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小说百度云> 第138章 第 13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第 138 章(1 / 2)

天才本站地址:

第138章

短暂的尴尬过后,自然说起正事。

卢益赖亚当然考虑好了,他们两个已经做好打算,给纪彬当伙计。虽然之前有了自己船只之后,,说什么都不当伙计了,现在也算食言。毕竟有一艘船啊!

给你一艘船,让你给人打工还有高工资,这个工你打不打吧!

谁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纪彬笑着看着他们,开口道∶放心,我一定不会亏待大家。

说着,纪彬讲出他给大家的待遇。

既然卢益赖亚都给他当火长,那之前的白叠子号,再加上新船海安号,自然就是一个船队了。海安号就是引娘起的名字,她只希望在船上的人都平平安安,平安归家。这个船队总体由卢益负责,赖亚则作为领航白叠号的船长。两人合作久了,继续合作肯定亲密无间。对船队也有好处。

虽然这次招的人特别多,两人心里也有点忐忑,但其中赖亚却觉得没问题,他虽然不比卢益心细,却是更胆大的火长。

所以说两人合作一直很默契,很互补。

以二人在水上的人脉,这个船队要招三十个船工,还有十名护卫也不在话下。

首发网址26w

他们去年自己行驶白叠子号的时候,已经熟悉招人的流程。

但现在的船工护卫却跟之前不同,更多的还是要找稳定可靠的自己人。以前招的算是打零工,现在招的则是长期工。差不多是这种区别。

其中的护卫部分,纪彬自己也在操心,这比船工还要重要,纪彬头一个考虑的就是退伍下来的兵士们,这次大胜归来,肯定有不少兵士退下来。

现在纪彬要说的,就是船上船工护卫的工钱。

之前纪彬运棉花的时候,对这些价格心里有数。

但纪彬看着宗轮将军的名字简直扶额。他就是招几个护卫而已!真的不用那么麻烦啊。干嘛要麻烦将军!

所以卢益赖亚重点招的,还是船工。

纪彬给兴华府指挥使严庆云,还有海太城指挥使柴力都写了信。

两人都讲他们会帮忙留意,还写信到了同僚朋友手里,说不定宗轮将军能介绍。还说等纪彬闲下来,他们三个一定要好好聚一聚。

现在护卫先不谈,只讲火长船工的价格。

之前临时雇佣所以按天来算,基本在九两,六两,三两一个月。

纪彬只要说了待遇,他们就可以开始招了。

之前跑船运的时候,火长副火长每日六百文,四百文的日薪。普通船工则是两百文百文。护卫每人五百文。

再加船上风吹日晒,跟家人聚少离多,怎么看都是苦差事。

纪彬想招的人不按日薪,只按照月钱来算。他给两位火长的待遇分别是一月十五两,十两。普通船工则是四两。

这些工钱是高,就这样也很少有人愿意来,船上太辛苦了,处处都是力气活。

不光是划桨,还是停泊船只,全都靠人力来拉,成为长期工之后,还要搬运货物,跟着东家东奔西走。

主要原因就是,他不好真的给大家开很高的月钱,否则会让其他船运同行难做。

但纪彬却在隐形待遇上提高了许多。

毕竟是长期工,所以要高一点的。

这个银子在兴华府不算特别突出,但也是偏上的了,比较好招人。但也没有多到夸张,顶多是跟大家族那齐平。

所以现在看着月钱是不突出的。

可卢益赖亚依旧觉得已经够好了,以前接的都是零散活,有时候甚至还找不到活计。现在收入稳定不说,他们还有个别的收入。三年后,肯定有船的!

比如船只的补给,比如每个人的伙食,这都是隐形福利。

在水面上的日子是枯燥的,平日的吃食好了,心情也会好,再有每年的节礼休息,纪彬也只能在这方面努力了。

卢益赖亚见此,直接提了另一件事。

既然给他们一条新船,那白叠子号他们实在不能要了,当初买这条船的时候,纪彬本来就付出更多。

纪彬甚至还把这条写到契约里,纪彬还开玩笑说,以后自己要是赖账,就把这个契约拿到衙门告他。

这当然是玩笑话,纪彬自然敢写,就敢给船只。

纪彬笑∶不着急,回头你们可以把船只卖给我,白叠子号给我,钱你们拿去。只是可能要按折旧的船来卖,可以吗?

