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小说百度云> 第130章 第 130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 第 130 章(1 / 2)

永义十八年,年末。

边域大胜的消息传来,让整个南军国都松口气。

这一年对兴华府百姓来说,也是重建光明的一年,眼看就要过年,有些之前的盐户,现在的荒地村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过年,也不知道过年到底要做什么。

好在旁边还有其他百姓,带着他们买窗花,买对联,还有些有些舞龙舞狮手艺的,渐渐开始做个简陋的衣服。

更有些会民间乐器的,在讨论要不要过年的时候表演。

零散的百戏游人也到了这里,虽然不如邑伊县纪滦村那边热闹,但好歹让大家看个新奇。

一切都在恢复正常。

王巡查看着百姓们安居乐意,心里也是莫名宽慰。

他过来,原本只是追查谈家的事,如今却变成这里的代理知府,以前他也外放做官,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成就感。

不过今日他跟兴华府指挥使严庆云,一起送纪彬陈乙离开。

纪彬还带走了杂货店分店的纪一飞跟李栋。他们两个也是要回去过年的!

好在过年前他们已经卖了许多货物出去,兴华府的货郎们可以代替他们暂时卖货。

两人也是头一次主管杂货店的事,好在以前都在店里做过,也能得心应手,只是他们兴华府的店比较大,年后还要招人。

他们两个一个负责给货郎们出货,一个负责店面里卖货。合作起来也是很不错的。

这会跟着东家,东家又买了几千斤的海鲜,一起回邑伊县!准备回去过年了!

他们一行四人,也算是在兴华府待了很久。

中间纪彬跟陈乙还回去过,纪一飞跟李栋则是还没回家。

家里条件还行的李栋,他家经常给他写信,说什么在邑伊县杂货店挺好的,让他不要乱跑了,回头就要说媳妇了,怎么可以去外面做事。

李栋也无奈,他想出去的啊。

而且好不容易可以出去做管事,虽然确实操心,但看看跟他一起进杂货店的林博林豪俩兄弟。哥哥林博是纪宅最得力的管事,弟弟林豪领着极其体面的冰铺,就算冰铺暂时关门,现在帮着处理邑伊县商会的事情。

看看人家两个,再看看自己。出来挺好的啊。

反正李栋是想闯出事业的。

而纪一飞则没什么想法,他本就是纪滦村的人,,如今纪滦村的人像是脱胎换骨一样,哪个孩子不愿意出去闯,反而会被大家问几句。

他从春安城开店的时候就过去了,之后跟他一起去的徐杰当了冰铺管事,他自然也是有些失落的。

他跟行动不是很方便的本地人鲁石不同。纪一飞更愿意做更多事。

等纪彬说把他调到兴华府的时候,他别提多高兴了。

李栋跟纪一飞都是激动得过来,做事自然认真细致,再加上两人经验丰富,也把这店经营得有声有色。

就算是纪彬因为避嫌兼不怎么过去,他们两个也能处理得不错。再说,还有东家给他们兜底,还怕什么啊。

现在过年回家,他俩心里还想着年后怎么经营店铺呢。

纪彬知道分店情况不错,也就没多问。

反正又到年末,年末是要清账的,虽然现在清账的事他也只看个大概,但引娘会把所有店铺情况都告诉他。

到时候自然可以了解。

说起来今年事情多,他很长时间都不在家中,而是在兴华府。过年总算能消停一阵。

说是消停,纪彬回去就看到纪滦村的百戏游人,今年的场面更加热闹,来围观的人也很多。因为邑伊县跟纪滦村的村路不错,很多昌伊县百姓都过来观看。现在的县城跟纪滦村里面,连接得很紧密。

