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9 章(1 / 2)

“唉, 有时候想想, 也不知道他这种远超常人的天赋, 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郑执事带着些微感叹的说道。

若非凌云在修行路上太过顺畅,他也不会有这份近乎自负的傲气。

这份天赋成就了他, 也毁了他。

郑执事收起了手中的玉简,在凌云说完那句承诺一般的话之后,影像再次结束了。

“天外有天”郝沉在心里琢磨着这句话, 再结合凌云最后那个抬头看天的神情, 不难猜出,他到底想做什么。

一介凡人,妄想通天。

寻常人类,对天只有敬畏,凌云却想的是登天。不,他不止想登天, 他还要更疯狂一点,他想的是凌驾其上,成为真正的凌霄之人。

真是郝沉的心情一时有些难以形容, 他不知道该笑这个人的自不量力好, 还是感叹这个人惊世骇俗的想法好。

但总之, 郝沉对凌云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惜他百年前一直在睡觉,不然若是有机会, 他倒是想亲自见见这个口出狂言的人类。

可惜大抵是没有机会了, 虽然郑执事还没有说完, 但从那副讳莫如深的态度来看,凌云的下场八成不太好。

“下面呢?”方阳听故事听上了瘾,拽着郑执事的袖子,着急的催促了一句。他有一肚子疑问,他也问了出来:“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真正的凌霄?”

郑执事摆了摆手,示意方阳别急,他解释道:“真正的凌霄,自然是”

他突然伸出食指,向上指了指。

方阳抬头看了一眼,看到了兵甲阁木质的天花板,不由疑问道:“你指天花板做什么?”

郑执事恨铁不成钢的用手扶住了额头。

郝沉忍不住笑了一声,就连在郑执事开始讲述后,一直显得有些冷淡的封烨,嘴角也微不可查的抽了抽。

方阳环视了一下四周,意识到自己大概理解错了,他努力的思索了一阵,终于后知后觉的明白了:“你说的是天”

“嘘!”不等方阳说完,郑执事就再次强迫他住了嘴。

虽然不明白原因,但方阳还是老老实实的闭嘴了。

郑执事这才继续道:“你猜的不错,就是”

他深吸了口气,说出了那个字眼:“通天。”

方阳:“”刚刚还让自己住嘴,结果下一句就亲口说出来了。

郑执事真是太善变了!方阳在内心吐槽。

郑执事没有读心术,自然也不知道方阳在内心如何吐槽自己。他自顾自的说了下去:“一开始,他说出这个想法时,没有人在意。”

“天有多高?你们知道吗?”郑执事问道。

方阳诚实的摇了摇头,他连御剑飞行都不会,又怎么会知道天到底有多高。

“几千丈?几万丈?”郑执事自问自答:“不,都不是,天有多高,那是一段凡人永远无法企及的距离。”

“凡人不可能成神,天界也从不对人间开放,通天两个字,像笑话一样可笑。所以即便他是当世第一大宗门的掌门,还是没有人在意他那句狂言。”

“但旁人不在意,他却也并不去解释。他只是埋头去做,终于,他在一处秘境里,跟两头守护宝物的元婴期妖兽大战了三天三夜后,寻回了一颗种子。”

“建木的种子。”郑执事轻轻念出了这个名字。

建木?

郝沉闻言一愣,他活了这么些年,当然不是白活的,他听说过建木的名字。

凡人想要通天是种妄想,但如果借助建木的话却未必还是妄想了。

这是一株能够连通天地的神木。

“建木是什么木?”方阳不懂就问。

郑执事解释了一番,跟郝沉想的一般无二。

“原来是这么厉害的木头啊。”方阳感叹了一句,他又紧接着一句:“那是不是只要把建木的种子种下,然后等它长大,就可以连通天地了?”

郑执事笑着摇了摇头:“哪有那么容易。”

“他将建木的种子种到了门派灵力最强盛的土壤下,然而过了一个月,那种子跟死了一样,静悄悄的,连芽都没冒出来。”

“他不信邪的又守了一个月,用几千颗灵石摆了个聚灵阵,为建木提供灵气,并且日夜守候,结果依然,他将土挖开一看,种子仍然是种子,跟他当初埋下去的时候一模一样。”

“第一次种植建木,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翻阅各种典籍,又去请教那些善于培育灵植的修士,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建木,终归只是一棵树。树需要的是什么?阳光、雨露以及提供养分的土壤,摆什么聚灵阵完全是搞错了方向。”

“但建木又跟普通草木有些不同,这是能连通天地的通天之木,普通的阳光雨露和土壤远远无法满足建木生长的需求。”

“他意识到这一点后,又去寻得了两样东西。”郑执事竖起了一根手指:“一为水,他在北境终年不化的雪山之巅上,寻得了每隔百年才能凝结出一滴的玄冥之水。”

“玄冥之水,是一种北境雪山上万年不散的寒气所凝结成的至阴至寒之水,普通人要是误碰了这种水,哪怕是仅仅一滴,都会瞬间寒气入骨,当场被冻成冰雕。”

“但建木却不同,木属阴,玄冥之水对于建木而言是大补之物,虽然只有一滴,但却也足够了。滋养建木的雨露解决了,那么第二个就是”

郑执事伸出了第二根手指:“土壤。建木成长需要极其庞大的养分,普通的土壤远远无法提供,所以他找到了息壤。”

“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郑执事突然文绉绉的来了一句。

不等方阳问话,就自觉的翻译道:“意思就是说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土壤。这种土壤会自己生长,所以可以将其用来抵御洪水,”

“但,这并不是它唯一的用途。建木长成需要的养分难以估量,但若是用息壤将其培育,那养分自然不用再担心了,因为息壤有生生不息之力,它会源源不绝的为建木提供养分。”

“就这样,解决了两个问题,那么只剩最后一个——阳光。水和土壤都不普通,阳光当然也不能普通。但是阳光又不比别的东西,可以装在什么瓶子里带回来。”

“于是,他在寻得了玄冥之水和息壤之后,带着建木的种子前往了东海。”

“这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而东海,则是最接近朝阳的地方。”

“初升之阳,是一天中,最纯净最富有朝气的阳光。他在东海上御剑飞行了三日,在东海深处,广阔无垠的海面上洒下了息壤。”

“息壤遇水即生,他洒下的不过是一小捧息壤,却在落入东海后不到一个时辰,成了一座可以容纳数十人站立的海岛。”

“他站到了海岛上,又将玄冥之水浇灌在息壤里,最后亲自用手挖开泥土,将种子埋下。”

“做完了一切后,已经是半夜,他直接盘膝在这座海面中心显得有些突兀和孤单的小海岛上坐下,他看着东方,守望日出。”

“他等啊等,时间从未有这样漫长。终于天边出现了一丝光线,那光划破了漫长又寂寥的黑夜,光在他脸上蔓延,从一丝变为一线,然后是一束”

“最后,光驱退黑暗,照耀天地。”

“日出了。”

“巨大的红日从东海边际冉冉升起,何等的壮阔。”

“这一次,他没有失败,在朝阳完全升起的一刻,土壤发出轻微的震动,有东西钻破泥土的桎梏,破土而出。”

“建木发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