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汉贵女三春景txt> 大车(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车(4)(1 / 2)

蜀中,天府之国, 从来是一个好地方, 无论公元前的西汉,还是两千年之后的现代。

自从秦代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此修建都江堰以来,四川盆地这一块就成了真正的大粮仓, 对中原地区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农业社会, 农耕地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作为一个重要产粮区, 蜀中地区即使在这个时代尚属于‘中原’以外, 文化上更是非主流的存在,但存在性却一直不低。

巴蜀之地, 因为四川盆地的独特地形, 与外界是相互隔绝的。所以上古时期的文化和中原地区差异极大,具体的可以参考战国七雄中的楚国,楚国的文化、风俗、器物、饮食都和中原地区不同, 有着一种楚地独有的浪漫。

巴蜀地区也是如此, 上古时期的文化在中原地区看来是‘奇’, 是‘诡’,总之很不同就是了。

但春秋战国时秦国征服了巴蜀,在这里建立郡县, 巴蜀本地的文化开始被华夏主流文明鲸吞蚕食现在虽然还有留存, 却也不是主流了

不过即使是如此,对于中原地区的居民来说,巴蜀之地依旧是一个太遥远、始终隔着一层的地方。没办法,从地形区来说, 巴蜀之地与外界交流艰难,这一点和其他地区是不同的。

但只要来过巴蜀的中原人都会承认这块土地的富足,肥沃的田地连成片,粮食产量极高——如果不是这样,也没必要修建成本高昂而又穿行不便的蜀道了,实在是这里有中原地区需要的东西!想当初秦国吞下巴蜀,就是吞下一个重要粮仓,可谓如虎添翼,为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呢!

而且不只是粮食,巴蜀还有很多自己的特产,主要是矿产这一块,非常惊人!

巴蜀两大富豪,卓王孙、程郑,都是开矿山、铸铁器为家业的!这两人是巴蜀首富,同时在全国也是最顶尖的商贾!时间再往前推,秦代有名的商人,寡妇清不就是经营丹砂的吗?那也是矿产!

这些足够说明巴蜀之地矿产丰富、易于开采了。

还有,巴蜀的井盐质量很高,在全国都是受欢迎的商品——此时还是盐铁没有收归官营的时代,所以只要有门路,都可以做这方面的生意。比拼质量的话,巴蜀井盐确实出色。

至于另外的特产,巴蜀之地其实还有不少,不过在全国范围内的名气就稍逊了。巴蜀之地因为气候独特的关系,寒冷地区、炎热地区的植物都能成活生产,物产是真的很丰富,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农产品总之质量都很好。

只是这些都不太好外销这和运输成本有关,如果利润不够高,进出巴蜀贩货就有些不划算了。所以跑这一条线的商贾都会选那些体积小、单品利润高的商品,而不会有薄利多销的想法。

真要是那样,运输成本就能吃掉大部分利润了。

陈嫣商队一行进入益州核心区之后就分散开了,这个时候行路已经很安全了,而大家又各自有各自的货物要销售,也有不同的货物要买进,共同行动反而勉强。

大部分去了此时相对发达一些的蜀郡,而陈嫣裴英则是去巴郡。从地图上看,蜀郡应该在后世成都一带,巴郡则更接近后世重庆。坐船沿汉水不日就可抵达——之所以来巴郡,就是因为这里是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从汉水过来方便一些,到时也可以直接出蜀。

相比起之前翻山越岭,坐船去巴郡就轻松多了。只要不是晕船的那种,呆在船上几乎就是享受休息了。

入蜀的时候走了很多天,其实也没有走很远,而坐船行于汉水就不同了,船行的飞快,两岸景色几乎是被滑过去的。

船上日子悠闲,陈嫣借着这个机会休整了几日,总算有些缓过劲来了。不过即使缓过来了也有些懒洋洋的,她知道,这是后遗症。人在极度辛苦一段时间之后,一旦休息就会不想动弹。

这一日又是靠在窗边发呆,甚至没有注意到裴英走到了一旁。

此时的船只大小有限,即使是所谓大船也很有限,至于这种行在汉水上的普通民间货船,更谈不上大了。裴英一共联系了有三只船,货物分散在三只船上,人也是如此。

按理来说陈嫣应该和他在不同的船上的,方便看货——交给‘外人’总有些不放心。不过最终两人还是留在了一条船上对此陈嫣没有什么意见,反正他们又不是真正贩货的商贾,他们只是假扮的而已。

“再过两日就至巴郡了,到时货物贩出去然后换船去会稽”裴英说完这句就没了下文,引得陈嫣抬眼去看他。

“咳咳,”裴英清了清嗓子,坐了下来:“你可来过巴郡?”

陈嫣摇头:“从未至于蜀地‘大兄’来过?”