纪彬回来的时候,正好看到蔡运带着柴巧晴跟蔡姐姐,还抱着孩子们在看戏法。

见纪彬过来,蔡运把孩子递给娘子柴巧晴,过来找纪彬聊天。

两人也就十几日没见,蔡运前段时间还在兴华府修路呢,他跟柴伯父一人修主街,一人修码头街,现在都已经完工。

等年后就是兴华府到昌伊县的路。这条路也很重要。

可以连接邑伊县跟兴华府的沟通,现在邑伊县的百姓们都知道,只有路好了,商品才能流通,大家往来才能更密切。

要是像以前那样的路,他们根本不会到纪滦村看戏法啊。

蔡运笑∶&ot;就知道你很快会回来,边域大胜的消息你看到了吗?&ot;

&ot;看到了,很厉害。&ot;纪彬一边跟蔡运说话,一边把马儿交给家里小厮,还让小厮把海鲜放好,随后各家都送一点,管家林博自然会安排。

跟在他后面的陈乙还在旁边,纪一飞跟李栋都已经各回各家。

这一路走回来,纪彬跟蔡运说这话,还有不少人在跟他打招呼,说的都是边关大胜的事。毕竟这事他们也出了一份力!能不兴奋吗!

纪彬边笑边跟蔡运道∶&ot;这次你家还有柴家都出了不少东西,新知县可有说什么?&ot;

邑伊县的程错程知县去了边域,之前的主簿直接提拔成知县,那也是个圆滑人,肯定会有所表示的。

蔡运也笑∶&ot;你肯定猜到了对不对。&ot;&ot;柴尺升成捕快了!&ot;

&ot;他这么年轻的捕快少见得很!&ot;

柴尺就是柴力的堂弟,也就是蔡运娘子的哥哥。以前帮了纪彬之后结实,关系一直不错。

最早之前王知县在的时候,从差役变成捕快,又因为做事稳妥成了副捕头。

王知县离任带走了原来的捕头,变成程知县,程知县手下的武将太多,而且都是精兵强将,虽然常常用柴尺,但还是没升任捕头。

现在程知县变成程将军离开,手下自然也带走,柴尺又成了最好的人选。

纪彬在兴华府搞基建的时候,柴尺就正式任职了。

原本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纪彬,但又觉得不好张扬,只告诉了引娘,还说等到纪彬回来再一起聚聚。

蔡运这会看到纪彬,自然迫不及待告知了。

纪彬也为柴尺高兴。升职就是好事啊!

新知县还很信任柴尺,估计这位置算是稳得很。

两人聊着,正好碰到引娘带了个小丫头小雾,今年刚十岁,但是买来的三个小姑娘里最聪慧的-个。

引娘让她去刺绣坊取个物件,正好碰到纪彬回来。

他们也是两个月没见,蔡运识趣离开,但说好了,一会晚饭纪彬做东,柴尺也会过来。朋友们肯定是要聚聚的。纪彬当然不拒绝,让他们尽管过来。

等小丫头小雾跟蔡运离开,也就剩下纪彬跟引娘了。

两人互相看一眼,倒是忍不住笑。

只是引娘确实有话要说。

她在纪彬生辰的时候,是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可还没送出去,就有了边关战败那件事。

之后筹棉花,做棉衣,也就没时间送,那段时间他们两个都太忙了。

今日纪彬回来,引娘只怕又有什么事,只想把迟了很久的生辰礼送给他。

纪彬打开一看,即使是他都有些震惊。

这个图?

引娘认真道∶&ot;是海域图。&ot;

&ot;我也是从很多人手里收来的,大家对海域的认知都不全。可

定要说的话,这更像是海岸线的图,从南军国各个港口,再到偶尔出海渔民口述。引娘在兴华府待了一段时间,又做了这么久的生意,自然有些人脉。虽说这只是沿海港口图,再加上少许的海域图。

但这东西对纪彬来说意义重大。

这代表了引娘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

知道他总有一天会试试扬帆远航,而引娘不仅同意他这么做,还愿意给他助力。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纪彬认真看向引娘∶&ot;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ot;

