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章 第 134 章(1 / 2)

沈卫民摆席, 席面从东头一直摆到西头。

他没有提前通知村里人,因此除了沈秀一家,其他家的亲戚几乎都没有赶来。当然也有例外, 沈卫民看着站在他跟前的沈芝,面无表情。

沈芝显然也很不自在,大概心里已经有所考量,一直没有说话。

沈卫民其实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这样的场合, 多一个人不多,少一个人不少, 随他们去又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帮忙张罗全程事情的是吴林, 这是沈卫民没想到的, 好像自从他让出座位之后,对方就一直没有离开。在点明事情真相之后,双方还能如此平和的来往。

不得不说,两个人都不简单。

如果让池山生产队社员评价工厂组织的这次摆席,那就是出手大方,吃的尽兴。从东头到西头, 沈卫民给各席都敬了酒。酒是赵姑娘牌自酿米酒,度数不高很是香醇。不过鉴于沈卫民的身体, 他喝的早就被替换成了温水就是了。

今天天公作美, 太阳高升并且无风,虽然说当街吃席仍然冷。不过开席之时, 正巧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等散席,大家也没有感觉到有多不适。其实,就算条件再恶劣些, 能吃到肉和平常难见的菜色,大家依然会捧场。

沈卫民和大家伙儿的交流并不多,关于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未提一语。这次摆席已经完全昭显了食品加工厂的实力。关于之前大家私底下讨论的所谓工厂接到大订单,和省城各大工厂有合作的传言,他用最直观的方法证实。

席到正酣处,他们公布了一份红榜。红榜上写的是这段时间参与工厂生产发展的社员,前面是姓名,后面则是总工分。

“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这段时间各位社员对工厂的贡献额,早在最开始,我们厂长就已经承诺大家,工厂工分可以兑换粮食、粮票和钱。现在我说一下规则,兑换率和生产队是一致的,名单上的所有人从明日开始可以到工厂办公室找我、卫民或者是赵和,想兑换什么提前商量好,到时候合工作人员说一声就行了。”沈东林宣布。

这话一说,全村人都震惊了。

兑换率和生产队的一致,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也确实应该这样。毕竟不管是下田上工,还是在工厂工作,都是给公家干活。但是有一点,工厂给的工分比生产队这边足。拼死拼活在地里干活,一个成人壮年劳动力一天才能挣十个工分,但是给工厂送一筐果子,差不多就能拿到这个工分。

这是工厂首次公布工分兑换原则。在这之前,不是没有人嘀咕,也有不少人阴谋论,觉得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没有前途,沈卫民是在给他们画大饼,明明没有实力却做出这些承诺。才是第一年就开始拖欠工资,这样的工厂怎么可能长久。

他们早就知道工厂要摆席宴请全村,他们心里有些义愤填膺,就连工钱都不给结,竟然有闲钱请大家吃饭,这是啥道理?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经商量好了,等散了席就去找沈卫民说这事。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等来等去会能等来这么一个柳暗花明的结果。这样算下来,虽然工厂开工较晚,他们中不少人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然工分再不济也抵得上家里妇女了。

“厂长厉害!等来年我继续为咱们工厂做奉献。”有人趁机向沈卫民表忠心。

沈卫民笑着点头,“那来年就继续麻烦各位了。”

“三柱子,正式工的工资可以打听不?也是工分制?”

“正式工和长期临时工都有工资,具体的不便多说。”

“哇,竟然有固定工资!”大家伙儿惊讶道,声音中都是羡慕。

“厂长,咱们工厂今年招工不?”有人大声问道,这是目前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所以此话一出,很多人的眼神都聚集到了沈卫民身上。

“工厂招聘,不管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只有符合条件,就能进工厂工作。但话又说回来,只有符合条件才有机会进工厂,否则只能免谈。

不过,有一点大家可以放心,工厂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招工,所有人机会平等。”沈卫民不会把话说死,他需要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让大家知道工厂会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果然,听到这话,大家都挺热情。只要沈卫民不特殊对待沈家人就什么都好说,所有人都有机会,这个机会为什么不会落到自己身上呢?

