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34 章(1 / 2)

初夏已至, 今年京城的夏天比往年热的更早一些,才刚过了端午就让人出不了门。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往年要过半个月才用冰多起来的, 今年这就开始了。每日冰车早间和傍晚走街串巷送冰。

有的人家大方,早早地就定了一整个夏天的冰。有的人家就没有那么阔气了,只能偶尔给孩子一两枚大钱,买一些冰。

每到每天最为酷热的午后,以及男女老少都出来乘凉的黄昏,就有小孩子提了篮子,篮子上面搭着一块厚布巾子, 里头装的就是冰块,这是用来叫卖的。有贫苦人家的孩子就是这两个时间段, 去到冰库里便宜买那些碎冰,顶着烈日去卖, 赚一点钱补贴家里。

嘴馋又贪凉的孩子纠缠着父母, 要到一个铜板就去买冰。这些冰会由父母按照兄弟姐妹的多少分成若干份,上面按照各人口味放醋、放盐、放糖, 有的是为了消暑,有的是为了贪嘴。

这一日又有卖冰的孩子打宋志平家门前过。

笔名‘洛北公子’的宋志平并不缺钱, 但是他这个人在银钱上看的比较重以他的收入而言, 他其实有些抠门了。不过谁又没有一点儿缺点呢, 除了少数人为这个酸几句,朋友们是不太在意的。

也正是因为看重钱财,所以他没有置办大宅子。按照他的说法, 置办大宅子只不过是一笔钱而已,将来若是不住了,依旧可以出手,这本身不算什么。真正让他肉疼的是置办大宅子就得有符合大宅子的体面光是各种家具、器物之类就是一笔不输于宅子花费的开支了。

另外大宅子就得增加人手。

同行中与他关系最好的是‘六艺居士’白明星,此人祖籍天津,也是京城圈子的头面人物,大神一级别。写的类别主要是狐妖鬼怪那一类,这类常见中短篇,少见长篇,所以这人的稿费少有论字数的,往往按篇算钱。

另外,也是因为非连载的关系,不需要报纸上连载扩大知名度,培养读者。所以在成名之后他发表往往是直接和书社联络,凑出一册的内容之后就出版,只有偶尔因为人情等方面的原因,才会在报纸上面发表自己的。

白明星这个人小时候穷怕了,这一点和宋志平正好相反。宋志平是晋商子弟,祖籍山西平遥,虽只是个旁支,但也是从小不缺钱的。两人长大之后的生活习性也相反,白明星穷的厉害了,有钱之后没有想着积累财富,像老财主一样一个不用,全都埋藏起来,而是大肆挥霍,像是要将上半辈子没有过的享受,全都来上一遍。

宋志平就不一样了,从小有钱,却没有因此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大概是晋商的老传统,总之就是喜欢攒钱。攒钱也不是为了享受什么,只是因为有钱就有了安全感,每次清点财产的时候有一种满足。

白明星有钱之后立刻买了大宅子,宅子里头有大花园,光是那个花园就得有二三十个人照管!照管花木的花匠有七八个,专门负责梳通沟渠的有三四个,看门的有两个,负责洒扫的有五六个这些人光是每个月关月钱一年都得花掉三百两上下,这足够让宋志平痛心疾首了!

而这还是小钱呢,要是花园里要进一些名贵花木,一株几百两也不是没可能啊!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白明星算是作者里头勤奋的了,看平常生活也是极奢侈豪华的一个,实际上手头却没什么钱。唯一的底线大概是他也不欠外债,据说是小时候家里欠债,每到年关就有催债的上门,给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所以发誓此生绝不借债。

要不是这样,宋志平也不会和他交好——性格上再投契,宋志平也不会想要有一个总是找他借钱的朋友的。

从白明星身上他算是知道了养一座大宅需要多少钱,所以他早早地就绝了这个念头。只是在治安不错的一个厢坊里买了一座大三进的院子,自己一家人住绰绰有余,朋友来了也能招待,只不过是不能办大场面而已。

可是按照平常的日子看,也实在没有多少大场面的机会。若是有这个时候,包场酒楼,或者租个大院子,哪样都要划算的多!

卖冰的孩子打门前过,从腰上挎的布兜里拿出一封信,然后开始拍门。

小厮过来应门,接过信件。这种小孩子总会承接各种活计,给订报纸的人家送报纸算是最常见的,另外送信也是有的。

小厮见信是从苏州来的,也不耽搁,直接去了书房。此时宋志平正和白明星,以及另一个朋友,今年年初开始办报纸的刘老板,三人正在讨论一个生意。

宋志平和白明星当然不会给这个报纸写了,新办的报纸可以借他们的名声打响名号,但是他们却会因为这种行为损伤自己的格调!

这就好比后世的明星,他们给一些品牌打广告的时候得到了金钱,消费了自己的名气。相反,如果是一些高端品牌,或许金钱不是那么多,但他们依旧非常愿意,因为这是有提升名气的作用的——那时候的明星如果获得了一个国际大牌的合同,那都是要上通稿的。

这个新报纸损害自身的格调,又不能有经济上的补偿,或者说这个补偿要很久才能赚回来,根本不划算,所以他们是不打算做的。最多就是出钱投资,以及通过自身在业内的影响力,帮助报纸办起来。

刘老板原本是做南货生意的,看中了报业的火热,再加上认识宋志平、白明星这样的朋友。决定转行的时候一下就想到了做报纸,而这个想法可以说是和宋志平、白明星一拍即合了!

宋志平不用多说了,平常除了报纸,他掺活的生意是很多的!他甚至花钱雇了两个同是晋商子弟的替自己打理这些生意,放在后世,这两人大概就是他的投资顾问之类的人物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