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8章 卅年番外(2 / 2)

房知葵反问“殿下的抱负又是什么?”

她们对话时已是白昼,阳光正好,长乐公主躺胡床上,暖融融铺晒全身,她仰着面孔,眼眸舒服地眯起来,话时,语气也是懒洋洋“我的抱负?已实现了啊。我想做大军,我想过得自由自,而不是相夫教子过完一生。你呢?”

房知葵盘膝而坐,笑道“望殿下恕罪,臣的抱负过于天真,尚未有实现之机,不敢行言,徒增笑料。”

换了一位主公便气恼,认为自被耍了,长乐公主却仅是调笑了一句“美人半遮半掩,别有一番风味。”她确实她耶耶作风学了个十成十,比如,对自人宽仁,不触犯底线就不发脾气。

房知葵弯了弯唇角。

这一天后,她便是尽心尽力为长乐公主谋划,交好不少朝臣。科举每四年一次,或许是她安安稳稳呆朝堂里,让不少有野心的女子到了希望,她那一届科举后,陆陆续续有不少女人参加了科举,一大分供卫长乐公主身边,形成了除太子、魏王、晋王外,第四股势力,跨越文武。

长乐公主讲义气,这些女孩子围她身边,她便尽力护着,只不犯原则『性』错误,谁想政治上攻击她们,长乐公主便会领着人凶狠地回击,如同身战场那般。

李承乾、李泰与李治暗地里拉拢他们这位掌握军权的妹妹,长乐公主采房知葵的建议,某次家宴上,当众对耶耶出自的想法“日后,我给大兄当大军,为我大唐开疆扩土。”

这亦是她的肺腑之言。

李世民非常欣慰,李承乾长乐公主的目光也更加亲近了。

家宴过后,李世民书房里处理政事,长乐公主便一如既往跟过去,安安静静坐耶耶身边,偶尔翻一下奏章。李世民牢记着山鬼之言,自始自终没有分给李泰与李治政治上的偏爱,如今除太子外,只有长乐公主有此殊荣。

“殿下,身为女子,这是殿下最大的运道。”

运道……是指她够耶耶处理政事时,随意翻奏章,且时不时得到耶耶指点吗?是,她这个干什么?

长乐公主脑子里回忆起房知葵这句话,仍是不解其意。

她殿中非是为了一步得知耶耶政治倾向,身为女子,不论谁位,她都不会像她那些兄弟容易受到忌惮。她只是着耶耶年岁越来越大,怕极了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应验,才想着多陪陪耶耶。

长乐公主瞧着奏章发呆,李世民瞅了一眼,上面内容是有大臣上表,希望减少养院、福利院这些地方的开支,它们对于国库是一股巨大压力,而且,有不少懒汉也会偷偷『摸』『摸』住去,白吃白喝白住。

上面批复是一串拒绝之言。

李世民望着闺女,眼眸春水一般温和,“是不是想,耶耶为何出大钱养着他们?”

长乐公主回过神,迟疑地“是……这奏书中非让耶耶取消掉那些益民之举,仅仅是者收到居养费的年岁从五十岁延迟到六十岁,以及育儿堂支出减半,使他们有吃有穿便好了,每人每日一升粮亦活命,省出来的开支,可以朝廷其他政策上。有埋葬布衣,给棺即可,朝廷再担负他们相应的祭品祭祀,徒添糜费。”

李世民好为人师,而这个事情,太子没问过他,他也不清楚太子懂不懂,至于其他人,他却是不应该告知他们自的想法,这里面涉及了一些帝王之道。

是,跟闺女就没问题了!

李世民高高兴兴地把一肚子话倾倒出来,“这些花费是必须的,百姓无后顾之忧了,才会安心去生养孩子,孩子多了,人口就多了,人口多了,学堂念书的人也会增多。以往一百人里,只有三成人愿意去学堂,而多生育后,我们便有一千人,一千的三成,比一百人多。学生多了,考科举的人就会多,寒门与布衣考科举的人多,世家的人就会减少。”

李丽质不解“如今世家不是已被压制了吗?”

李世民摇头,“傻孩子,世家是压制不尽的。人人都想向上爬,他们会生孩子,多子多孙,他们官位上,权力会让他们子孙获得比其他人更高的起点,几代之后,便又是新世家。想抗衡,便得不停扶持新寒门,新布衣与他们对抗。”

“孩儿以为耶耶是舍不得百姓受苦,就像耶耶挂嘴边那句——水载舟亦覆舟。”

“有这个缘由。也是为了压制世家。丽质,我们是按丁口收税,若百姓活不下去,变卖田地,世家所占田变多了,税收却依是只收那几丁,国库账就会越变越少,朝廷就会越来越虚弱,直到崩溃,新的英杰冒出来,扫『荡』世家,改朝换代,土地便会重新分出去,支撑起新一轮朝代。”

李丽质若有所思,“所以,想皇朝延续,必须打击世家?”

“对!”李世民想了想,“我曾从山鬼那儿听到她无意中嘀咕出来的一句话,这话当得起圣贤之言,谁悟透,谁就站胜利一方。这句话就是——”

李丽质隐约感觉这话不应该她来听,没拦人,她耶耶已混不意地出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李世民笑了一下,出处于他这位置上,听见此话的悟“世家是我的敌人,百姓是我的朋友。水载舟亦覆舟,不外如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