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课(2 / 2)

不像武则天那种被系统马赛克了的,这几个字写明明白白。他这回可算是真知道那个“永乐大帝”是谁了。这是抢他哥的位置?也不能啊,老四跟他哥关系多好啊。

朱标也是苦笑。就等着他爹啥时候忍不住动手了冲上去拦一拦。

别的不说,四弟肯定是不会抢他位置的,这他是知道的。没看

他弟游戏时候一路打仗,连皇帝都没想着当吗?

顶着老爹吃人的目光,朱棣缩了缩脖子,心中怒骂未来的自己。

你说你为啥要答应把录像放出来?!要是比爹分低也就算了,你这比爹分高还——咳、虽然比他爹高确实让人很爽……不是,重点是你这不是害我吗?!

永乐大帝正抱着自行车研究,对此浑然不在意。

哼,能让他爹知道他比他强,当然要知道了。最多不就是那小子挨一顿打么,又不是他挨打。而在这种微妙的气氛中,李晓诗再一次打开了直播。她精心挑选了和小裙子搭配的头饰,高高兴兴上来了。

“大家好呀!”

她闭口不提私信箱里一大堆信件的事情,也不问大家看了那些获奖皇帝们的游戏回放后都有什么感想,只是笑眯眯地回归老本行,翻开了课本。

“游戏玩过了,我们这次就要恢复说课啦。之前说过的,这次该讲到西汉的建立了,那么在西汉建立之前,大家不如先来听一首诗。&34;

说历史,这就是真是老本行了。

被那些游戏回放刺激到的人连忙自欺欺人地转移注意力,好像这样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些个优秀的皇帝了一样。

刘邦这阵子都春风得意,这会儿听该到自己了,更是直接让人弄了些吃的,拉上萧何一起看天幕。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1。”李晓诗没能把这首背下来,所以中间还低头看了一下,&34;这是唐朝诗人所做的《咏汉高祖》的诗句。大家现在也都已经知道,汉朝的开国皇帝是高祖刘邦。可在秦朝末年那样的一个状况下,多年战乱,社会凋敝,刘邦以及后继的皇帝们,这些汉初的统治者们,他们是怎么样去解决那样的一个局面的呢?&34;

刘邦随意地笑笑。

怎么样去解决的?当然是能怎么样解决就怎么样去做呗,局面都堆到那里了,还能放着不管吗?

李晓诗:“这节课的题目是: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样是要分为三个板块来讲这段时期。首先是西汉的建立,然后是休养生息政策,再接着就是文景之治了。&34;

刘彻也顾不上去翻看那些皇帝们的录屏回放了,兴致勃勃:他父亲和他祖父,还有曾祖

,这可是讲到他们大汉了,这不得多听听?

李晓诗:&34;在上节课的楚汉争霸后,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了全国,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把都城放在了长安——长安和秦朝的咸阳离得很近。这个时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西汉了。”

“虽然时间已经来到了汉朝,但在这里还是要说一句秦朝末期的,毕竟秦朝的事情才过去不久。秦朝的统治过于残暴、秦朝末年又各处都在打仗,要知道,打仗指挥导致百姓和社会制度越发混乱,所以当时的华夏已经是千疮百孔,比秦朝统治的时候还要残破还要荒凉——”

不知道为什么,听李晓诗再次提起秦朝的残暴,观众们脸色都变得古怪了起来。……那个,秦始皇的回放……仁君……

这种反差带来的刺激到底什么时候能散啊!!

李晓诗完全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只认认真真地讲历史:“所以在西汉建立的时候,面临的就是一个百姓流离失所、全国人口凋敝、各种农田荒置的荒凉景象。据记载,当时连高祖他们的马车都凑不齐同样毛色的四匹,而那些大臣将相们外出,更是只有牛车可以坐,百姓也都是食不果腹,日子十分难熬。&34;

后世的观众里,尤其是那些由于政权减弱所以不得不龟缩到南方的、他们对此感到了唏嘘和同情。

好可怜啊,这么穷。

像他们现在,虽然土地没那么多,但是人人富得流油啊!

在他们北方,许多艰难生存的百姓们听着天幕里的画面,倒是个个面有苦笑。差不多,大家都差不多。

但汉朝那些比他们还好点,最起码那些百姓是在官府的保护里的,不像他们,在马蹄子底下求生。

李晓诗:“汉书曾记载,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39;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是什么意思呢,别的都不说,只看‘人相食&39;,大家也都应该能体会到那种破败和艰难了。”

&34;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样恢复社会的秩序、重新让国家运转起来,让生产重新发展,巩固新的王朝政权,这就是汉初的皇帝们需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了。&34;

看着天幕,刘邦喝了口酒,少见地有点沉默。萧何摇摇头,也没打扰他。

“而这里就要进入到我们的第二个版块了

,休养生息政策。”

“春秋战国争斗了那么多年,到了秦朝,好不容易终于统一,老百姓们却没迎来想要的生活,而是陷入了又一个重压的环境之下。所以,他们的生活是非常难的。&34;

天幕又一次提到秦朝,秦朝上下都没了前几次直播时候的“如芒在背”,反而一个比一个淡定。

提就提呗,反正又不会少块肉。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之前李晓诗说的这“单元”的标题不就已经说明了这个什么汉朝是要跟他们绑在一起的了么?那就说呗!