裴英确实来过,他在南方呆过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云梦泽那里。后来对巴蜀之地感兴趣,便索性逆流而上,在蜀中转了一圈。

陈嫣支着下巴:“我虽从未至于巴蜀之地,但却认识一些熟悉这边的人张秀张先生你可知,他过去常常随他过去家主来巴蜀做生意,还认识卓王孙呢!还有申一公申先生,他原就是替程郑做事的,与西南夷那边极熟”

裴英在长安的时候有过了解,张秀经营着泰和号的生意,手上握着大把资源,业内很有名气,若不是生性低调,名气还能更高。至于申一公,负责的是聚宝阁——聚宝阁的偌大名气就不用多说了。

不过他确实不知道这两人原本不是陈嫣的人,这个时候又没有一个个人履历档案什么的。如果不是对一个人的过往十分有兴趣,否则是很少追究这些的。

“那倒是不错”裴英有些干巴巴地道:“不过如今不能亮明身份,这样的人脉就用不着了,不然他们必定有些故交在巴蜀,行事会方便很多巴蜀也不一定安定”

“是呢”陈嫣表示赞同,可不能把古代的治安想的太好,觉得这时候人都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什么的。实际上,什么时代的人都差不多,有好有坏。真要论治安,古代肯定是比不上现代的。

现代人富足、大多受过教育、法制更加完善、国家权力可以深入到最偏远的乡村——这样的条件古代可不具备!真要去到偏远地区,总有这样那样的风险。有的时候遇到的其实不是匪徒,而是当地乡民。

乡民贫穷困苦,见外来者带着财货,一时心动,杀人夺财,这有什么做不出的?外来客商死在这种穷乡僻壤里,以此时的刑侦手段、皇权对乡里的影响,根本别指望能查出个结果更大可能根本不会有人去查!

在这种情况下,皇权远不如地方豪强的名号好用,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就是这个道理了。你权力再大,管不到这芝麻绿豆处,那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如果陈嫣可以正大光明地打着一些朋友的名号,在巴蜀之地的确没有什么好怕的。比如陈嫣就认识程郑,平常还有生意往来呢!真要抬出这个名号,无论黑道白道,都要给些面子的。

“唔怎么船停了?”陈嫣与裴英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忽然脚下船一顿,似乎是泊在了一丛芦苇洲旁。

船家笑着道:“客人莫怪,芦苇洲里有野鸡呢!”

果然,不过一会儿,船家手上拎了三只野鸡,还有一兜子野鸡蛋。

陈嫣见了兴趣大增,花了一百多钱买下了其中两只野鸡,又买了船家的柴火,借用了船尾的火塘。笑着与裴英道:“今日食鸡好不好?”

当生活没有那么艰难之后,陈嫣就有心力提高生活品质了。当初上船说定的船价是包含了伙食费的,船家负责他们这些人的饭食。饿是肯定饿不死的,但要想吃的好,也没有什么可能。陈嫣左右无事,有机会就会买些船家的食材自己做菜,只用船家提供主食。

裴英是用观察的方式看陈嫣的,陈嫣非常熟练地烧水,烫鸡拔毛,之前鸡血已经放过了,现在只需要将鸡内脏之内取出来就可以了。

做这些事的时候陈嫣并不比任何一个市井女子生疏,甚至她的举动还要更细致——市井女子从小开始学习各种家务,烧火做饭当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功课,但做饭这件事上其实是很粗疏的。

这没办法,古代劳动人民的食谱一向乏善可陈,公元前的西汉,连蔬菜都没有几样,素油还没有被开发,烹饪方式也少得可怜,食谱简陋程度可不必提了!这种情况下,公侯之家还能讲究点儿菜色、烹饪什么的普通人家怎么讲究?

别说底层贫苦百姓了,就算是中产之家也吃的十分简单。

肉食难得一吃,吃的时候也没什么好做法——吃得少,也没摸索出好吃的做法。而禽类的鸡肉在众多肉类里就更别提了,其价格算是比较贵的。居于乡里的人可能还有机会吃吃,居于城市中的可就真没机会吃了!

这种前提条件,怎么会烹饪的熟练、烹饪的好呢。

看陈嫣熟门熟路地做这些,合理分配着时间,比如烧水的时候她就可以做些别的,显然是早就心中有数了的。

陈嫣烹饪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会用到很多碟碟碗碗(条件不允许的情况除外)。这是现代生活给她留下的习惯,总是会把各种配料分别装好,自己看着舒服,也更有条理。唯一麻烦在于事后要洗的碗盘会非常可观。不过习惯了这一点后也就没什么了。

如今在船上也是一样,她把能够用上的都找出来了——离开长安之前准备的食物大多是干粮,以及一些耐储存的。到现在基本上都吃完了,除了佐料,大概就是一些干菜什么的。

陈嫣看到蘑菇干的时候特别高兴,抓了两把出来给裴英看:“竟然还有这个!今日可有口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