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9 章(2 / 2)

虽然她儿子和她教育真没啥关系,但是她好歹也是多了一辈子见识的人,网上那些熊孩子教育,还是有些法子的。反正总得对得起徐美丽的这个肉包子。

马兰挽了挽袖子,“办法是有的……咳咳,嗓子有些痒痒了。”

徐美丽立马道,“等着,我给你倒水。”回头喝死你!

……

苏校长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才缓过劲儿来。知道开学了,就让人给苏志峰两口子带信,让他们回家里一趟。

晚上,苏志峰就带着媳妇和孩子们回来了。

宋楚一回来,就朝着苏老太跑过去,从兜里掏出糖果来给苏老太,“奶奶吃糖。特别甜。”

苏老太笑眯眯道,“咱家小甜甜才是最甜的。奶奶就不吃了,老了,牙不行了。你替奶奶多吃点。”

苏老太看着宋楚就觉得开心,觉得楚楚就和开心果一样的。

至于苏校长,那时看到江博就来劲儿。

问江博这几天咋样,在学校里感觉如何,“要是不想去学校,就干脆来爷爷这里,爷爷亲自教你。”虽然他也实在没啥好教的了。

江博摇头,“不用了爷爷,我和楚楚在学校很好。”

苏校长知道他这是做出决定了,也就不劝了。他现在对这个孙子的脾气真是没辙。

一旦做了决定,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

“那你肖爷爷那边,我就给他写信拒绝了。你有啥想和他说的吗?”

江博道,“写信了,昨天寄出去了。”

苏校长一愣,“你写信了?”

“嗯,”江博点头。

宋楚举手道,“我作证,我和小博哥一起去寄信的。”

马兰和苏志峰也才知道这两孩子做的事儿呢。

苏校长道,“你写了啥?”

“一篇论文,”

苏校长头疼,这孩子咋就不能多说几个字呢,“啥论文?”

宋楚也是满脸好奇。“小博哥写的肯定是很厉害的论文。”他可是博士啊,实验室里大伙儿都要听他的。

江博道,“就是写的关于人工降雨方面的。楚楚说因为没下雨,现在粮食买不到。”

所以你就搞人工降雨?

别说苏校长了,就是马兰和苏志峰都震惊不已。不知道是该鼓励这孩子呢,还是该安慰他一下。

马兰咳了咳,“小博啊,这个下雨吧,不是咱能管的事儿。当然,你这份心意是很好的。妈妈很支持你。”

苏志峰也表示认可,“没错,忧国忧民,观念很正确。不过我们也不要太看中得失。”

江博完全没听出他们话里的安慰和鼓励,而是很淡定道,“会下雨的。”

苏校长这会儿反应过来了,脸上一脸纠结,“你咋不拿过来给我看看呢?”

孙子写的论文啊,还是学术论文。这么有纪念价值的东西,拿去给那些老同志们看看多好啊。

江博认真道,“想早点吃商品粮。”

咋又和商品粮联系上了?

还是宋楚了解他,“我知道了,小博哥的意思是,他让天上下雨了,别人就得奖励我们吃商品粮。小博哥你太棒了!”她一脸崇拜的看着江博。觉得博士真是特厉害了。以前在实验室,他也是获得物资最多的那个。

江博弯了弯唇。

苏校长严肃道,“这可不行,咱心里不能太计较这些利益了。咱们初衷是要为了国家……”

眼看着苏校长要长篇大论搞思想教育了,苏志峰赶紧道,“爸,孩子还小,看我和马兰辛苦才心疼我们的。都是因为一片孝心呢。”

马兰也点头,“是爸,孩子这么孝顺,咱得鼓励他。”

她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江博的后脑勺,“咱小博真孝顺。”

这么孝顺的孩子,咋能教训呢。

这思想多正啊。

至于吃不吃得上商品粮,马兰和苏志峰都没抱期望。他们是知道江博很聪明,学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个下雨的事儿,还真不是小事。

人家还多大学毕业的专家,都做不到呢。

结果只有宋楚一个人乐呵呵的,等待着吃商品粮了。

她相信小博哥的能力,小博哥说能下雨,那肯定是能下雨的。小博哥连空间通道都能做出来的人,还能不会人工下雨?

甭管信不信江博能做到这事儿,苏校长还是决定给肖教授那边打电话了。

原本打电话太贵了,一分钟一毛钱,他挺舍不得的。

但是他担心肖教授收到自家孙子的论文之后用不上,就放一边了。到时候找不到了咋办?

所以苏校长决定打电话过去,让他收到论文之后如果没用,就给寄回来。他得收藏。

没事儿拿出来唬唬人,那也是挺合适的。

第二天,肖教授就总算是接到了苏校长的电话了。

“老苏啊,我一直等着呢。你们那边决定怎么样了?”