至于天幕所说的“百姓”和他们这时候的“百姓”不是一个意思,这也没什么,反正习惯了就行了,天幕说的百姓不只是有姓氏的人,是包含了所有的农人和布衣,那些黔首们等等。

现在他们都能很自然地默认了这件事,甚至前两天讨论新政的时候还在说要不要把农人这些也都提成“百姓”呢。

而且他们之后肯定是和天幕上说的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天幕上说的“暴秦”很快就会变成别人,那他们做什么还要在意?

就连秦朝的老百姓们,再次听到这些时,也都没了一开始时候的绝望和麻木,反而小心翼翼地护着心底最深处那刚刚生出来的一点名为希望的火光。

现在新政策还没下来,也没听说有什么变化,但是再过一阵子,等皇帝陛下和那些官们想好该怎么办,他们是不是就有好日子过了?

李晓诗继续说着:“其实对于汉初来说,吸收秦朝因暴/政导致快速灭亡的教训,就是一个现成的路子。用再后世一旦的话来说,就好比是一个对照组,一个就放在眼前的,活生生的反面例子。吸取它的教训,不和它一样就是了。&34;

&34;于是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34;

“而且是在秦朝已经建立起的、成套的国家体系、制度下,吸取教训并改良——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汉承秦制。汉高祖的一切改变,都是在秦朝、秦始皇,已经架构出来的国家框架上,把那些软内置进行一些更换。”

“嗯……再举个例子的话,就好比是建房子吧。”

她搬出了在课外搜寻资料的时候灵光一闪的比喻,开始举例子:“早期的华夏就像是一片没有什么东西的原始空地,秦始皇一统了这片空地上的人民,成为了大首领,然后开始在这

片空地上建房子——他带领他的人马,辛辛苦苦发掘出了木板房、砖房、瓦房、水泥房等,终于给了大家一个安稳的住所。但他在建成坚硬的房子后,把房子内部的摆设也都放上了石头水泥做成的。这样下来,虽然这房子能够为大家遮风挡雨,不会被风雨侵蚀了,但所有人也同样都受不了。觉得这个叫做秦朝的房子太硬了,是想让他们死。&34;

&34;然后等到汉高祖继承了这片土地时,他没有去把秦始皇历经千辛万苦、边摸索边试探着,最后成功建起来的房子给扒掉,而只是更换了一点点东西。他把里边随时可以换下来的摆设给拿掉了,换上了更为柔软舒适的桌椅床铺等等。百姓们这下就活过来了。不仅不像之前那样埋怨房子硬,反而个个都是感恩戴德——”

对于后世来说,能够无中生有、摸索出砖房水泥房的人明显是更为伟大的。

因为是他们,才让之后的千秋万代都能够一直无风无雨,蒙受恩蔽;但对于当时真正要住进去的人来说,当然是能让他们住上更舒适房间的人更值得歌颂了。

“虽然后来很多人说汉高祖是成功捡了秦始皇的饭碗,摘了秦始皇的桃子。但这只能当成一种调

侃。毕竟,不管怎么样,他们两个都是有功有恩于华夏的。只不过他们的方向不同,后世之人评价他们的立场也不同,所以才有了比较和争执,才有了‘刘邦是比嬴政仅仅小了3岁的亲儿子’的说法。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比较,有什么意义吗?在各自的领域里,他们都是合格的皇帝啊。&34;

刘邦:

嬴政:

刘邦彻底深沉不下去了。

这都什么玩意儿啊?

说摘桃子说捡饭碗是能理解的,他也不在意,可亲儿子是什么啊?嬴政也是无语至极。

就算他对提到秦朝的部分可以无动于衷,但听到李晓诗那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后,还是很难不产生一种郁闷之感。

虽然他不知道水泥是什么,但是这不影响对整体故事的理解。

尤其是后边的“刘邦摘桃论”,更是让这位陛下有点很直白地感到了不爽。

任谁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东西被人喊打喊杀,然后被灭了后、还继续拿去用,甚至流传千古的,都会觉得有点不痛快。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亲儿子的

说法是不是有点太荒谬了。

还有,刘邦只比他小三岁?

那刘邦是怎么在他死后、甚至胡亥之后也没了,刘邦还能打完仗统完一又当了好阵子的皇帝的?这人活这么久?

——那他为什么就死那么早的?

至于始皇真正的亲·儿子扶苏:

公子们:…

刘彻哈哈大笑。

一点也不在意他被迫要跟着刘邦改姓。嘲笑高祖最重要。

更重要的是好想看始皇的表情。

李晓诗倒是没什么丢雷的自觉,她看着自己整理在课本边上的笔记,又接着道。

“那么在秦始皇建起的房子里,汉高祖究竟换上了什么内置的软装修、更换了什么、让百姓们歌颂功德的新家具呢?&34;

“就是我们这一小节的标题了,休养生息。”

“我们就来说说具体措施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