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九零年代独生女117> 第146章 第 14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第 146 章(1 / 2)

一夜好梦,张招娣醒来时,发现屋里空荡荡的,她一开始也没当一回事,以为女儿去叫丈夫起床了。

她洗漱完毕后,又洗了个热水澡,昨晚入驻的时候,他们感受到这边的空气,所以她又加了一个外套。

房间门被人敲响,她跑过去开门,苏爱国和大学生站在门口,手里提着行李。

苏爱国招呼她去楼下吃饭,大学生扬了扬手上的票据,“我已经预约好了自驾车,吃完饭咱们就可以去第一个景点逛逛。”

张招娣拿着行李正准备往下走。

苏爱国见她一个人出来了,有些纳闷,“小沫呢?”

张招娣这才注意到女儿不见了,她当即吓得不轻,就像没头苍蝇四下乱看,“不在你屋吗?”

苏爱国被她问懵了,“昨晚不是跟你一起睡的吗?”

张招娣脸色煞白,昨晚确实是跟她一起睡的,可是她早上起来就没见到小沫了呀。她刚刚注意到洗漱台上的一次性用品已经拆开了,小沫应该是洗漱完才出去的。

想到女儿跟她门口那些流浪汉,她一颗砰砰跳,女儿该不会被那些流浪汉掳走了吧?

苏爱国没听过女儿说的那些事儿,但他也被吓得不轻,这可是异国他乡,女儿又不会说德语,要是丢了,可不得了。

他可不信任这边的警察。资本主义国家一切都是金钱开道,少不得要挨宰一大笔。

大学生见两人吓得不轻,身体都跟着晃了晃,忙安慰他们,“你们两位先别急,我们先下楼问问情况。门口就有大堂经理,只有一个门,她要是出去,大堂经理一定会看到。”

张招娣忙不迭点头,“对对对!去问问他!”她急切地看着大学生,“麻烦你待会儿跟他好好沟通,先别忙着责备对方,一定要好声好气说。”

大学生自然明白事情重要性,“好。”

三人步履匆匆下了楼,大学生刚想上前跟大堂经理沟通,没想到张招娣突然拔高嗓门喊了一声,“小沫!”

这一声吓了其他一大跳,虽然那些外国人听不懂华语,但是全都好奇看过来。

苏爱国和大学生也被她的声音吸引,顺着她的视线看去。

只见苏以沫正站在门口一侧跟一位服务员聊天,她似乎在交待什么事情,表情很是严肃,时不时还比划两下。

看到她平安无事,三人都松了一口气。

张招娣这时候才注意到别人的视线,她冲其他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些外国人这才收回视线。

张招娣满脸不解,小声问丈夫,“咱们小沫会说德语吗?”

苏爱国比她还懵,摇了摇头,“不会啊。”

从来没听女儿提过,应该不会。

三人靠近了,大学生听了几句,恍然大悟,“她说的是英语。”

德国这边英语是义务教学,大部分年轻人都能用英语沟通。

苏以沫正在跟服务员交待事情,无意间瞄到爸妈过来,她立刻冲他们笑了笑,“爸妈,你们这么快就起来了呀?我刚准备回去呢。”

待他们走近,苏以沫给了服务员两张钞票,对方鞠了一躬飞快走出酒店。

张招娣看着服务员的背影,好奇问女儿,“你让他做什么去了?”

苏以沫笑着解释,“我想看看这边的报纸,问问他有没有英语版本的报纸。他说有卖的。我让他帮我买一份过来。”

张招娣吃了一惊,“酒店还有这种服务?”

苏以沫愣了愣,随即哭笑不得,“妈,我付小费的,他当然乐意帮我跑一趟。”

张招娣恍然,却也没有责怪女儿乱花钱。在国外人生地不熟,宁愿花点小费,也不要乱跑。

张招娣之前还想到处逛逛,被女儿之前说的流浪汉吓得不轻,现在只想保重一家人安全为先。

她有些不赞同,“你出来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刚刚吓得不轻,还以为你被流浪汉偷走了。”

苏以沫愣了愣,“我在房间床头柜留了字条啊,你没看到?”

张招娣脸有点红,她昨晚没睡好,起床时脑袋都是懵的,根本没注意。

她轻咳一声,“那啥……咱们去吃早饭吧。也尝尝国外的美食。”

苏以沫一脸便秘,二十年后网络那么发达,她都没听过德国有什么出圈美食,倒是听过不少黑暗料理,想来这边的食物不符合华国人的口味。

不过她也没说什么,免得破坏爸妈的兴致。

几人到餐厅吃饭,苏以沫问待会儿去哪旅游?

