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1(1 / 2)

媳妇儿跑了可是大事, 沈伟找到最后,整个人都焦躁的不得了,虽然这个媳妇儿当初假怀孕骗他, 可媳妇儿真跑了着急的还是他。

因为现在家里就只有他和媳妇儿加上傻儿子三个人了。

媳妇儿要是跑了, 他和傻儿子以后咋办?

已经四十多岁的他已经没有自信带着个傻儿子再找个合适的媳妇儿了。

他这么多年算下来已经娶了三个媳妇了, 家里钱又都被卷光光,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这种情况哪还有女人愿意跟着他?!

所以他没找到人后,就来找沈向军这个大队长了。

浑身都仿佛笼罩在阴云底下的沈伟找到老爷子就问,“大队长,我媳妇儿还能不能找回来?”

老爷子的回答是,“现在大队长已经不是我了, 你应该去找新的大队长。”

是的, 村里的大队长已经换了。

而新的大队长正是老爷子的大儿子,沈家强。

本来他接任大队长的呼声就很高, 然后现在他家还出了个大学生,这个本就高的呼声顿时就更高了,投票选举的时候,他可以说是以最高票毫无疑问的成了沈家村二队的新任大队长。

老爷子为村里劳心劳累了几十年,现在他已经卸下身上的担子,也就想让自己轻松轻松, 而不是村里有啥事他都要奋斗在第一线了。

所以被沈伟找上门来,他才会这么说。

既是不想揽事上身,也是想让当了大队长没多久的大儿子多处理一些事, 多积攒一下经验,也好刷一下存在感。

不然以后大家还是潜意识的把他当成大队长,那对新队长实在不是啥好事。

沈伟也是被老爷子提醒了一句才回过神来,对哦,新队长已经换了,但大家这么多年都养成习惯了,一时间还没习惯遇事去找新队长。

现在被这么提醒,沈伟自然就只能去找新队长了。

而新队长沈大伯面对这个问题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他只能跟沈伟说,“这个不好说,如果是走正规程序回城的话,我们这边还可以帮忙留意问一下知青家的具体地址,可现在,你媳妇儿这个情况,我还真不知道她会去哪,要不你去知青点那里问一下,看有没人知道你媳妇家在哪?”

知青可以高考和可以回城的消息下来之后,发生的事实在太多了。

不仅是他们沈家村,甚多别的村也是一样的。

抛妻弃子的,抛夫弃子的,都有。

以至于现在很多人看知青的眼神都不太对,对这些知青的印象瞬间一落千丈,还没走的知青都快成了本地人眼里的‘敌人’了。

这么个情况,当然要想出应对法子。

人家知青按照正常情况来走程序,大队长总不能压着人家不让走。

毕竟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辈子,到时候责任还要做决定的人来担。

只要不傻,谁都不想这么干!

但什么都不做就把知青放走,那些嫁了女儿给知青,或者家里孩子娶了知青媳妇儿的人家也要来闹,到时候也是一桩麻烦!

所以综合考虑之下,就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那就是知青要走,那就让人家走。

但村里这边会负责把知青的家庭住址留下来,核实信息后再让人走。

万一到时候知青一去不回,那想要去找人的也可以循着地址去找。

跟谁相关谁去找。

反正跟村里干部没什么直接关系就是了,虽然这解决办法也不见得完美,但已经是力所能及范围内所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胡芝芝这种例外的情况就算是沈大伯也没办法。

谁让人家是偷跑的,根本就没走程序,这样对她自己其实也是有不小的麻烦的,就算回城了,工作上也很难处理,但胡芝芝宁愿这样也要走,可见对沈伟已经厌烦到什么程度了。

沈伟听到这个回复,人一下子就蔫了下来。

嘴里忍不住喃喃念道,“没有的,我去知青所问过了,没人知道我媳妇儿家在哪,这可咋办,她咋就跑了呢,她咋就跑了呢!”

一边念叨一边失魂落魄的离开了。

沈大伯虽然知道当了队长要为自家村的人着想,这种事也该站在沈伟这边,可听着他嘴里的念叨,却也有些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声。

——还咋就跑了呢,你天天打人家,人家跑了有啥可意外的?!

结果失魂落魄回家的沈伟还没来得及从媳妇儿跑了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他老娘就出事了,意外从床上摔下来之后,人直接摔没了!

