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txt下载> 第一百一十五章往事知多少(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五章往事知多少(一)(1 / 2)

在崇祯快活的,不知秋月何时了的时候。

盛京的皇太极却是已经有许久都没有睡一个安稳觉了,并不是刺客太多,也不是妃子不够用。

而是现在在广宁和西平周围,不时的能够听到枪声。

轻声很可怕,只要枪声响起,就一定会有人倒地,一击毙命很少会被人打第二枪。

倒下的那些人,也都是有着满人的身体特征,那些被抓过去的大明子民,哪怕是变成了他们的奴才们,却是没有这种被枪击的待遇。

在广宁的莽古尔泰不是没有组织人手前去围剿,可人少了不顶用,一样是被杀的目标,人多了却又滑溜的找不到开枪的人。

就算他们放出了鼻子最灵敏的猛犬,那些放黑枪的人,也能够提前察觉,最后远远的逃掉。

一度让莽古尔泰以为,是他们当中出现了叛徒,迅速的处决了几位他认为最可疑,也和他们关系不太好的蒙古大将。

然而事实证明,正中办法没有一点任何作用不说,反而弄得整个广宁城,都人心惶惶的,仿佛只要有一点火星,立刻就像火炮一样,“砰”的一声炸响。

缺少了有效的对抗,在兵器的上也落入了下风,这种烂仗也就没法打了。

以前是他们这样侵犯大明,这才多长时间,身份立刻就反了过来,整个大清都不知道他们和大明。

到底哪一家才是游牧民族出身。

“汉人有一句话,叫做集思广益,面对现在这种情况,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到底怎么处理才是最好。”

皇太极主持的朝会,已经连续开了很久了,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出有用的东西。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原来被动的接受他们游牧民族的这种“打草谷”的打法,真的是够恶心人,也更能打击士气,造成统治范围内的人心惶惶。

还有一点就是,广宁和西平两个地方,现在已经几乎没有到少产出了,若是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最终的结果就是,需要后方拼命的往这两个最前沿的堡垒,输送粮草。

当然也可以放弃,可是放弃之后,盛京就暴露在了大明的枪口之下了,连一点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自从两年前开始,辽东的气候就很反常,他们自己本身对耕种都不是很熟练,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余粮。

发动了一次入关之战,还以为能够掠夺到足够的战利品。

最后一算账,亏得不像样了。

还不如正正经经的和大明做生意稳当。

可在他们想起和大明做生意的时候,却又发现好好的生意场,已经被他们自己亲手给砸了,要想重新建立边市,还遥遥无期。

皇太极也不是没有绕过袁崇焕,像崇祯发起过这样的请求。

可都是如泥牛入海,哪有什么回音。

事实上崇祯还没有控制好辽东范围,他可不敢随便的开市,毕竟利润太大,万一自己的军队也被某些人携裹着,做出了有损大明的勾当。

他以后到底是对这一支军队,是信任呢?

还是置之不理?

反正不管如何,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除非他的军纪已经深入人心,能够更好的守住底线,到时候就算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再次堕落了,他也能立刻换血,还不会让大明有多大的动荡。

皇太极端坐皇位,瞧着下面衮衮诸公,那些满人和蒙古人他没有指望,一个劲只知道打仗,不知道动脑子的人。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有好的建议,也必定是个大坑。

以宁完我为首的汉人朝臣,大部分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看似在苦思冥想对策,实际上心里慌得一匹。

以黄立极他们叛逃的那一群大明叛臣,原本还心里不服,以为冲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打算咱满清做出一番事业的。

然而雄心勃勃的他们,瞬间就明白了什么叫做眼高手低。

张嘴说话很简单,可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全都是和稀泥,这种和稀泥的方法,在大明可是百试百灵,可不知是到了大清水土不服还是怎的。

就是不管用啊。

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只是张嘴说点好听的,而且听起来道理还不错,可谁和他讲道理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家要的利益,可不是面子。

时间久了,也就是能够给一些需要面子的贝勒们出一点小主意,混一口勉强算是能吃饱的饭。

至于那些暗中发狠,想要让崇祯看看自己本事的人,也都偃旗息鼓的每日为了三餐而奔波,哪还有士大夫的那种风采。

“皇上,其实火器也不是只有当大明才有,咱们既然从大明的身上得不到利益,还可以从别的地方拿回来。”

站出来说话的是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是原来的沈阳,现在的盛京本地人,少好读书,于万历四十三年(年)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时年岁。万历四十六年(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现在清朝开国元勋之一。

其作用和宁完我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当然此时的皇太极在重用宁完我的时候,也为了朝堂上汉臣的平衡,同时重用着范文程。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当中此人可是只要关系到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而此时他的官职还并不高,只因现在的大明,完全用不着他去讨伐,更不要说去侧翻明朝的官员了。

不过还是在进攻朝鲜和抚定蒙古的策略上,有一些有用的建议。

当然由于在努尔哈赤攻西平、入广宁,范文程都跟从出征并参与指挥谋划的事宜,才入了登基之后,皇太极的视野的。

说起来,范文程比之宁完我的官运,要好上许多。

“除了大明,还有别的地方也有同样的火器?”

皇太极眼神一凝,不自觉的看向了蒙古八旗的那一伙人,随即想到要是那些蒙古人有这种火器,他也不可能占了半个蒙古。

“说说看,还有那个地方有这种制作火枪的技术?”

既然不是蒙古人,那么还能是那个地方的人?

在辽东就这么大的地方,朝鲜人肯定是没有的,向西是有吐鲁番人,可距离太远没有什么交集。

皇太极琢磨着,是不是派出使团接触一下,不管他们有没有火器制造的技术,都可以从西边向大明施加压力,从而减少他们大清的损失。

合纵连横这是汉人弄出来的手段,他也可以拿来用用。

“臣听说在极北之地,也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且他们的国家,也是在使用火器作为兵器的。”

范文程知道整个大清上下,现在都对大明的火器产生了恐慌,他自己也在想着各种办法,看能不能从大明拿到这种技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