大学生当即首推新天鹅堡,“这座古堡位于阿尔卑斯山,就像童话世界,是许多游客必看之地。建筑非常美丽,风景也是美不胜收。”

苏以沫就喜欢看些古建筑,这些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听着他的介绍,她恨不得马上飞过去一堵究竟。

美景还没看到,苏以沫先领略了德国早点。德国菜以酸、咸为主。就说炖肉,明明是浓郁的肉香和嫩滑的肉质,但是却带点酸。有的食物还有甜味儿。

欧洲人嗜甜,德国也不例外。甚至他们的调味料会使用芥末、白酒以及牛油等,不适合华国人的口味,尤其苏以沫最讨厌芥末的味道,根本吃不下去。

她最后只吃了点炸肉排,裹着一层面包的扁平肉片在热油中炸得酥脆,不酸不甜,盐味适中,很好吃。

苏爱国和张招娣不挑食,倒是什么都吃,而且吃得很满足。

大学生似乎来的次数很多,他似乎很喜欢这边的肉饺,所以自己去厨房调了汁,还给苏以沫也带了一份。

苏以沫尝了一个,这饺子是四方形的,味道还成。就是调的料汁不是华国口味,怪怪的。

张招娣跟女儿分享一件趣事,“其实许多欧美国家盐的摄入量都不高。德国这边盐的摄入量跟咱们国家很接近。所以好美味的咸菜在德卖得比其他国家要好些。”

苏以沫没想到德国居然也喜欢吃盐,她倒是从来没听媒体提过。

吃完饭,苏以沫收到服务员送过来的英文版德国报纸。

他们租了一辆出租车,大学生负责在前面开车。他经常往返两地,有这边的驾照。

坐车的时候,张招娣好奇问女儿,“有没有什么新闻?”

苏以沫翻译几则新闻,是关于地区政治的,张招娣压根听不懂。苏以沫又找了经济方面的知识,张招娣倒是挺好奇,“这边实行双休制,周末店铺关门,那百姓怎么买东西?”

苏以沫也被她问住了,于是三人问前面的大学生。

大学生解释,“周六不关门,但是会提前关门,一般都是周六买。周日和节假日都会关门。”

苏以沫又读了些商业方面的新闻,张招娣不太清楚新闻所说的公司是哪家公司,所以就当个乐子。

她一路读报纸给爸妈听,虽然不怎么了解德国文化,倒是听得津津有味。

一行人很快到了目的地。

新天鹅堡的设计风格与华国古典建筑完全不同。城堡中洋溢着中世纪的气息,装饰得富丽堂皇,里面收藏许多珍品,墙上挂满精美的绘画作品,还有浓郁的宗教气息,这点在华国建筑很少见。

观看完新天鹅堡,苏以沫又跟着爸妈去逛了几处著名景点。

第三天,苏以沫从报纸上看到有个新车发布会,想拉爸妈前去参观。

德国汽车世界闻名,既然爸爸是学这个的,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要去看看。

苏爱国得知是新车发布会,再看报纸上列的各项参数(阿拉伯数学写的),他半猜半蒙,也看出这个发动机比国内发动机强上不少。

苏爱国提起这事,心下有些凄然,“咱们厂的发动机核心部件都是德国产的。国家的意思是要研发国产发动机,但是性能一直提升不上去。”

华国汽车发展史太过短暂,跟德国有几十年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上人家。而且国家现在缺钱,厂里研发资金非常紧张。只成了一个研发小组,还是在本部。

他们只是一汽的子公司,自然机会进去。

张招娣见他感兴趣,“那就去看看吧。”

于是一家人不再去旅游,而是到新车发布会参观。

大学生充当翻译,苏爱国问各种问题,聊得倒也算和睦。

张招娣看着新车眼睛都不眨一下,苏以沫碰了碰她胳膊,“妈?心动了?也想买一辆?”

张招娣之前一直没想买车,主要她一心想把厂子做大,不愿意将钱浪费在轿车上,用车的话,也是叫出租车。

看到这新车,不说性能,就是光看它的外型也挺能唬人。

她突然领悟到一句话,人靠衣妆马靠鞍,她跟女儿咬耳朵,“我约见那些投资人,穿的太普通,没有好车接送,他们都不愿跟我谈。”

别看张招娣现在有钱了,但她对自己依旧很吝啬,别说穿金戴银,她一年也就只买两身衣服,还不是特别贵的那种,就是价格亲民的大街货。

苏以沫懂了,这也是许多销售穿西装的主要原因,“那是当然的。妈,你本来学识就不如那些精英。要是连硬实力都跟不上,也难怪他们看不上赛兴达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