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txt下载> 第三百四十二章万水归阴(十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二章万水归阴(十二)(1 / 2)

已经坐在马车之中的张鹤鸣正在闭目养神。

忽然从车窗外面递进来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就写了王与胤的名字,还有刚刚说过的那些话。

在宣部。

他的手段还是有点的,有那些人不老实,那些人心性可以,会兢兢业业的做事。

心中都是一清二楚。

现在这一批人,是他新找来了。

以前的那一批人,经过了考察,指点过后,听得进去话的,现在已经是各个县城的报刊编撰。

享受着从九品的官职。

每天就是发行刊物,权利实际上也不算小,就是暂时只有一人,最多给两个副手,只能算作吏员,去帮衬一下。

如今的俸禄很可观,生活上都还过得去。

就是需要下沉道地方上多加考察,不然写不出来东西。

“踏踏实实做点事情,多简单的事情,可为何就是有些人学不会啊。”

瞬间,张鹤鸣就对王与胤的印象深刻了几分。

以前是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走了一点人情的路子,特意招进来的,现在看来他虽然已经老了,可眼睛还没有昏花到看不清人的地步。

可惜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大壮只有勇武,没有任何的一点文采。

而张家到了他儿子这一代,老来得子,居然只有一个单传,自己的儿子想要去当兵,有生怕战场上凶险万分。

自己的弟弟张鹤腾,医术了得,却也治不了无后这个毛病。

想的多了,脸上的皱纹就更深了一线。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如今这年月,谁也不好过啊。

从车窗看到街道上来往的老百姓,心中暗道或许只有这些人,如今活的是最自在的。

心中又补了一句在崇祯皇上在的时候。

很快就来到了道院。

下了马车,整理了一下官服,亮出了腰间的牌子,走了进去。

在张鹤鸣来到阚玉树的燕子李,找到崇祯的时候。

崇祯瞬间就从椅子上站立起来,上前接着以示尊重。

或许在西安府的时候,对于张鹤鸣,崇祯一直是看不顺眼,然而最近湖广有了灾情,边防上也有了决战。

以八十岁的高龄,东奔西走,做出来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还有这一些士大夫的习气。

可毕竟老了,也没多少年了,以后还不是年轻人的主场,犯不着为这点事情在生气了。

“张老快请坐。”

崇祯的热情,让张鹤鸣有点受不住。

在他没有做出成绩之前,皇上可是横竖看他不顺眼的,此时张鹤鸣还真的有点惶恐。

“张老年事已高,手底下有没有什么能人,能够接手宣部?”

崇祯也不打哑谜。

趁着还有老人在前面顶着,赶紧培养下一代才是正经事。

本来好像要问问他的戏院建的如何了,看到这么大年纪的人,崇祯一时间却又问不出口了。

“有几个好点的人选,就是需要多熟练一下宣部的职责范畴,这个需要时间。”

张鹤鸣也知道自己的年纪不饶人。

听到皇上问起,也就说了他的想法。

“那就好,要是官员考察结果出来之后,还不错的话,就先给一个提举的职务,数就算是正九品官职。”

崇祯可不敢给这些人的升职太快。

军队中的升职,是因为用命换回来的,文臣就要凭借着政绩说话,在没有做出成绩之前,不入流,就是不入流。

张鹤鸣笑逐颜开,皇上对宣部开了口子,想必其他的部门,也会开个口子,以后朝堂之上的臣子们,可就要渐渐的多了。

“老臣谢过皇上,此次来此还带来了一曲戏本,说的就是大汉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

崇祯一怔,多看了张鹤鸣一眼,这老头还是很能办事的。

要是年轻个几十岁就好了。

实在可惜了。

“好好好,唱戏也是宣传吗,既然是宣传,就应该多一点这样的故事出来。”

崇祯没有细看,接过了一叠厚厚的册子,想要看完估计得要点时间。

“也是辛苦张老了,学校里面的学子虽然多,可大明用人的地方也多,实在是匀不出来给你去帮衬,往后还得多担待一二。”

崇祯忽然觉得自己很虚伪。

仿佛自己正在一步步的活成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种人。

没了冰淇淋送给张鹤鸣,也就用一杯凉茶代替。

“叫你来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着宣部既然是高宣传工作的,是不是对大明的所有印刷厂都要监管一二,还有就是各个地方建立起来的图书馆,私人书店等等应该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纳入管辖才是。”

崇祯不想开口询问关于戏院的事情。

那就只能很找一些和宣部有关系的事情来聊一聊。

大明此时的书局,书店,还有印刷厂也是很多的,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的时候,还真得管理起来不可。

“皇上是需要查抄一些有问题的书籍?”

张鹤鸣试探的问道。

他生怕刚刚放开的言论自由,忽然又被收紧了。

“不是有问题的书籍,而是质量不好的书籍。”

这个时代可没有多少歪门邪道的书籍,毕竟印刷成本和对于知识的尊重,美人会为了银子,刊印一些明摆着被查封的书来卖。

最多就是偷工减料,书本的质量堪忧而已。

“像是墨迹不清楚,缺字少页的也不行,纸张不合格的也是不行,总之要让购买了书籍的人,不要觉得自己给上当了。”

崇祯再说,其他人也在学。

学的就是皇上的某些思路,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要焚书呢。

现在听下去,却是虚惊一场。

“只要通过了检测的话,宣部可以给出一个许可证明,上面必须要有发放人的签字个印章。”

崇祯没有提钱。

他也不打算把发放这种东西和金钱挂钩在一起,他心里清楚,要是和钱挂在一起的话,当中绝对会出现问题。

不归也不是绝对。

可以暂时先看看效果,要是可以的话,这一部分的开支,就要从一些不法商人身上去找回来了。

张鹤鸣一呆。

原来宣部的权利居然会这么大。

以前他怎么就没有发现呢?

还以为只要报刊办理的好,那就是对大明的贡献,现在看来任道而重远啊。

不过想到自己的手下,只有三猫两狗,实在是打不开局面。

看来还得多想行办法,找点人手才是正途,要是全部都让他亲力亲为,累死也做不到多少事情。

“先就这么多吧,往后戏院,评书,这些也应该管着,不过现在这么多事情,也忙不过来。”

崇祯哀叹一声。

从他继位开始,手底下能够做事的人,就没有多出来的。

都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是一个萝卜好几个坑,就这还填不满。

在崇祯觉得忙不过来的时候。

已经绕路喀尔喀部,然后向辽河进军的皇太极却是狼狈的不像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