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红楼之黛玉再嫁> 逃过一劫的石呆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逃过一劫的石呆子(2 / 2)

“两位世叔莫要动气,原是小侄糊涂,先不管那石呆子。方才赦叔说会试在即,难道要琮哥儿去应试么?”贾雨村思忖了片刻,“以小侄浅见,还是再等三年的好。一来琮哥儿年纪小,虽有神童之名,但会试不比乡试,

除文章词句外,还考校治国理政的大道理,若不经些世事,是难以融会贯通的。二来会试后即有功名,虽是好事,但琮哥儿为官在外,只怕家里老太太惦记。”

贾雨村平生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一个是林黛玉,才学虽好却囿于闺阁。另一个便是贾琮了,心里便少不得替他谋划。想着他文章虽好,火候却差了些,不如再历练三年,若是能连中三元,便是一辈子的倚仗名声了。若是明春强去应试,纵然能中也是末流,何必急于一时?再就是中了后便要去作官,贾雨村想起他初入官场时,被同僚排挤倾轧。如今贾琮的性子,比他当初还要孤傲狂介,身后虽有宁荣二府,只怕也要吃些苦头的。他想到这里,便又委婉劝道,“如今在京里,谁不知府上出了个解元,琮哥儿正可在京中交游往来,这人情练达也是学问。等三年后,定能夺得魁首,到时府上可就要荣宠一时了。”

“贤侄言之有理。”贾政听了后赞道,又问贾赦,“大哥意下如何呢?”

贾赦摸须沉吟了半晌,这作官可不容易,否则他也不会有爵位官位,却依旧赋闲在家了。听雨村这么说,看来宁荣二府,日后便指望贾琮一人了,便含笑问他,“你先生的话,你也听见了。明春的会试还去不去了?”

“儿子等三年后再去。”贾琮说完后,躬身谢过雨村,“金玉良言,学生谨记。”他虽不喜贾雨村方才要讹石呆子的扇子,但关于会试的那番话,却说得极有道理,且字字句句,都是为他着想,替他谋划,这一片心意,岂能不让他动容?何况贾琮在回京的路上也想过,此番去金陵乡试,不过是他和林黛玉心里没底,所以小试身手,如今既夺得头名解元,也不枉自幼苦读,在闺阁中也不忘读书写字,不敢有一日稍歇。若再中了会试,必是要去地方作官的,他又如何能抛下林黛玉?

“好,好,好。”贾雨村连道了三个好字,说什么胎里带玉,这才是一块美玉,他何其有幸,能遇此良材美质,若是假以时日,细细雕琢,必然名动天下,将来他贾雨村的名字,也必名垂青史,或可百代流芳。

贾珍在一旁听着,见贾赦面上不悦,忙要了戏本子来,又叫了十来个外面请来的花魁娘子,到跟前来斟酒劝酒陪着说笑,贾琮略坐一会儿,便起身走开了,到园子里去寻林黛玉。

林黛玉正在王夫人屋子里吃西瓜,听见凤姐说,“既这么着,就开了脸,明放在他屋里不好?”前日大太太还叫了她去,说琮哥儿都是解元公了,屋子里还只有一个半丫头服侍,一个是明珠,半个是玉簪儿,说她当嫂子的,一点也不帮衬亲弟弟妹妹。王熙凤听得颇为无语,她一个做嫂子的,避嫌还来不及,难道还管到小叔子屋里去?

偏大太太不理论这些,估计早就看好了丫头,算计着姨娘每月二两银子的月钱。但宝玉不开这个头,琮哥儿和环哥儿便只能和屋子里的丫头先这么混着。

“这不好。一则年轻,二来老爷也不许。”王夫人轻叹了一声,老爷早就看宝玉不顺眼,听说琮哥儿中了解元,便叫了宝玉去,让他好生在园子里念书,哪里还敢提起姨娘的话来。

贾琮到暖香坞寻林黛玉,却听雪雁说,方才云姑娘来,约了姑娘去给袭人道喜。

云妹妹和袭人好,她去道喜便罢了,拉着林黛玉去作什么,贾琮听着心里不自在,又放心不下林黛玉,便也顺路去了潇湘馆。到了后见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两只仙鹤啄来啄去。他见四下里无人,正要去别的地方再寻时,一眼瞥见林黛玉躲在廊下,隔着窗纱往里看。这是作什么?好端端的怎么不进去?贾琮心里疑惑,便也凑到跟前,见宝玉正在午睡,穿着银红薄纱睡衣,在床上歪着睡得沉了。宝钗坐在床边作针线,看着是个白绫红里的肚兜,一看就是宝玉贴身穿的,上面的鸳鸯绣了一半儿,还有莲花莲蓬莲叶,碧绿粉红瞧着鲜亮极了。

旁边还放着蝇刷子,宝钗作针线时,时不时拿起,轻挥着帮宝玉赶蚊子,倒像是家常小夫妻过日子。

林黛玉察觉有人来,回头见是贾琮,便笑着竖起一根手指来,贾琮刚要拉她走,就见史湘云走了来,还离得老远呢,就笑着问道,“林姐姐,你和三哥哥作什么呢?”

贾宝玉在床上猛地惊醒后坐了起来,看见薛宝钗手里的肚兜怔了下,史湘云到床前时,便见宝玉穿着睡衣,薛宝钗放下肚兜站起,不由“啊”了一声,忙捂住了嘴,急急忙忙拉着林黛玉和贾琮两人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