过了许久,卢益赖亚还在愣神。

如今又给工钱,又给船,他们不能占太多便宜。

不过他也明白,他们两个确实在向自己示好,以后都在他手底下做事,态度也是小心谨慎的。看来以前在其他东家那,肯定是吃过亏。

在这种好汉身上散财,纪彬感觉非常值。

还有年前赶了几天的路,带着妻儿来拜年,都能看出他们的诚心。纪彬是在做生意,也是在交这些朋友。

这个东家真的很好,比他们想象中还要好一万倍!

纪彬并非真的爱散财,而是他们两个值得,想当初詹明他们在水上遇险,这两位都能挺身而出,而不是靠着水性逃生,就这一点,已经值得他敬佩。

两人也住到纪彬家中,每日开始散消息招人。他们两个再到码头上,摇身一变,也成为管事了。

当初在这个破旧码头被卖船管事骗,过了一年而已,他也成管事,世事难料啊。

而且有这两位在,他的船只肯定能平安无事,纪彬对他们有这个信心。

不过白叠子号暂时还没折旧给到纪彬,他们两个肯定是要拿到新船之后再说,这样心里有底。一想到自家有条船,未来还会换条新船,两人都觉得如今的日子像做梦一般。

他家的陶器做得越来越精美,因为他们村子后面的山上土质特殊,满南军国也找不到这么色彩漂亮的陶器。

所以肯定能卖个好价格,缺的就是给运出去。

卢益赖亚在给纪彬招船工。

纪彬本人在清点货物,最近连陶器邓杉家的东西也送到了。

如今倒是让纪彬找到机会,直接从荆高庄送到兴华府,节省不少路程。

旁的小物件不说,但是纪彬家的酒跟刺绣,再有邓杉家陶罐,还有荆高庄丝绸,都已经是极好的东西。

还有荆高庄的丝绸,因为织法跟江南不同,各有优劣,也是有市场的。

以前宿勤郡柳家动过购买荆高庄布料送到江南的想法,可惜宿勤郡离荆高庄太远,实在不方便,这才放弃。

反正有他们这些物件,这一趟下来就不会亏本。

这边货物在有条不紊地准备,那边船工也在招募。引娘更是安排好绣娘们,兴华府悄然有了刺绣的风潮。

纪彬对梁家二女儿家的首饰有些信心,那些首饰材料在纪彬引娘鼓励下,多用了本地的材料,风格也跟其他地方有明显差别,应该还不错。

至于其他东西,那就看情况了。

其实最基础的,在家里练习就行,比较复杂的就可以去刺绣坊宅子请教了,里面住着十位绣技精湛的绣娘,都是引娘花钱请过来教学的。

他们这三边都在忙,,船厂李家则在修船只最后的修缮,,还把引娘起的海安号三个大字写上。名字定下,就要去官府一趟,将船只登记造册。这船也是重要物件,官府还是管着的。之前兴华府不管,什么原因大家都懂。

大家都知道,刺绣做好是能挣钱的,看看引娘的刺绣坊就明白了啊。谁不想多挣钱呢。

就算是做农活的妇人,也忍不住抽空过来学。

纪彬之前那艘白叠子号自然是在名册上。这艘两千料的海安号,更不能例外。

而且这种基本都要船主人亲自登记,还要等官府小吏查看船只后确认,这才可以。

甚至因为不管,所有很多船只流向海外番邦手里,让本国百姓饱受侵犯,实在可恶。

所以王巡查在时,很快统计了整个兴华府的船只,不论大小,只要超过两个乘的小船,都要登基。

不过听说新知府是当年的科举榜眼,定然十分厉害。

纪彬是这么想的,晁知府也是这么想的,也有人讲了,要不然召见一下纪彬?毕竟他的声望在兴华府不同。

所以赶在货物收拾得差不多,纪彬带着陈乙去了趟府衙。

自从他再来兴华府,还是头一次过来,虽说很多人进,让他前来拜会一下新任知府。但纪彬总觉得他过来怪怪的,有种指手画脚的感觉。他就是个平民百姓,不至于过来指点官员们的工作。