苏校长道,“长话短说。我是费尽口舌啊,可儿子媳妇不同意啊,说孩子太小,以后再考大学。孩子自己也不乐意去。”

肖教授顿时如同一盆冷水淋头。他怎么就没想到还有高考呢。就小博那个脑子,那个成绩,考什么大学不是考啊?到手的鸭子……不对,是到手的学生没了。

苏校长又道,“你别着急,我孙子给你寄信过去了,你回头收到了好好看看,看完之后不要了,就给我原样寄回来。行了,就这样,咱下次聊。”

看着时间,苏校长吧嗒一下就把电话挂了。

觉得还是打电话合适,可以长话短说,要是写信,还要想一堆理由来说服老肖呢。

亏心啊。

没办法,谁让他孙子太出息了呢,是个香饽饽呢。

离开邮局的时候,苏校长背着手,愉快的哼着小曲。

路上遇到平时一起玩的老友,还和他打招呼,“老苏,心情不错啊,要不要去下两局?”

苏校长摆手,“不去了,我回去备课,回头给我孙子补课。你也知道的,我孙子特别聪明,我得好好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

“……”

这通电话倒是让s市的肖教授望眼欲穿了几天。

他就惦记着江博的这封信写了什么。

对于江博来学校上学的事情,他已经不抱期望了。s大确实不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别的不说,首都那边还有两所好大学呢。

江博的成绩完全没问题的。

肖教授脸皮再厚,也不能硬让人家放弃更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江博平时乐意和他通信,让他指点指点,他还是很乐意的。也算是半个老师了。

以后江博成才了,他也能更安慰一些。好歹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又过了三天,江博的这封信才到了s大这边。

肖教授领了信之后,就立马拆开来看了。

他原本以为是江博找他请教啥问题。

结果通篇看下来,肖教授不淡定了。这哪里是请教问题啊,这就是一篇人工降雨的研究论文啊。

而且里面的一些东西是目前人工降雨里面没提出来过的。

肖教授作为物理学教授,自然知道目前国内的人工降雨有哪些缺陷的。

不止成本高,而且实施也有一定的难度。遇到不适合的地区,甚至无法完成降雨的目的。

这也是如今半个国家处于干旱中,却依然无法缓解的原因。

江博的这篇论文通篇看下来,其中好几点都对目前的人工降雨技术有了一定的补充。

肖教授看的激动坏了,老脸都红了。赶紧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打了出去,“你在不在办公室,我这里有一篇论文,对于降雨技术有一定的帮助。”

挂了电话之后,肖教授就将论文装好,起身快速走出办公室。

当天晚上,s大学内,隶属于s市的独立研究所里面,人工降雨方面的专家一起开了个通宵会议。

针对江博提出来的这些论点进行论证。

这场会议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结束。

要不是大伙儿年纪大了,他们还准备继续的。

最好是一口气将上面的论点做成正式的研究报告。

研究所的人工降雨项目主任抓着肖教授的胳膊,“老肖,你是不是该把这位请过来啊,要是本人在场,咱就方便多了。”

肖教授道,“我倒是想,可人家不乐意来。”

另外一个老专家道,“要我说,这才华是有才华的,但是这个性子吧……你们看看最后那一句话。”

——期望奖励:苏江博,苏宋楚以及马兰同志可以吃上商品粮。

众人一囧。

虽然这个奖励也不算大,但是也太直白了。

肖教授摸了摸鼻子,“你们也体谅一下,这孩子才八岁,什么都不懂呢。”

“什么,八岁?确定不是八十岁?”

大伙儿看向肖教授。

肖教授道,“什么八十岁啊,就八岁。一个孩子!”

大家一脸不信的看着他。觉得老肖这是熬夜熬出问题来了。

项目主任道,“老肖,你是个稳重人,咱说话要实事求是。咱也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得互相坦诚。”

肖教授激动了,“骗你们做什么,就是八岁。那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他絮絮叨叨的将江博的事迹说了一遍,越说越激动,越激动就越心痛。

“你们是不知道啊,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智商多高,我是不知道。但是这孩子智商真是第一次见到。就是个搞科研的好苗子。我当时特别想留下来啊。”

说的都有一把辛酸泪了。

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该不该信。毕竟这样太匪夷所思了。

让他们相信这篇论文出自一个八岁的孩子之手,他们还真的不敢信啊。

肖主任见他们还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样子,干脆也不多说了,要换做是他,他也不信。当初老苏不也是在电话里说江博多聪明嘛,他不是也没信吗。

“算了,我也不多说了,以后有机会你们见到真人就知道了。不过这个商品粮……研究所能做主吗?”

