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第 41 章(2 / 2)

陈静现在身上还酸着呢,“奶奶,我这副有气无力的样儿,真的容光焕发吗?”

陈奶奶笑了笑,“看着确实不错,有些大姑娘的样子了。”

“怪不得张司令家夫人和穆家关系那么好,前段时间,隔两三天就要端一锅汤回来,这么喝着,身体能不好吗?”

陈静想起林阿姨,“林阿姨手艺真的好,做什么都好吃,穆清可幸福了。”

陈妈妈白了女儿一眼,“你整□□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是觉得我对你不好。”

“妈别生气嘛,我不是这个意思。”

陈奶奶放下筷子,“你说的对,咱们家静静以后不能这样惯着,年纪也不小了,该学的都学起来。”

“听妈的,今天中午的碗筷叫她洗。”

陈静的小脸皱成一团,“我要去找穆清玩儿。”

“不耽误,你把碗洗了去玩儿,我和你爷爷奶奶绝对不拦你。”

“那……好吧。”

陈静在家做家务,沈园在小广场那儿等了她好久没见她人,专门去她家里找。

“你洗碗要认真,别只洗里面,外面也给洗一洗。”

“筷子呢?筷子放在水龙头下面冲一冲。”

“叫你洗碗你就只洗碗,锅不洗?灶台不擦?”

“瞧你这笨手笨脚的,抹布脏了,重新把抹布洗干净再重新擦擦灶台。”

“……”

沈园在外面听了一会儿,悄悄地溜走了。

陈静打扫完厨房,怕沈园等急了,连忙去小广场,没看到人。她又去沈园家,沈园妈妈说,“她早走了,你没看到她?”

陈静跑去穆家,看到她的小姐妹和穆清、张钦躺成一排,舒服地窝在树下躺椅里撸猫。

“哼,你个叛徒,居然不等我!”

沈园笑道,“你别冤枉我,我等了好久见你没来,去你家找你,听见你妈教你洗碗,我哪里还敢进去叫你?”

“唉,我会洗碗,我妈就是嫌弃我没洗干净,这里没弄好,那里没弄好,可挑剔了。”

“对了,霍容时呢?”

“他?他一点也没影响,精神得很,我去他家找他,他奶奶说他一早就进山了。”

“羡慕呀,身体这么好。”

张钦瞥了沈园一眼,“你以后也是想当兵的人,瞧瞧人家那个身体素质,再瞧瞧你自己。”

沈园不甘示弱,“你以后也是要进部队做后勤的人,都是男的,瞧瞧人家那个身体素质,再瞧瞧你的。”

张钦:“……”

陈静和穆清哈哈大笑。

这两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爱斗嘴的?

他们在穆家玩了一下午,傍晚回家,在军区大院门口碰到彭丰年他们那群人。

只见他们身上湿漉漉的,一看就知道游泳去了。

吴桂英喊了沈园一声,沈园回头,“怎么了?”

吴桂英上前打量,“这才几天没看到你们,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白回来了?”

沈园得意地笑道,“没办法,恢复的快。”

“老实说,你们是不是有什么法子?比如黄瓜片儿贴脸啥的?”

“我看你是吃饱撑着了,黄瓜好歹也是一盘菜,不填肚子拿去贴脸玩儿?”

“切,瞧你那土包子的样儿,我跟你说不着。”

沈园毫不客气地骂回去,“我看你才是脑子有病,把我们叫住就为了显摆你们买得起黄瓜贴脸?”

当爸的都是团长,吴桂英可不怕沈园,两个人争执起来,越吵越大声。

一群大大小小的男娃不参与,顿时做鸟兽散,只有田甜她们几个姑娘家在劝架。

陈静拉着沈园,“咱们走吧,没头没脑的,有什么好争的。”

吴桂英也被田甜拉走,吴桂英生气,“她们肯定有其他变白的法子,只是不肯告诉我们罢了。”

去乡下劳动那段时间,不止沈园她们晒黑了,本来皮肤就有些黑黄的吴桂英黑的更加厉害,她最想变白了。

她妈也觉得一个姑娘家黑成这样不好看,回来后一直煮三白汤给她喝,可惜没什么用处。田甜告诉她可以用黄瓜片儿敷脸,不知道是不是她错觉,总感觉好一点。

看她刚才逼问沈园变白的法子,就知道,可能好了点,但是好的不多,可以忽略不计。

田甜给她想了个法子,“你有多少零花钱,要不去百货大楼买一盒擦脸的?”

“啊,那多贵啊,我存点零花钱可不容易。”

那田甜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田甜皮肤底子好,加上下乡干活的那段时间,再热她都不摘帽了,不脱长袖,她黑的不多。

吴桂英羡慕地看着田甜的脸,“我要是天生白就好了。”

田甜安慰她,“你别着急,就算现在黑,等天气凉快下来了,咱们捂一个冬天,等明年夏天的时候肯定就白了。”

“你也别担心班上同学笑话你,大家都去参加劳动了,一样黑,谁也别说谁。”

“真的吗?”