一时间大家都有了期待。

“不过话又说回来,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是咱们池山生产队的副业,不管发展多好,这是不会变更的事实。咱们生产队还是要以粮食生产和侍候农务为主,年轻人想拼想闯,踏实能干,尽可过来,伺候农田的一把好手就不要来凑热闹了。否则公社的祁主任恐怕得亲自找我谈话了。”

沈卫民说完之后,周围大家伙儿都乐呵笑出声来。

今天工厂打了漂亮的一仗。

“这次席摆的值!非常成功。”沈东林评价道,因为激动,他声音有些颤抖。

刚回到沈家沟当时,沈东林就想着自己参与创办的工厂肯定能一步步走向辉煌,但却实在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工厂就能发展到这个程度。现在,看到大家提起工厂就面带笑容,听到大家提到工厂那股骄傲,他心口的那份激动久久不能平息。

沈卫民很明白沈东林现在的情感,他亦满意今天摆席带来的结果。只要社员们对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之后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半功倍。

还是那句话,只有享受到或者拿到真切的利益和好处,大家才会认真地对待一件事。一旦认真,形成思维定式,很快就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再之后就算有人想动摇这份信任就很难了。尽管是以这种方式维系起来的信任,但是在幕强心理作用下,也是可以持久的。

两人交流一番从沈家出来,外面几乎已经完事。

如果是一般的摆席,善后工作会很难。今天沈家沟被征用的厨屋有十几户,做饭的、帮忙的加起来有几十个人,大家都不是不识好歹的,散席的时候,谁家桌椅自家搬回去,谁家的碗盘自家也领了回去,到最后需要沈家收拾的不算很多。

沈卫民回到家里,昨天他逛遍供销社和早市买来的所有的米、面、肉和各种蔬菜都已经消耗殆尽,只余下空空的几个麻袋。

“姐,你和外甥们今天在家过夜?我姐夫能顾好自己不?”沈卫民才有空和沈秀说上话。

“嗯,我帮娘收拾收拾,明天再回去。你姐夫现在拄着拐杖能自己行动,我包了饺子,准备面条和蔬菜,还有老大在家里照看着,我也放心。”

今年过年大雪封山,她没空回娘家来,也就是后面这几天天气好,气温升高,大雪比往年融化的更快,今天她才能过来。严庆林虽然还不能行动自如,但现在能够顾着自己了。临来时,家里老大还主动留下,说要在家照顾他爹。儿子孝顺,沈秀当然没有不答应的,她也因此放心了很多。

“好。”沈卫民露出笑,昨天他去公社,看到姐夫的恢复状况也大吃一惊。复健的效果非常好,超出大家的想象。

姐弟俩正说着话,就听见门口传来不合时宜的插话声,“一个个都跟饿死鬼似的,摆这么多桌愣是什么都没剩下,要我说家里也是瞎折腾,有这个钱怎么不补给补给亲生兄弟姐妹,同村人难道比一个爹生的还近?”

说话的当然就是沈芝,只听她气愤的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摆席用的是她的钱呢。而这话,她显然只是跟自家男人抱怨,察觉到院子里还站着人,她立刻不说话了。

“站在院子里,为什么不出声?怎么?想听我是不是背后编排你们?”典型的贼喊捉贼。

沈卫民笑,露出八颗小白牙,“你多想了,对我和我姐有意见的多了去了,我们并不是对每一个都好奇的。”这话意有所指,直接把沈芝放在了无关紧要的人那边。

沈芝脸上闪过薄怒,却被旁边的男人拦住了,他低声说了句什么,让沈芝的愤怒全然消失个不见,甚至露出了讨好的微笑,正要冲沈卫民说点啥。

沈卫民却没有兴趣听她说,“至于你刚刚说的同村人是不是比一个爹生的更重要?如果是对于你说的话,答案是确定的,确实是。”

对于沈卫民来说,沈家沟人确实重要,不管是他们对他的态度,还是对食品加工厂的态度,都是沈卫民非常看重的指标。两者相比,后者又更重要些,这关乎到工厂未来的发展。

至于沈芝,他们没有姐弟感情,双方也没有往这方面继续发展的意愿。单是对方给李招娣同志带来了这么多糟心事,沈卫民就不可能和她和平相处。同一个爹不假,但是血缘这个东西说不准的,沈大柱和沈二柱是他血缘上的兄长,不还是想害他性命。

“你——”沈芝气急。

沈卫民似笑非笑看着她,明明是很温和的站在那里,是很温和的看着她,但却硬生生的逼沈芝咽下了后面所有的话。

沈芝一家走的算利落,并没有留下啥麻烦。

今天摆席,整个沈家都跟着受累,现在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晚饭是赵琪和沈秀两个张罗的。第一碗盛出来,沈爹让沈卫民端着给沈爷沈奶送去。

