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4节(1 / 1)

李小梅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她回想起来,自己重生以后,曾经下过无数次决心,要让父母家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份自责,她还无法言出于口。因为相比来说,李小红和邢立强的自责情绪比她还要强烈。尽管李小红没有说什么,但是小梅看见过,李小红好几次在病房里偷偷的用拳头捶自己的脑袋。自己手里有几个钱,想给父母最好的,已经是极为孝敬的了。可偏偏就是这份孝心,这份极致的孝心,送李父李母,走进一个痛苦的深渊。尤其是李父,他苏醒之后,就总是呆呆的,表现的像个孩子似的,有一点风吹草动,浑身都能打哆嗦。要么抓住李国庆不肯放开,要么抓着邢立强眼泪汪汪。上了年纪的人,心理也会脆弱的。尤其是作为一个生活平静的正常人来说,猛不丁的出了车祸,而且猛一听说,在自己的车轮下,还撞死了人。这滋味儿,旁人没办法深刻领会。李母这边,第二天的表现倒是挺出乎大家预料的。她在做了检查之后,医生判断只有很轻微的脑震荡,很顺利的被转到了普通病房和李父终于团聚了。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刻,夫妻二人的互相陪伴,便格外的重要。他两个在同一个病房里,照顾的人手也可以少一些了。李小梅接着出去筹钱,邢立强开始跑肇事科和派出所。因为昨夜的事件李小梅坚持走了法律程序,那家人原本恐吓说,今天要纠集更多的人前来报复的场景并没有出现,邢立强要紧跟这件事。李小红和李国庆守在病房里,陪夫妻两个输液、聊天儿。李母在这个时候脑子还够用。在看到丈夫如此的萎靡不振,她骨子里的强悍劲儿便不得不抬头了,而且脑子也清晰了起来。即便医生说,她有了轻微脑震荡,暂时还不让她做剧烈的运动,但是脑细胞活跃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国庆,你回咱家,妈的炕头底下有个小本子,小本子上都记着呢,妈这几年往外面借出了多少钱。你去各家催一催,就说咱家有事儿了,叫他们还上。"欠债还钱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李母曾经因为自家骤然暴富,被别人一吹捧一忽悠,便潇潇洒洒往外借出不少钱去。有些账相隔的时间确实不短了,也该要回来了。354欠账能要回吗李父继续是那种傻呆呆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李小红也催着哥哥:"医院这边我看着就行,咱爸咱妈的腿脚没问题,下个床很方便,你赶紧回家按咱妈说的做,说不定这些钱要上来的话,就用不着卖掉门面了。"李国庆脸上全是苦笑。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但是对于上门要账这回事儿,技术真的很不娴熟。不娴熟怎么办?那也得锻炼呀。刀都架到脖子上了,医院的账单看着就眼晕,需要金钱的投入,而且后期的赔偿还没商定。这些都容不得他有半点犹豫,该撕开脸的撕开脸,该张开口的就张开口吧。家里的长子,家里唯一的男丁,这个时候必须要承担起责任了。李国庆也开始了奔波,一直到天黑的时候,才一脸疲乏的回到了医院。看到母亲那张殷切的脸,李国庆不知道自己能说些什么。事实上,他看到李母枕头底下压着的那个记账的小本子的时候,差点儿吓了一大跳。这几年来李家在别人的眼中日子过得风风火火的,所以在一家人迷迷糊糊的情况下,李母零零碎碎、前前后后竟然总共往外借出了足有一万多元。一万多元啊!现在这个时候,手里都有买卖,甚至还有公司的姊妹几人,哪一个能随随便便拿出一万元钱来?李母是怎么做到的?如果说这一万元钱能够及时的收回来的话,那么也算是一件庆幸的事情,就当是原来攒钱了,现在家里有事儿了,能够派上用场。可是偏偏今天的李国庆,已经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自尊心都觉得受到了侮辱和伤害,收回来的钱还不足500。