他哪还有时间为媳妇儿跑了而失魂落魄,很快就跟兄弟们操办起老娘的身后事了,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回了家还要照顾家里的傻儿子,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憔悴了起来。

媳妇儿跑了,老娘没了,女儿不亲,就只剩下一个傻儿子相依为命。

沈伟都想不通自己咋就把日子过成了这样。

反倒是跟他离了婚的张玉玲,人家儿子懂事,三个外嫁出去的继女也会时不时回来看看她,虽然没有男人,但日子过得美滋滋,别提多轻松了。

这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沈家阳和沈婉已经把自家闺女的身世告诉她了,所以沈伟家里这几天连续发生了两件大事,两口子还有些担忧自家闺女的心情。

虽然没相处过,但光是知道对方是自己的亲奶和亲爸这一点就足够让人在意了,毕竟自家闺女再成熟,在他们眼里也还是个孩子。

由不得他们不担心。

可观察了两天之后,他们发现这孩子是真的不在意,反应跟村里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最多就是觉得意外,然后意外过后该咋样就咋样。

夫妻两人顿时松了口气,觉得这样就很好。

只要不跟那一家子扯上丝毫关系,那就够了。

刚好报名时间快要到了,两口子在做最后的准备,把孩子要带的东西全都一一检查一遍,然后他们就要带着孩子上京了。

没错,是他们。

沈家阳和沈婉两个人都去。

唐继安走之前跟沈家阳聊的内容中就包括,建议沈家阳趁着送沈小雨姐弟几个去上学的时候,干脆把家里人全都带去首都玩一圈,接待方面有他,不用操心,但沈家阳考虑之后还是拒绝了。

现在这一大家子加起来的人口可有些恐怖了。

自家人都是第一次去首都,哪怕唐继安那边可以帮忙做准备,甚至还说过他自己买下了一栋院子,去了之后不想住在唐家,住在他自己买的院子也行,沈家阳还是觉得太麻烦了。

还不如等什么都搞定,以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带家里人去逛逛!

所以这次送孩子去报名,也就是他们两口子带着五个孩子去,大哥二哥家的两个侄子也被他们爸妈交给了他们。

要说唯一的好处就是,几个孩子的学校都在首都。

这样已经省了很多事了。

万一大学在不同的省份,那报起名来才更复杂。

准备完之后,光是铺盖和日用品加起来就装了好几袋子,好在有沈家阳和几个大小伙子在,人手一个,还是能带得起来的。

沈大伯和沈二伯家虽然把孩子交给了沈家阳两口子带,但在孩子走前还是各种交代,让他们照顾好自己,也让他们要多听三叔三婶的话,不要给人添麻烦等等,简直就有说不完的话。

村里拖拉机都已经准备好了。

虽说拖拉机是村里的公共财产,但村里一次性出了五个要去首都上大学的学生,要拿的东西太多,用拖拉机送一送他们还是可以的。

将整理好的蛇皮袋子仍上车,沈家阳和沈婉两口子带着五个孩子在车后厢做坐好,冲着前来送他们的人挥了挥手,拖拉机就笃笃笃的开走了。

沈星也在这些送行的人当中。

他看着走远的拖拉机,默默的祝福自己的几个好兄弟,心里无比坚定的想着,他自己也会努力的,明年就会去首都找他们的,一定!

没错,任谁都没想过,沈星竟然放弃了今年入学的机会,打算明年重考。

他这一行为可把一些压根连大学的边都没摸不到的考生要气死,他们望眼欲穿的等到最后也没等到任何录取信息,人家考上了二本却不打算去上,简直太嚣张了。

唯有沈小雨听了沈星这个决定后,再次觉得,这小伙子以后绝对能成大事。

这毅力和决断力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而且高考刚恢复后的情况跟以后最大的区别就是,不用过一年再考,而是过半年就可以再一次参考,这是唯一一次两次高考时间挨得这么紧的情况。

现如今都二月份了,等到七月份的时候,78年的高考就会再开。

所以沈星相当于只用多等半年就够了。

沈小雨不能明着将这个还没发生的情况说给他听,所以在知道沈星打算重考的时候也只是鼓励了他一番,让他时刻做好准备,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拖拉机走远之后,沈星就转身回去了。

年前复习的时候,他就将资料和试卷上很多试题都已经抄了下来,又亲自体验了一次高考,他觉得再考一次,自己肯定能考得更好!

沈家阳和沈婉两个人带着五个孩子,被送到镇上之后,又自己乘车去了县城,等到了县城之后又开始买火车票等火车。

除了沈小雨之外的四个少年都是第一次要坐火车,心情还挺激动的。

这个年代的火车都是绿皮火车,但票价其实一点都不便宜。

光是去一趟首都的票价的就顶得上一个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这对农村人来说就是贵得要命了,所以考上大学后才每年就寒暑假回家一趟。

不仅来回折腾麻烦,还费钱!

沈家的家境在农村已经很厉害了,再加上几个孩子因为考得好都有奖金,这些票价对他们来说还在承受范围内。

几个孩子得到的奖金,家里大人全都没要,让孩子自己拿着了。

虽然领导说了上大学不仅不花钱,学校还会给补助,但出门在外,手里没点钱总不行,虽说家里该准备的都给准备了,但有些东西带那么远并不方便。

所以到了首都还自己去添置一些东西,这些都要花钱。

反正家里孩子都不是乱花钱的,奖金也是凭自己的本事得到的,那让他们拿着也就没啥了,就连性格最抠的沈大嫂都没再这件事上多犹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