甚至不在于这个图有没有用,更多是在引娘的心意,她明白自己,也懂自己。

引娘不好意思笑笑,同样认真回答∶&ot;你喜欢就好。&ot;

说起来,引娘已经许久不喊纪大哥了。

她像是长成一个真正的大人,眼底不仅有她的纪大哥,更有沉淀过后的聪慧。

对比再早之前的小丫头,她的天真快乐没少,但多了智慧跟通透。如此的成果,是她从荆夫子那学到的,也是她在一桩桩生意上的磨炼。引娘很喜欢现在的她。

如果让现在的她再去面对以前被人嘲讽捉弄的窘境,她也不需要纪彬来帮她,她自己就能解决。这就是成长吧。她竟是成婚后才成长的。

有时候引娘也能明白,她相公口中说的小是什么意思。甚至不是年龄小,而是她就是个小丫头。

现在的她,应该长大了一点吧?

纪彬捏了捏她下巴,轻轻亲一口,再次强调∶&ot;这份礼物我很喜欢。&ot;

喜欢就好!

纪彬看着引娘的眼睛,就知道她在说什么。

晚上,纪宅花厅。还是热腾腾的羊肉火锅。下午才宰的羊羔肉。

这桌子上,纪彬引娘自不用说,还有蔡运柴巧晴蔡姐姐,包达夫妇,陈乙林博林豪,还有柴尺柴大嫂,李裁缝还有她家儿子。

一群人是真的许久没有聚在一起吃饭了。

大人们一桌,棉紫还有三个婢女带着孩子们一桌,哪里都热闹的很。林博林豪还有点不自在,但他们两个同样被拉着坐下,听大家一起聊天。

纪彬向来是没架子的,坐在这个桌上的又是自己人。慢慢地都渐渐自在起来。

聊的也都是邑伊县最近的事,其中最热闹的当然是送棉花。

邑伊县的百姓们做梦都想不到,他们竟然能对边域做贡献,还有那么多人夸他们,将军夸,圣人夸。

夸得大家都找不到北。而且今年棉花钱大家也收到了。

这是十二月初的事了,詹明的手下振生运送第一批棉花过去,又在松江府接收第二批。后面打乱计划,第三四批则是遇到一些事情,数量大打折扣,但当时振生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江南那边甚至有主动买棉花,然后再捐赠的事。当然这都是有钱富商干的,毕竟有钱嘛。

振生在那边待到十二月,又带着卢益赖亚两人一起回无仙城,自然是带着银子回来的。

处理这些事的时候,纪彬还在兴华府搞基建,这边的事都是引娘在负责。

卢益赖亚护送振生带着银两回来,又趁着时间去架势白叠子再运点东西,每次挣到的钱主动分一半出来,托人送到引娘这边。

他俩简直离不开那艘船,恨不得吃喝都在船上。

现在是十二月二十三,等到临近年前,他们两个会过来一趟。到时候仔细聊。

现在说的,还是发钱的事。

发的当然是棉花的钱,还是引娘做主,跟去年一样,让邑伊县棉农棉商,乃至春安城的棉农棉商过来领钱。

振生自然也在这边协助,他们东家不在,只能他来了。还有詹明的表弟也被喊过来,算是一起给大家发钱。

这次运了三批棉花过去,一共是三百二十万斤,剩下的基本都是被纪彬詹明,或者兴华府几家买下来,做成棉衣送到边域。

因为纪彬詹明两家的棉花都捐出去的,所以今年只能吃帮忙售卖的两成利。至于这个金额,在酒席上就不好多说了。但纪彬估计,今年怎么也还是百万两进账。

所以外面说什么,他没钱了,他破产了,这根本不存在啊!

