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9 章(1 / 2)

第49章

殷富商并未在纪滦村停留太久,走的时候带了几坛好酒直接离开了。毕竟他现在回到江南,估计都快十一月份,所以必须在天气冷之前赶紧回家。也是因为这样的距离,纪彬丝毫不担心江南那边抢生意。

他这个绣房才多大,殷富商的作坊又有多大,一两个作坊只是庞大刺绣行业里的水滴而已。

纪彬仔细给引娘解释了,她才明白过来,远在坐船坐马车才能到的一个江南绣房,对他们这的绣娘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影响。

知道这些之后,引娘才看向这张银票。

五千两,谁不喜欢呢。

反正引娘看见这张巨额银票的时候有点慌张。

二十两银票她见过,五十两也还好,一百两倒是拿得出手。可是五千两?!

最大面额的银票是一万两,这五千两已经是第二大的了。

甚至连邑伊县的钱庄都兑不出来,要去春安城才行。

殷富商也问,用不用给散钱,纪彬倒是拒绝了,他突然想看看引娘见到五千两银票的表情。

果然,引娘惊愕的表情没让他失望。

纪彬笑∶&ot;来,收好藏起来,去春安城开店时候用。&ot;

引娘狠狠点头,她是知道纪大哥想去春安城开店的,她还算了家里的银钱,害怕不够用。可最近几笔进账,让她完全没有担忧的想法了。

王家刺绣得的银子看似少,那也三百两,再加上春安城给的货款,扣掉成本,得了六百五十两。这就九百五了。还有这次的定金的六百五十。

再有最后的五千两绣样钱,一共是六千六百两银子。

引娘都觉得自己不会数数了。怎么突然收入这么多了呢。

她前几个月还说要省钱,她怎么省也省不到这么多啊。

引娘忍不住道∶&ot;这也太多了吧,纪大哥你每次去春安城,似乎都能带来大生意。&ot;

别人夸纪彬的时候,纪彬还能矜持些,引娘这么真诚夸赞让他忍不住笑∶&ot;我上次给你布置的任务,你完成了吗?&ot;

就是花钱的任务。

八月初的时候,给引娘的五十两,现在九月二十号,就剩十天时间了。

引娘立刻摇头∶&ot;还没有。不止还没有,这五十两连一半都没花!这都剩十天时间了!

纪彬笑,也没多问;&ot;加油,还有时间。&ot;

哪有花钱还加油的啊。

不管怎么样,引娘都乖巧点头。纪彬笑着退出引娘房间,回到自己屋子里。

纪彬家中还是只住了个柴力,鲁石被他安排到酿酒坊客舍了,也不用担心别人知道。

花钱花钱,花钱怎么那么难啊。引娘这份难都带到学堂上了。

荆夫子课下都问了几句,听引娘小声道,纪彬给了她一笔钱,让她两个月内花钱,可她还剩好多

荆夫子惊奇道∶&ot;给了你多少钱,怎么花不完了。

&ot;纪大哥说,只能给自己花,不给家人买东西,也不能给他买东西。&ot;引娘愁眉苦脸,&ot;现在还剩四十五两。&ot;

还剩四十五两???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以荆夫子以前的眼界来看,这钱都不少了。就算放在汴京,也能在正店里吃顿爽快的酒席。这两人真不把钱当钱啊。

荆夫子道∶&ot;只能给自己花?这是为什么?&ot;

因为面前的人是荆夫子,这话也能说出来∶&ot;上次查账,纪大哥说我给自己花钱太少,让我学着多花一点。&ot;

荆夫子忍不住笑出声。

她还以为两人真的在乱花钱呢,原来是纪彬心疼自己娘子。这种烦恼还真是甜蜜的烦恼。

荆夫子也没什么好指点的,让引娘自己去忙,或者放她两天假,让她好好去玩。

引娘可是她这最好的学生,不仅学东西快,理解得也快。她的进度已经能赶上其他上了一两年学的学生了。

按照荆夫子来看,再有一年时间,引娘也就能从她这完成学业,所以对她不怎么严苛。

引娘在烦恼花钱的事。

而纪彬在烦恼出名了的事。

方才柴尺来找他,说是王知县要见他,春安城刺绣的事已经传到知县耳朵里了。

反正王知县是得到一个上司忽然夸奖,知县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可信的内容又是情真意切,说他治下有方,下面的百姓做的刺绣极好,解决他家的难题。

今年王知县去春安城述职的时候,他一定会美言几句。

王知县∶什么?这又是什么?!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刺绣又是什么东西?

