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崇祯大明王朝> 第五百三十四章不见襄阳登览(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四章不见襄阳登览(二)(1 / 2)

崇祯不是在作秀。

他是真的在推着袁可立逛街。

至于周围的那些大臣们,知道了这件事,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出来羡慕的,崇祯心中还真就不知道。

可崇祯不知道不要紧。

骆养性必须知道。

王与胤也必须知道。

于是整个大明的大小官吏们就都知道了。

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以后,或子是自己的子孙以后,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荣耀啊。

几辈人都得不到的荣耀啊。

消息传播的很快,不到那大明的官吏们知道了,就是在工程队中干活出苦力的那些曾经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大臣们也都知道了。

一时间百味杂陈。

每个人心中的想法都不一样。

有后悔的,也有死不悔改的。

其中死不悔改的,就有韩爌此人。

陈新甲都快要忘了这个人了,可就在这件事发生之后,他就又想起了韩爌。

广宁的土地上。

这里的官道已经修建了很久了,若不是河道太多,洪水太过泛滥,早就如期完工了。

韩爌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给周围的小孩子讲述着一些故事。

在陈新甲走来的时候,早就听腻了故事的一群小孩子们,瞬间就像是展开的一对隐形的翅膀,刷的一下就跑开了。

“你许久都没有找老夫聊天了,今天怎么有空?”

韩爌是真的很厉害,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不但没有拖垮身体,反而精神抖擞的像是一个年轻人。

若是不年纪已经过了六十岁,可以享受到大明的一些福利。

怕是还能再干几年的苦力。

陈新建带着酒肉,铺在了地上。

“边吃边聊。”

韩爌欣然接受,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尝到过酒味了。。

吃肉在工程队中,偶尔还能够吃上一顿的,虽然不是多么的好吃,却也算是生活不错。

“皇上·····”

坐下之后,陈新甲就说起了如今整个大明都在流传着的,关于袁可立的那些荣耀事迹。

说的人羡慕不已,而听得人却是无动于衷。

“做作,都是给世人看得。”

韩爌在陈新甲说完之后,评价道。

人老成精,陈新甲已经从韩爌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东西出来。

“我不这么认为,当时见到的人并不多,只是消息传开了,才被围观。”

陈新甲可不认为崇祯会用这种手段作秀。

现在整个大明都在皇上的掌控之下,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而且袁可立的身上,也而没有皇上需要的东西。

“那是你认为,崇祯一来是弄出来的那些事情,可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现在不过是在从一个老人身上,找一点东西,弥补一二,沽名钓誉罢了。”

韩爌不为所动。

他自认为见多识广,这种作秀的方式,在他还在朝堂上的时候,可以想到几十上百个,而且都还不带重复的。

就是他在年轻的时候,为了名声,这样的事,也没有少做。

不就是让人吹捧吗?

好像谁不会似得。

“呵呵。”

陈新甲呵呵一笑,他发现,自己找上韩爌来说这件事,根本就是对牛弹琴。

自己是个什么德行,就猜测被人是个什么德行。

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陈新甲忽然发现,今天他带着酒肉前来,都是多余的。

两人之间就是话不投机。

陈新甲是想要看看,韩爌后不后悔,谁料得到的居然是不信。

“你就算是不信,就算是皇上在作秀,可那又如何?我这一生要是有皇上给我做一场秀,我就是死了也愿意,要知道,大明的盛世就要来临了。”

盛世的皇帝来做这样的事,可要比任何一个时代的皇帝,更能够被历史留名。

说着,陈新甲就觉得无趣了。

摇了摇头,只留下了一些吃食,转身就走,他生怕走的慢了,自己会被智-障传染。

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宣府镇。

哪里归来的叛臣们则是更多。

有人羡慕。

有人悔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有人嗤之以鼻。

可到底,这些事情,只能让他们听说而已,到底是和他们没有多少关系了。

四月份,离着崇祯回到京师之后,已经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了。

崇祯开始按照老习惯,开始了带着自己的侍卫,先去文渊阁,再去军部,最后去道院的这种简单生活。

天子不出宫。

在崇祯的身上,似乎一点都没有这样的约束。

之前还有人提过这方面的问题。

可在后来被审计部的人查了一番之后,虽然没有大的毛病,却也吓得够呛,就再也没有人提起了。

用崇祯的话说这些人就是怕朕,走来窜去的,看出了他们做事的毛病。

话说的很严重。

谁也不敢在自己的身上,贴上一张,自己办事不力的纸条。

今日,崇祯照常出宫。

一般的情况下,是不需要骑马,也不需要乘坐马车的。

走在去往军部的路上,百姓们已经很是熟悉了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带着一群护卫来街上闲逛。

偶尔还会有人远远的打声招呼,换来崇祯的一次挥手微笑。

当然,也有不懂事的小孩子,胡乱的跑到面前,然后崇祯就从卫江的背包内拿出一些外面很少见的糖果分发出去。

久而久之。

这些小孩子们的嘴,就被养刁了。

只要见到崇祯过来,就会一窝蜂的跑来要东西。

仿佛就像是在池塘内喂鱼一样,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

崇祯再次分发了糖果之后,小孩子们就一哄而散,嘻嘻哈哈的连连说着谢谢,然后兴高采烈的比对着,谁的糖果好看。

热闹的景象。

让崇祯回想起自己的儿子,心中就是郁闷。

两岁大小的孩子了,整日跟着周玉凤和张嫣她们,和他这个老子,是一点都不亲近。

只要不乐意,就敢哭给你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