沈爷沈奶年纪大了,不喜欢吵闹场合,再加上老人家肠胃弱,不适合胡吃海塞。中午他们在村里遛了一圈,就回了自己家。

到现在,沈卫民才有空过来看看。“明天,我姐带孩子过来看你们俩。”沈秀今天回娘家,按理说各家长辈都该走一走,不过自从到家就一直在忙,啥都没捞着干,不过别家可以不去爷奶家必须得来。

“行,叫她来,你奶给她留了东西呢。”沈爷笑呵呵的,算起来,沈卫民上边四个哥姐或多或少都在沈爷沈奶身边待过几年,那时候沈新乾不在家,前边媳妇儿又是个不省心的,所以四个孙子孙女他们多有费心。

不过,虽然看不上前边儿媳妇的为人,他们却从来没有干涉过她教育子女。四个孩子中也就沈秀和沈爷沈奶最亲近。在沈家所有出嫁的姑娘中,她也是唯一一个还得沈奶惦记的孙女。

沈卫民赶着回家,沈爷却让他把之前放在家里的花瓶搬走,沈卫民又回屋去了。

“还有这个也一并带走。”沈奶指着花瓶旁边的绒布袋,淡声说道。

沈卫民狐疑,笑着问:“里面装的什么?爷奶,难道你们是看你孙子我吃了亏,留了袋金子给我?”

沈卫民本来只是说笑,却发现在他说出这句话之后,房间里的空气凝滞了,不是吧?伸手拿起绒布袋,沈卫民直接看里面的内容物。瞬间就亮瞎了眼睛,金叶子、金花生、金算盘,一个个造型独特,小巧别致。

还挺可爱!

能不可爱吗?这可是明晃晃的钱啊!

沈卫民脸上的惊讶如此明显,老两口都看在眼里,内心深处却是欣慰的。虽然在打开绒布袋的那一瞬间,沈卫民表情复杂,却没有贪婪。这是他们的最低要求,如果一个人被金银腐蚀了心境,那他就真的完蛋了。

老两口知道这个孙子是办大事的,办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能把眼前的利益看的太重,否则根本无暇顾及远方。现在看来,他们孙子确实有远大志向。不是谁面对这么多金银,都能是沈卫民这个表现的,起码所有孙子里只有三柱子能做到。

“之前我和你爷就已经决定了,谁要选择这个花瓶,这个绒布袋就是谁的。既然是你和你媳妇儿选中的,绒布袋就归你们。”沈奶语气平平,只是简单解释一句。

“这样啊,那我和琪琪的运气还真好。”沈卫民顺杆感叹。绒布袋就放在花瓶旁边,沈卫民之所以没把它往放金银那方面想,是因为这个绒布袋并不是平常所见到的小巧玲珑袋,体积较大。

刚刚它立在那里,沈卫民能明显看出它里面放了东西,却看不出是什么。现在知道里面放的竟然是金子,内心非常震惊。能不震惊吗?这起码得有十几斤的重量。

金子,在沈卫民印象里是需要克购买的。

“这就都给我了?”沈卫民声音有些颤。

“咋,你不想要?”沈爷挑眉。

“要,那咋能不要?你孙子我这不是还没有回过神儿来吗?一下子就成了有钱人,您不得让我反应反应啊。”沈卫民立刻回话,东西既然要交到他手中了,哪能被收回去?

沈卫民当机立断把绒布袋扛了起来,感受到肩膀上的重量,沈卫民由衷的高兴,重点儿好啊!“花瓶还需要在爷奶你们这存放两天,回头我来取啊。”说着话,人已经走出了院子。

“还以为他有多淡定,没想到却是个小财迷。”沈爷笑骂道。

“已经表现的非常不错了,就算再长十岁,面对如此大的诱惑,谁能比三柱子表现的更好,整个沈家沟恐怕都难再找到第二个。”巨额财富就摆在跟前,就算用尽全力抑制欲望,眼神总是不会变的。

从始至终,三柱子眼神深处的自制和冷静都非常明显,就是后面和他们老两口开玩笑,也只是在缓冲自己的惊讶而非情绪。

她孙子好着呢。

“我信你,这么多年,你看人从来不会差。”沈爷笑呵呵地对沈奶说道,希望那小子不要辜负他们两位老人家对他的期望,刚刚老妻说什么谁选中那个花瓶,这些金子就是给谁的,纯属胡诌。从一开始绒布袋就是替三柱子准备的,这孩子志向远大,有些东西只有在他手里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