说着说着,引娘忽然想起万举人的事。

提到万举人,这也是邑伊县的大事情了,但纪彬在兴华府忙,只是听说万举人回来,还送了礼物过来。

不出意外的话,明日他就会登门。

放在其他地方,举人来货郎家里登门,肯定很奇怪,但在这,却是正常得很。

毕竟没有纪彬,万举人也不能心无旁骛科考,更不能这么快任派职务。后面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可万举人自己心里明白的。

纪彬道∶&ot;他竟然要去当知县了,也还不错。&ot;

&ot;岂止是不错,他娘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ot;柴巧晴笑,&ot;就怕别人不知道她家儿子要去当知县了。&ot;

柴巧晴忍不住道∶&ot;不过也应该,谁让他家考上了举人。&ot;

反正万举人的成功,算是激发邑伊县许多读书人。谁不想中榜,谁不想做官啊。

万举人现在跟邑伊县新知县都平起平坐了!

听到这句话,纪彬摸摸鼻子,巧了,他就不想做。

听着邑伊县的各种小事,纪彬觉得还是家里好,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在听大家闲聊,比什么都强。

这顿酒席吃完,众人歇息在纪彬家中,明日再看看百戏,然后回邑伊县。反正纪彬家里足够大!是够住的!

跟纪彬引娘猜的没错,第二天万举人就带着宣三姐登门了,怀里还抱着孩子,孩子如今也快两岁,可爱得很,这会抱着引娘给的小玉佩正高兴呢。

万举人如今身份不同,穿衣打扮也有些不一样。但走到纪宅里,却跟之前当夫子的时候差不多了。

他就算再飘,也明白他这官职怎么来的,更在汴京学到太多。

反正万举人是明白的,以纪彬的能力,跟纪彬的人脉,他若是想当官,只怕比自己强太多。所以在外人看来,他对纪彬甚至有些谦卑,比当秀才的时候还要谦卑。说句不好听的,他若是想升迁,只怕还要依靠纪彬。

他这个妹夫在汴京也是有脸面的,再加上送棉衣的事,这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纪彬笑笑,没有说太多,看着万举人在汴京大半年,确实变了很多。若还抱着以前有些孤傲的性子,只怕知县也是做不好的。这官员哪有那么好当。

万举人这次过来,自然是感谢纪彬。

因为他的态度谦和,妻儿自然是安安静静,宣三姐看向引娘的眼神,也只有感激。以前引娘是家中最小的,家中姐妹也时常不爱带她玩。当初自己嫁给读书人,以为会是最早发迹的。没想到现在还是靠着引娘才有现在的日子。

宣三姐也不敢傲气,看着她家相公跟纪彬聊天,她低声对引娘道∶&ot;等到年后,我们全家都会搬到西南,到时候就很难再见了。&ot;

引娘宽慰∶&ot;没事的,出去当官是好事,以后书信常常来往。&ot;她这话说的客气体面,也听不出什么意思。

宣三姐看了看她,只觉得引娘确实不同了,但她也要为以前的事道歉。

谁知道她话都没说,引娘喝口茶,笑道∶&ot;往日的事都已经过去了,以后过好咱们的日子就行。&039;&039;

&ot;三姐,你说呢?&ot;

她不是不计较,只是懒得再掰扯之前的事。

用纪大哥的话说,他们两个不要为了不必要的人停下来置气。如果为了他人停下自己的脚步,那个人一定很重要。对于不太重要的人,客客气气就行了。

她不是会让自己陷入以前沉思的人,引娘如今想的,就是跟纪大哥过好以后的日子。他们两个还要去航海呢!

大海的美丽她见过,大海深处的美丽却是无人知晓。在她心中,有比去计较以前更重要的事。

宣三姐愣证地看着引娘,见她袖口拇指大的珍珠配饰,又见她小鹿皮的靴子,跟这些相比,她眼神中的清亮却更为难得。

现在看向引娘,竟然有种需要仰望的感觉。她就像珍珠,自己是木愣愣了。

留万举人宣三姐吃了午饭,两人下午才带着孩子离开。等他们年后走的时候,他家自会备份礼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