“真的。”

吴桂英心里暂时好受点。

田甜对穆家一直很关注,她有一次听到沈园和陈静说话,她知道她们在喝养颜汤,她不知道养颜汤是什么,但是也能猜到她们这么快变白,肯定是因为喝了那个汤。

穆清不喜欢她,她就算再心动,也没脸去穆家,求她们分给她养颜汤喝。

发现养颜汤的功效不止是田甜,汪露也发现了,她不仅发现了,还能跟着儿子喝。

靠着养生汤慢慢把身体养回来,现在又能时不时喝到养颜汤,汪露甚至觉得现在自己的皮肤状态比自己年轻时候还好。

女人嘛,只要自己状态好了,每天早上起来照镜子,看到自己那张好看的脸,后面一整天心情都是好的。

汪露心情好,张家全家人心情都是阳关的。

张玉才傍晚回来,笑着说,“今天晚上吃鱼?”

“对,张嫂今晚上做了红烧鱼、水煮鱼还有清蒸鱼,咱们今晚上吃全鱼宴。”

“那我可要好好尝尝,你们辛苦背回来的鱼有多好吃。”

张钦躺在沙发上看闲书,抽空对爸爸说,“好不好吃也要全给吃了,昨天那些鱼背回来只剩下一口气了,今天早上起来死了两条。”

张嫂很快把饭菜端上来,一家人坐下吃饭。

张玉才先尝了一口清蒸鱼,最简单的做法,反而凸显出这条鱼的鲜甜,特别好吃。

张嫂笑着说,“这条鱼是最后死的,最新鲜。”

汪露和张钦母子俩哈哈大笑。

穆家。

他们家没吃鱼,晚上吃青菜面。

“妈,我爸好久没回来了。”

林玉一边挑面,一边说,“也没多久,你过生日的时候他不是才回来过嘛。”

“他只回来吃了顿中午饭就走了,也没在家睡觉。”

“应该是在忙吧。”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穆继东带着连队的人还在丛林里厮杀。

“妈勒个巴子,那群傻逼放毒蛇了?”

“没事,已经吃了解毒药了,幸好我们不怕麻烦,出任务的时候这些药都随身带着。”

被咬的那个士兵只觉得有些喘不上气,耳朵嗡嗡地响。

穆继东叫副连长清点人头,“分两队,副连长带着受伤的兄弟先撤,其他还行的跟着我断后。”

“连长,咱们就这么算了。”

“别急,先把受伤的兄弟送下去,咱们再想办法。天已经黑了,不知道前头有多少毒蛇,还是先确保安全为重。”

朱杰气的踹身边的树,“真逼急了,老子放火烧山。”

“你可千万别,这是什么烂主意。”穆继东连忙阻止。

“我哪儿敢,我就是随口说说。”

朱杰带着伤员先撤了,穆继东带着人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在原地守住。

负责侦查的人跑回来,“连长,他们往咱们这边来了。”

“来的刚好。”穆继东嘱咐他们,“一个班一个队伍,迅速形成合围,每个方向找个人上树打伏击,吸引他们的火力,下面埋伏的人反杀一波。”

穆继东最后说了句,“先别着急开火,等老子先会会他们。”

大家都嘿嘿地笑,知道连长的意思。开枪就有声儿,还是先让连长用弓箭偷袭一波。

边境线那边的人来了,走在前面的人用手电筒检查是否有人埋伏,光线到处乱射,穆继东站在高处,躲在大树后面。

后面跟上的人,举着火把,简直是明晃晃的靶子。

下黑手穆继东经验丰富,先挑选走在后面的,散在四周的人动手,等敌人发现了,穆继东已经解决好几个了。

下面的人慌乱起来,朝穆继东的方向射击,树上的其他人一起动手。

树下的人着急灭火,一时灭不掉,一边躲藏一边把火把扔开,他们第一反应攻击来自树上,对着树上嘭嘭嘭一顿乱射。

在他们关注树上的时候,地面上埋伏的人冲了一波,朝树上射击的人瞬间乱了套。

十几分钟后,地面上的人很快把打残的敌人控制起来。

“报告连长,咱们赢了!全歼!”

穆继东从树上滑下来,“睁眼说瞎话不是,这不是还活着几个嘛。”

“打中了要害,活不成了。”

打扫战场后,穆继东发现几个木箱子,刚撬开一条缝,一条蛇伸出头来,他猛地关上箱子,蛇头被咔嚓下来。

穆继东只觉后背发凉,幸好他们先一步下手,要是这些毒蛇真被放出来,就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

“咱们的解毒药效果怎么样?”

“还行吧,一般两般的蛇毒肯定能解,但是如果碰上剧毒的蛇,那就没办法了。”

穆继东皱眉,“以后咱们碰上这些下作手段的机会肯定不少,还是要搞点效果好的解毒药。”

“连长,咱们回去再说吧,在这里我总觉得不安全,生怕哪里有蛇窜出来。”

“先别急,那些乱扔的火把捡回来了吗?”

