让干巴巴的黑芝麻的层次更丰富起来,在嘴里嚼时,越嚼越香。女人没忍住,一口气把碗里的元宵都吃完了,吃完了再喝里面的汤,热乎乎的汤水里面仿佛还带着糯米的香味儿,吃元宵嘴里是舒服的,喝下去这一口热汤顿时觉得胃里面也舒畅了。等她再抬眼看锅里时,发现本来还有小半锅的元宵,怎么不见了?外头传来两个孩子争吵的声音。“姐,你比我多两个!”“那又怎么样,刚才是我煮的,我做事我就要多吃几口,有问题吗?”“好,那下次我煮你不要跟我抢。”“嗤,懒得要命,你会煮东西?”弟弟说不过姐姐,吃完最后一颗,怨念很深的盯着姐姐的碗......女人:“......”她买的时候别人叫她少买一点,当时她怎么没想到家里也有冰箱,也可以冻起来的。难道是因为太好卖了,所以不想卖同一个人太多了?不行,孩子们跟她都吃到了,丈夫还没吃到呢,万一那家的元宵卖完了,到时候过元宵节的都没有了,那个老板不是说可以冻起来吗,先买多一点冻冰箱里面也可以啊,早上不想做饭,煮一锅元宵也很顺手。想到这里女人打开钱包。“琳琳,过来。”女人把女儿喊过来:“振华路那边有家饼店你熟吗?”“我知道啊,每天放学都走那边。”女人掏出两块钱:“你去那里——”“怎么又要我干活啊。”女孩不满道,完全忘记刚才是自己冲到前面去看妈妈手里有什么好吃的,对上弟弟调皮的眼睛,女孩凶了弟弟一眼。“那弟弟去也行,在姐姐那个学校的路上,你知道卖饼那家店吗?”“知道!”男孩眼珠子咕噜噜转。“跑一趟买两块钱的元宵回来。”女人把钱递给弟弟。“啊,是买元宵,是刚才的元宵吗,那我也要去。”女孩一把抢过钱,揪着弟弟就出了门。第148章现在还没到过节,路上的人不多,女孩拿着钱一路跑,弟弟在她身后跟着。女孩跑的很快,但是弟弟腿脚更快,很快他就超过姐姐。“你跑慢点,又没有人跟你抢。”妈妈说店里人也不多。“就是要跑你前面,我知道路。”小男孩跑的很快,马上就超过了姐姐,回过头跟姐姐吐了吐舌头。姐姐在前面看着,担心的喊住他,路边虽说没多少机动车,可自行车也不少,快要开学了撞到了怎么搞,她慢慢停住了脚步,双手扶着膝盖,做气喘吁吁状。男孩早跑远了,回头没见到姐姐跟过来,往回走了几步,笑道:“你不行了吧,叫你平常多跑跑。”女孩子眼珠子一转,上前拉住了他的袖子,不许他乱跑了。放假的时候老师还在搞安全教育,让大家放假时注意安全呢,一个寒假过去了,这货是完全放飞自我,不看紧点都不行,男孩子别抓住了才知道上当。等姐弟两个磨磨唧唧到店里的时候,店里已经站了不少人。女孩子个子矮,看不到柜台,让弟弟问这家是不是有汤圆卖,不过很快就发现不用张嘴问了,前面的人都是来买汤圆的,而且走的时候一人都拎着一包。这年头家里有冰箱的人家也不多,一般拎回去就是准备煮来吃的,女孩妈妈走了以后,于小丽就搞了个酒精小炉子,在店门口搞试吃,结果不到一会儿就来了不少人,都是说要买汤圆的。汤圆都是冻在冰箱里面的,大概有几十斤吧,其实就店里这些人买,远远买不完,但站在后面的女孩还是很焦急的垫脚往前面看,见到人家买了一份走,就有点着急,生怕轮到自己的时候汤圆没了。等的时候,就觉得时间很漫长,前面的人很磨蹭。弟弟说:“都怪你,路上耽搁了好久。”姐姐怪妈妈:“是妈妈说店里没什么人的。”于小丽很忙。突然,店里就来了好多客人。这些人来了以后,都冲着坐在一旁苦大仇深的做作业的萌萌跟雯雯看了一眼,然后就是去问有没有元宵。