能好声好气的许诺说,“现在手头紧,会马上想办法多凑一些,争取早还上”的欠债人真算是好的。李国庆见到的最多的,竟然是板着脸不高兴、不痛快、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样的极品债主。嘲讽挖苦的有,也有说出的话,跟一把一把的毒刀子似的,直戳人的心窝子的。尤其是,李母最关爱的,借钱借的最多的,李国庆的大舅舅。李小梅读高二那一年,大舅舅家里要盖房子给小儿子娶媳妇,李母一次性借给了大舅舅1000元。同一年的下半年,没注明什么原因,又借了2000。李小梅高三的时候,大舅舅家里大儿子要偷生第三胎,终于生下一个孙子,因为严重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个孙子想上户口,要交罚款2000元,也是李母借出去的。现在,李家有难了。李国庆下午的时候,骑着摩托车去了乡下找大舅要求还钱。结果连口水都没有喝到肚子里,就狼狈不堪的回来了。大舅说的话振振有词:"你们家不是富的都流油了吗?你们一个一个的穿戴的这么好,骑摩托车、开汽车、买门面,哪里拿不出这一万元钱来,凭什么到我们家来要钱?""因为你们家借的我们家的钱……""我们家要是不穷,能去你们家借吗?我们家要是能还的上,那还用得着借吗?你都这么大的小伙子了,家里都有孩子,都当爹的人了,怎么能腆着脸到我们家来要钱?你想逼死我们一家人吗?"这就是李国庆的待遇,辛苦奔波一天,肚子里不但没有好好吃顿饭,还装了委屈、受了窝囊气。他人老实,很不愿意说实话让母亲跟着生气。可是医院里天天得交费,还要给死者赔偿,哪里能瞒得住呢?"也有几家许诺了说,这两天就给想法子凑一凑……"李母开始低声啜泣,然后这啜泣声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嚎啕大哭。"我当初是好心好意借给他们钱的,现在怎么这样啊?我不求他们帮咱家,只要把欠咱的还给咱……"李国庆嘴巴张了又张,终于还剩下几句话,没有忍心问出来。他本来是想要再问一下母亲,当初借钱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让人家签一个欠条?难道真的一个都没签吗?肯许诺说以后还凑钱想办法的,真的,其实都算是好人了,还有几家是根本不认账的。上了年纪的人来给借的,不在家,孩子直接推脱说不知道,上了年纪的人回了家也不承认了,没有欠条,空口白牙,人家不承认你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凭你自己在本子上做个记号吗?面对如此糊涂的母亲,做儿子的能说什么呢?以李国庆为首的姊妹三个,无论是在自己结婚上面,还是念书或者家里的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哪一个都是不想让父母掏钱的,还要想办法塞给父母钱,才给李母培养出了这样一个,随口就能往外借钱,连个欠条也不需要人家打的习惯。在李母的哭声里,一直非常沉默的李父说话了:"国庆,小红,你们也别急。这事儿是爸爸惹下的。咱赔偿不起人家一条命,该坐牢就坐牢吧。"虽然这次那三个女家属是去重症病房那边闹的,而且因为李小梅直接报了警,所以李父病房这边倒没受到什么冲击。但是李父听到了这件事儿,就马上意识到了,对方索要的赔偿款肯定不低。现在好不容易家里过上了好日子,三个孩子也都能和和美美的、舒舒坦坦的生活和学习,李父哪里舍得让他们过度为自己奔波,让自己成为累赘呢?所以他想好了,对方要的钱数太多,他赔偿不起的话,那就认罪、坐牢好了。这其实也是一种处理办法。家庭特别贫困的人,遇见这种事情如此选择,倒也能牺牲一个幸福全家人。可是家里这三个孩子,个个是孝顺的,怎么可能眼看着父亲去坐牢呢?"爸,事情没到那个程度。咱家这几年置办了好几套房子呢,我跟小梅说了,全卖了也不可惜,咱以后再慢慢挣呗。"……小梅这边倒是有人来买房了,没有预料到第一个买主,竟然是熟人,邱师傅。"您不是有自己的裁缝铺子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