“捡回来了,火也灭了。”

“那再捡些柴火回来,把这几箱子蛇烧了。”

一个小时后,几箱子蛇全部烧了,火堆也熄了,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的敌人也彻底拜拜了。

穆继东带着人去追朱杰,他们要赶紧回去报告这次巡逻发现的新动态,让其他巡逻的战友做好准备。

丛林里的腥风血雨外面的人很少知道,穆清他们这群祖国的小花朵,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很快到八月底,离开学不早了。

林玉这些天给闺女用淡绿色碎花布做了个小书包,因为她不喜欢张钦他们用的军绿色的小包。

还给她做了一条长袖的长裙,这是给秋天准备的。

“长袖的衣裳不用做,咱们走的时候,你大娘送给你那件长袖衣裳你秋天还能穿。”

林玉把那件长袖的衣裳拿出来,穆清随便套了一下,“妈,我今年没长高多少呀,这都还能穿。”

林玉笑道,“你真当自己跟小白杨似的,喝口水就能长高?”

“你才七岁,有这么高够了,以后还要长好多年,姑娘家长得太高也不好。”

穆清脱下衣裳,“我至少要比妈妈高吧。”

“放心,你肯定比我高,你爸那么高,你是他闺女能矮了?”

“不能只给我做衣裳,妈,你给你自己和我爸做两身吧。”

“没买到合适的布料,等过两天我去百货大楼看看。”

不用过两天了,今天就能去。

汪露跑来找她,“带上你家的布票,和棉花票,咱们快去百货大楼。”

“怎么了?”

“今年第一批棉花送过来了,咱们快去抢。”汪露连忙说,“再有一两个小时,工厂和机关单位的人都下班了,咱们抓紧时间去。”

穆清跑去屋里拿票和钱,林玉转身去拿钥匙锁门。

路过张大娘家的时候,林玉顺口叫了张大娘一起去。

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不止是她们,等他们跑到百货大楼的时候已经到了不少人。抢棉花和棉布这样紧张的物资,这个时候也没有守规矩排队。

汪露现在身体好了,参与抢东西这样的活动气势更加足,拉着还在犹豫的林玉就往里面挤。

“我要二十斤棉花,这是钱这是票!”

汪露这一嗓子把人都震住了,家里多少人上班,才能凑够二十斤棉花票。

林玉也拿出钱和票,“我也要二十斤。”

张大娘也说,“我要三斤!”

愣住的人反应过来,更疯狂地往里面挤,“我要两斤!”

“我要一斤!”

“我家三斤!”

“售货员,给我来五斤!”

售货员站在椅子上大声吼,“棉花今天刚到,不缺货,大家别挤,排好队。”

声嘶力竭的售货员注定要失望了。

汪露和林玉两人抢到二十斤棉花,赶紧从人群里退出去。

汪露擦了一下汗,“妈耶,挤死我了,挤的我全身冒汗。”

林玉笑着说,“多亏了你动作快,要不然我这会儿还没买到棉花呢。”

“哈哈,小意思。”汪露指着另外一个柜台,“他们都在抢棉花,咱们先去买些布吧。”

“那走吧,我也想买些布。”

刚到的布料种类多,林玉选了一匹蓝色的,一匹土黄色的棉布。

张大娘问,“你怎么不选的确良,这个质量好。”

林玉摇摇头,“还是棉布好,穿在身上舒服透气。”

售货员也说,“的确良便宜又耐用,工厂上班的人特别喜欢买这种布,拿来做干部装特别体面。”

不管售货员怎么说的确良的好,林玉还是只买棉布。

汪露和她一样,也只买了棉布。

快中午了,下班的人陆续过来,林玉她们准备回去。

二十斤棉花不重,就是体积有点大,穆清抱着布走在前头,回头一看,她娘亲和汪露阿姨扛着棉花,就像山上的野生菌似的,细长的杆儿上顶着一个大大的伞盖儿。

伞盖还没撑开,还是圆乎乎的。

穆继东今天休息,上午汇报完工作,从部队出来已经快中午了。

他刚走到家门口,就看到闺女在前面。

“爸,快给我妈帮把手。”

穆继东笑着跑过去,“这是买什么好东西了?”

“买的棉花。”

穆继东接过装棉花的袋子,小跑几步送回家,又跑回来,对汪露说,“我帮你送回去吧。”

“没事儿,我能扛回去。”

“别客气,顺手的事情。”

林玉先回家,穆清把布给娘亲,她陪着爸爸给汪露阿姨送棉花回去。

张钦今天去找他同桌玩儿去了,这时候才回来。

“你个臭小子,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偏不在,今年冬天你就盖旧被子吧。”

“别呀!”张钦一看就明白了,“买了棉花?”

穆清点点头,“你是没看到那个场面,都抢疯了。”

东西送到,父女俩回家,穆清主动牵着爹的手,走路一晃一晃的。

穆继东笑着看了眼闺女,“都要读书了,还跟个小丫头似的撒娇。”

“我乐意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