虽说有些莫名其妙,可是有客谁也不会往外面赶,于小丽开始应付客人。刚开始只有一两个,后来人也越来越多,买了元宵有些还顺便看看店里有没有其他的,因为要过节了嘛,于小丽把店里装扮的挺有节日氛围,挂上了红红的小灯笼(萌萌跟雯雯在店里无聊的时候做的),进店里心情就好。有些人买了元宵,店员也会多嘴问一句:“我们店还有其他的,老婆饼、鸡仔饼、桃酥都有呢,您还要不要买点其他的?”这些副食品外面都有卖,都是称斤轮两卖的,谁都没有这家做的精致。一来二去,店里的糕点也卖了不少。以前虽说做团单生意也不多,但店铺的零售没搞起来,不算兴旺,今天来了这一拨又一拨的,才算是真正开始的零售,只见到于小丽笑容满面,亲自招呼客人。“您好,这是您的半斤元宵,常温的元宵可以放到晚上但是不能隔夜,冷冻的拿回家直接放进冷冻柜就行了,吃之前取出来直接放锅里煮。”“您问放开水还是凉水下锅?”于小丽脸上一点都看不出来不耐烦,反而大声跟客人解释:“跟煮饺子一样,开水下锅,浮起来就是熟了,不过开了以后再加一点热水,煮到下一次煮开最好。”“里面什么都不用放,元宵里面有甜味,汤里面再放糖就太甜了。”“您还要看看我们的饼,那边也有我们的店员,我先帮这个大婶称元宵。”“......”店里的库存也不多,就第一天做的那些,于小丽本来也没打算做了,如果卖不出去,店里还有这么多员工呢,晚上走之前当晚饭吃也不错的,打定了这个心思把最后一点芝麻也做完了,拢共也就五十多斤,没想到一个下午,就一个下午而已,这么给力,全部都卖完了。那对姐弟拿走了最后一点,姐姐看着还找回来的五毛钱,脸色顿时黑如锅底。奶奶个腿,早知道刚才就不跟弟弟在那里搞七搞八了。“后面还有吗?”弟弟也觉得有些少,爸爸的胃口可太大了,如果爸爸回来吃,这点肯定不够的,他跟姐姐现在就能吃大半斤呢。于小丽想了想:“今天还会做,明天还卖,明天你们早点来。”“早点是多早啊?”“我们点十点半开门,你十一点过来就好。”“好勒,谢谢姐姐。”两姐弟拿着剩下的一点元宵,快步出了店里。人一走,于小丽就兴奋起来。算了一笔账,汤圆卖七毛一斤,糯米跟芝麻的成本大概占到两毛七,人工的话四个员工八块钱,整个店里四个员工做一天,大概也能做出来五十斤,这样算起来一天的盈利也有十几块。前期大家搞的手忙脚乱的,自然慢一些,后期做熟练了,一天的产量自然不止这些,如果一天光元宵的利润都能到二十几三十,这笔生意还是可以做的。因为卖元宵,店里其他的产品也卖的比较快,今天光老婆饼都被人拿走了二十几盒,另外还有桃酥,等等.....做生意就是这样,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像工厂那么赚钱,都是积少成多的,不管多少家门店,只要有钱赚做生意的都不会嫌少,现在只是一家门店的生意,元宵也只是试营业做一下。越想越是兴奋起来。“阿霞,快点把剩下的糯米粉拿出来,今年辛苦你们几个,晚上加加班啊,加班费我会补给你们的。”于小丽顿时精神了,现在已经下午五六点,平常这会儿除了轮流值班的营业员会加班,其他的员工吃完晚饭就回去了。这里面只有阿霞是厨房里面的员工,她是每天固定六点半下班的。阿霞听到喊她才从厨房走出来。于小丽:“元宵卖掉了。”从字面上来讲,阿霞仿佛都听不懂她说的意思:“卖掉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