项目主任愣愣的表情这才恢复正常,“按理说搞科研的,大家都是有职位的,奖励肯定都是奖金。咱吃国家的住国家的,奖金也不会有多少。但是这位苏先生不是这边的人,给奖金似乎也不合适。要不这样,回头实验成功了,我就和上面申请。一个县城的三个户口问题,我看是没问题的。对了,他家里情况好不好?”

肖教授道,“这个倒不是很清楚,孩子爸是当老师的。那位马兰同志是孩子的母亲。看样子是一个正式工养一位女同志和两位孩子。而且可三个都没城市户口。”

“那条件还是有些艰苦的。”难怪要吃商品粮。不过这事儿要是真成了,其他事儿那都不是事儿了。在县城里给孩子母亲安排一份工作也不是不可以的。相信上面也不会不同意。

事情还没定好,肖教授自然也没急着回信,免得一场空。

不过苏校长这边却一直等着,心里那是一个难受啊。

总担心老肖那边恼羞成怒,不给他把论文寄回来了。

苏老太见他整天晃荡,有些不耐烦了,“那么着急干啥?回头让小博给你再写一份不就行了?”

“那不一样,后面的那就变味了。”

苏校长严肃道。

苏老太笑了笑,也不理他。只觉得现在老头子真的变了。以前总是一板一眼的,看谁都是严肃的。现在就像个老小孩一样的。

这人有了盼头,就是不一样。心里越发的觉得楚楚和小博就是老苏家的小福星。

自从他们两个来了老苏家,老三两口子看着也开开心心的。自家老头子也越来越精神了。

家里还有一罐子麦乳精,回头给两孩子送去。老大和老二家里条件好,她不着急。老三家里困难,可不能让孩子跟着吃苦。

与苏校长比起来,江博倒是特别淡定。

他知道科学实验不是光看一篇文章就能决定是否行之有效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实验。

而是否会进行试验,还要看看值不值得。否则就是浪费研究成本。

所以江博对于中间会耽误多少时间都很清楚,压根就没操心过。论文寄出去了就没惦记。反而一心一意写自己要投稿的稿子。

这些稿子可比论文要简单多了。

他买了一份报纸回来,按照上面的水平写,也不超纲。

为了多赚钱,他一共写了三篇,化学、生物、物理各一篇。

写的内容对于他来说很浅显,适合一些当老师的人,或者感兴趣的学者日常研读。

写完之后,就要寄到了省城报社去。

寄信的钱还是找妈妈要。

江博再一次可耻的脸红了。

马兰掏钱倒是痛快,一次性给了五块。“还是给你肖爷爷寄信吗?”

五块钱可不是小钱。可马兰掏的很心甘情愿。一来这是楚楚的钱,两孩子一起的,给他们花是一样的。二来自家儿子太懂事了,完全不是那种乱花钱的人。这是办正事,当然要支持。

虽然可能钱也是打水漂了。但是也是给孩子一个特殊的经历。小小年纪就会写论文寄出去,这是多么自信的行为。坚决不能打击。

马兰觉得孩子的身心健康重于一切。

江博觉得这些钱是妈妈给的,就得和她解释清楚,“是寄给报社的。”

宋楚在边上道,“小博哥要写稿子上报纸。以后挣钱花。”

马兰:“……”总觉得和儿子比起来,自己这个穿越人士也太没用了。

曾经念的那些书是白念了。写稿子什么的,她竟然都不会。

马兰道,“写啥了,能不能让妈妈看看?当然,如果不方便,妈妈也可以不看。”

“可以的。”江博将稿子给马兰看。

马兰看了看,只知道上面画了一些图,有些陌生有有些熟悉。

结合文字才看懂了,原来是自己以前学的物理啊。

哦,还有化学,连生物也有。

看是看见了,但是她现在真看不懂了。曾经念书就是一个普通大学,学的知识早就扔给老师了。

马兰发现,自己这个曾经的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如今真的连一个八岁的孩子都比不上了。

宋楚见她一副大受打击的模样,拉了拉她的衣服,“妈,你咋了?”

“没事儿。妈就想到一句特别有道理的古话。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别让自己后悔。”

宋楚认真点头,“妈,你说的特别有道理。”她现在就特别后悔以前没好好学习,搞得现在水平太低,给博士拖后腿了。还让博士和她一起混小学。

苏志峰烧好热水进屋,就看到闺女和媳妇一脸凝重的样子。问江博,“她们谈啥呢,这么严肃。”

江博其实也不理解她们的心情,“我也不知道,”

苏志峰:“……”儿子万事不上心这个性子,以后咋找对象啊。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