可这个念头刚闪过,王知县脑海里就出现一个人名。肯定是纪彬的原因!除了他,邑伊县也没有这样的能人了。

于是柴尺就被喊过去,王知县详细问了情况,好在柴尺还真知道一点,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王知县又拆开上司的信看一遍。

好家伙,这正是跟自己同姓的春安城王大人的信啊!

两人虽然同姓,但却是攀不上亲戚的,毕竟姓王的那么多。可现在攀上了好吧。

知县也晓得汴京那门亲事对王大人有多重要,没想到最后竟然是纪彬帮忙解决的麻烦。这下心里大喜。

他什么都没做呢,竟然又得到上司的褒奖。没记错的话,去年也是这样啊!

去年好像因为自己治下有方,手下捕快制止地痞无赖欺辱村人,还被刺史记住名字。虽说刺史只是托人夸奖几句,这已经很好了啊。

可现在呢,因为纪彬的缘故,他可以直接去王大人家里拜访,明显是实际的好处。

不错不错,这个纪彬还真可以啊。

不枉自己平日还能记住他,他有事的时候还出手相救过。看看他们邑伊县的官民关系,简直好得不得了。

所以知县看向柴尺的时候也格外顺眼,差他去纪彬过来,顺便想想,要不要把柴尺往上提一提就算不提,也要带到身边做个亲信。

柴尺在知县身边也好几年了,自然看出他的意思,所以来找纪彬的事,脸上都带着笑。谁能想到,这刺绣的好处还没结束呢。大家都以为得到银钱就已经够了。怎么还有实惠在?

也是柴尺不知道五千两银票的事,否则会更加明白什么叫人情的分量。

纪彬被喊到县城好一阵夸奖,王县令还问了内情。

纪彬知道的自然比柴尺多,把春安城绣品那事讲得活灵活现,比说书还要畅快。

好在听的人当中,只有知县,知县夫人,还有柴尺。这三人也被赵家小女儿,王家小女儿的跋扈震惊到了。一个刁蛮无礼,一个记仇报复,哪个都不好相处啊。最后差点害了王家大女儿。

这两家人还真是不相上下,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就是卧龙凤雏啊。

不管怎么样,事情已经完美解决,做出来的衣裳比之前的衣服还要好看。而且现在都九月二十三了,迎接的车马也已经离开春安城六七天。以后再有什么事,也跟他们没关系了。

知县算算时间,这应该是送完家中大女儿,那位王大人又忙完剩下的事,就想起他了。提笔写下这份褒奖信,既是夸他,也是卖个人情,让他多照顾纪彬。

不仅知县想到,纪彬也想到了。

倒是觉得那位王大人有意思,那位也知道自己远在春安城,也帮衬不了多少,毕竟知县才是现管,可以直接管到他的。

这封信的分量,只怕不比五千两银票差。

等纪彬回家,心里又有另一个想法,如今如意楼的人来了,王大人的信也来了。只有闯祸之一的赵家没有动静。

倒不是纪彬稀罕他们给什么东西,只是对比下态度,觉得有些稀奇罢了。

但这件事总算结束,如意楼柳掌柜的来信也说,王家的亲家&ot;无意&ot;中也看到新郎官衣服,这次到底是罕见没说什么,显然也是满意的。

也许这就叫好事多磨吧。

纪彬被知县老爷喊走,纪滦村人可都是知道的,回来的时候又带了这么多礼物,明显是知县老爷的赏赐,这让多少人都羡幕啊。

看看,同样是挣钱,纪彬怎么里子面子都有。

纪彬倒还跟平常一样,看起来笑眯眯的,回去的时候还看到家里多了筐禽蛋,鸡鸭鹅的都有,分得整整齐齐。

&ot;是五姐夫过来了,说这是新收上来的禽蛋,让我们腌了吃。&ot;引娘笑着道,&ot;做咸鸭蛋吧,一会我去挖点黄泥。&ot;

鲁石之前是跟着纪彬的,这会笑∶&ot;哪用东家娘子动手,我去吧。&ot;说着,提着篮子就去山泉水那边挖泥。

纪彬看着他跛着脚,走路还跟一般人那样快,感慨道∶&ot;鲁石这人倒是很不错。

柴力点头∶&ot;是了,他在边关的时候是前哨,经常去侦察敌情,只是有次被人发现,腿被马踩断,这才退下来。&ot;

真是个汉子。纪彬心里已经有数了。

现在手里有钱,也有时间,是该把春安城的铺子提起日程,,酸果酒没做好也不要紧。他之前收的各种皮货可以摆上了。

从年初开邑伊县的杂货店开始,他就一直收各种山货皮货。到现在也没停过。

黄米只是各种货物中的一种而已,只是早早被提了出来。现在杂货店里的山货皮货,少说也有半仓库了。

而且还有两三个月过年,这九月份十月份,送皮货的人肯定更多,谁不想在年关之前有笔收入?现在家里的田地也已经收获了,大家也闲下来,开始做副业了。而乡下人的副业,也就是各种野果,山货,或者打猎来的野味。

把这些东西送到春安城,定然能赚一大笔。

纪彬看了看一筐子禽蛋,开口道∶&ot;一会找人送到包达,还有李裁缝家一点。家里孩子大人都能吃。&ot;

引娘点头,忍不住又笑∶&ot;纪大哥,你是不是不知道,五姐夫为什么送东西过来?&ot;

这倒是难住纪彬了,他以为是自己借钱给他们了,所以送东西过来?

引娘笑∶&ot;纪大哥,你怎么把自己生日都忘了,现在是九月二十三,三天后就是你生日啊。

柴力也愣住了。竟然是东家生日?

怎么都没听他提起过,明明引娘生日的时候,东家很早就挂在嘴边。

纪彬更是愣住,没想到原身的生日,跟他竟然也是同一天。可他早没了过生日的想法,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

纪彬笑∶&ot;倒是把这事给忘了。&ot;

给引娘过生日的时候,是想着办宴席的,可他这个十七岁生日,还是算了吧。

纪彬道∶&ot;那天不用操办,谁送礼物的话,就退回去。禽蛋送就送了,回头补些礼物。&ot;纪彬想了想∶&ot;只跟朋友们小聚一下,不办宴席。&ot;

可能有些人说不想过生日,那只是推辞,但了解纪彬的引娘跟柴力,此时却听出来他是真心的。柴力忍不住感慨,东家才多大的年纪,竟然心思如此沉稳。

引娘下意识道∶&ot;真的不办宴席吗?&ot;

&ot;嗯,不办。&ot;纪彬笑,说完想到什么,&ot;你年纪小,过生日不一样。&ot;

明明两个人只差两岁啊!怎么说的好像差很多一样!

纪彬上辈子毕业的时候二十二岁,其实自觉是比引娘大个六七岁的,看她自然是看小姑娘。当然这个大家不知道罢了。

不管怎么样,纪彬生日的事就这么定下。不少人有些失望,少了给纪彬送礼的机会啊。

这事定下,纪彬又去了趟酿酒坊,酸果酒还是没什么戏,做出酒十分酸涩,要说能喝吧,也能。但不够美味。

毕竟他当时的要求实在苛刻。

好在有银子的诱惑,不少人还在潜心研究。只要自己的活计一忙完,立刻开始试新配方。

纪彬看了看,开口道∶&ot;要不然试试别的糖,我记得隔壁县好几种糖,都试试再说。

酿酒坊的人全都答是,让纪彬还挺别扭的,不过他这次过来还要叫一个人。那就是纪一飞。

纪一飞被纪彬喊到的时候,还有点茫然。

因为是一个村的,多少沾点亲,纪一飞应该喊纪彬表哥。

&ot;表哥,是有什么事吗?&ot;

两人这会在酿酒坊外面,不少人还在看向他们,好奇是不是有什么事。还是一飞做错什么,东家在训他。

纪彬笑着安慰∶&ot;不用紧张,就是想问问你在酿酒坊做的还习惯吗?&ot;

纪一飞立刻点头∶&ot;习惯,我还是因为跟您有亲戚关系,这才能进来的。&ot;

这个倒不假。

虽说纪滦村并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

可酿酒坊需要的人不多,想来的人却特别特别多,里长挑选的时候,一个是顾着自己的亲戚,另一个就是顾着纪彬这边的亲戚。

纪彬倒是没提过这事,只是里长自己的安排罢了。

这会纪彬也没说什么,继续道∶&ot;你想不想换个地方做活?&ot;

谁知道这会一说,纪一飞当场走不动了,吓得眼神木讷∶&ot;表,表哥,你要赶我走吗?我之前跟纪二哥他们关系不好的,只因为是亲戚才走动的。&ot;

要知道酿酒坊这活计,别说村里了,就算在邑伊县,那都算好工作。

以前里长开的钱还少,可后来在纪彬的提议下加了工钱不说,逢年过节都有礼物。

上次中秋节,酿酒坊的伙计,一人分到一只鸡,还有几块月饼点心,更有从邑伊县买的瓜果。

这样稳定,福利又好的活计,村里人可都羡慕呢。上次酿酒坊再找人,那都是抢着去的。累是累点,但能挣钱。

跟之前那种累但挣不到钱相比,谁都会做选择吧。

所以纪一飞直接吓傻了。

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自家之前跟纪家继母是有些来往的,虽然只是当普通亲戚走动,但也是走动啊。

纪彬哭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纪彬拍拍他肩膀∶&ot;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边走边走。&ot;

&ot;我现在春安城再开个杂货店,算是分店,想问你愿不愿意过去,我记得你自学了不少东西,能让我看看吗?&ot;

之前整个酿酒坊识字的只有里长,识数的有一两个。

纪一飞去之前是什么都不会的,但他却跟着里长学了几个字,数字也会算了点。虽然不精通,但已经超越邑伊县百分之九十的人了。

纪彬却觉得,关键不在于他认识多少字,而在于他愿不愿意学。一个人就算四五十了,愿意识字,愿意学新东西,那也是好的。更别说纪一飞才十六,有这种进步就不错了。

纪彬的话让纪一飞更加傻眼。

春安城?开分店?让他过去?

天知道他最远就去过邑伊县,一年去个四五次都是多的。现在让他去春安城?那只是听说过的地方啊。

纪彬没再说别的,带着纪一飞回家,仔细说了他的想法。原本他打算在纪一飞跟徐杰里面选一个,然后跟鲁石合作。可现在却决定,准备让他们三个一起去春安城。

当然了,开始初期自己跟柴力也会过去,等运行平稳,就交给他们三个。

鲁石见识广懂得多,人也敏锐,还是本地人。

徐杰在杂货店做过大半年,更能处理人际关系,而纪一飞能跟纪滦村过去的人对接,到时候运酒运东西,也好说话。

不过还要看他们自己的想法,若是不想去,纪彬也不会勉强。

鲁石在旁边听着,惊愕看向东家。让他回春安城?

纪彬察觉到他的眼神,笑着道∶&ot;你家人都在春安城,回去也能照顾人。可以吗?&ot;

这当然可以,鲁石母亲年龄大了,孩子又只有五六岁,出门在外这么久,他能不担心吗。要是能在春安城做活,那可太好了。

至于纪一飞是完全地傻眼,他从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只是觉得酿酒坊很好才去的。可现在去春安城?

纪彬也不着急要答案,开口道∶&ot;你可以再想想,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再回答我。不想去也没关系,留在酿酒坊也没关系的。&ot;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