这次纪彬是正当名义到府衙的,原本船只造册不需要晁知府亲自出面,他一听说是纪彬过来,立刻招手,他还是见见纪彬吧。

他这个知府可没那么好当,以前算是禹王那派的人,去哪都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外放,肯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可晁知府又觉得自己这么喊过去,好像是要树立自己威信一样,哪里不对劲。

但这次不同。

说起来,纪彬反而跟圣人他们更熟悉,这才是自己要抱的大腿。

看似是一个小货郎,其实是他这个知府都要巴结的。这纪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再说了,他在汴京的同僚可说了,纪彬可是去太子府书房办公的人。不对,现在已经够是圣人了,去圣人潜邸办公过的人。

而且当今圣人对纪彬可是欣赏的人,重回阁老位置的谢阁老,也是对纪彬赞誉有加。

可在汴京官场混过三四年的晁知府立刻惊醒。能有如此身家,又有如此手腕的人,会真的温和吗?只怕一点小心思,都会被他看穿吧。

毕竟能考上榜眼的人,面上还是禹王那一派的,这都能好好活下来,榜眼晁知府自然没那么简单。

抱着这样的想法,晁知府终于见到传说中的纪彬。

他相貌英俊,气质却十分温和,只是那双眼睛深不见底,刚想细看,又换成一如既往的温和。一般英俊的人都会看似不好相处,可纪彬不同。心智不坚定的看见纪彬都想掏心掏肺说实话。没办法,他给人的感觉太好了。

他在汴京新皇那就知道晁山,甚至比晁知府自己都了解他的情况。或者说,是在新皇那的情况。

当年的科考是禹王一派的人把持,酷爱花团锦绣的文章,又爱吹捧先皇的,那状元就是这么来的

他的第一感觉就是,纪彬这人很好,但千万别算计他,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晁知府在观察纪彬的时候,纪彬自然也在看这位。

这人聪明的人,他先摸清了主考官的喜爱,所以文章用词十分华丽,可又在内里添了自己的想法

能兼顾两点,还能中榜,可见他的本事。

探花更是因为生了一张巧嘴,所以也留下来。

唯独这个榜眼,不仅文章写得漂亮,而且内容也有见地。

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处理完,也彻底登上皇位。新皇重新捡起之前的试卷,又查看这些人近些年做了什么。

确定有问题的,就找个借口贬落,没问题的,诸如晁知府这种,则过去问话,能用的就用,用不了就贬。

但之后禹王落败,他们这届的科考举人进士,自然备受冷落。

新皇那边事情又多,手头也有人可能,没必要去碰这群随时会跳反的人。

新皇对晁山印象还不错,否则也不会把他送到这么有潜力的地方,就看他能不能在这做出政绩了。

这话晁知府本人肯定不知道,可纪彬却是从新皇那边提起,算是给他提个醒,也让他没事帮一帮。

反正明年又要加开恩科。

无意间找出晁知府这个能人,也被太子送了过来。

不过就跟新皇说的一样,这是个聪明人,会做事的人。

两人这么一见,章然对对方感觉都不错。

当时纪彬只会装傻,他根本听不懂好吧。

现在见到晁知府,纪彬还有点感慨。

晁知府笑着道∶早就想请纪先生吃茶,可一直没有机会,今日正好碰到,倒是巧得很。

纪彬也笑∶承蒙晁知府抬爱,哪里称得上是纪先生。

这再聊下去,就很顺畅了。

他们在这边聊着,自然有小吏去办船只的事。

可船只登记好,纪彬跟晁知府又多聊几句,此处也就只有自己人,纪彬顺势说了船厂的事。虽然朝廷那边还在拨人,但他这边的允准文书已经在手里。

这让晁知府眉头一跳,自己对纪彬客气果然没错!

这一照面,两人对彼此都算看透几分。聪明人好啊,聪明人好相处。

很快船只已经登记好,那么大的船让前去验查的小吏都吓一跳,再看见纪彬的时候充满崇拜。好厉害的人物。谁不想有这么大的船只啊。这造下来肯定不便宜。

纪彬笑∶好啊,到时候我肯定会说的。有人帮忙,自然好得很。

他提前跟晁知府通气,以后汴京那边派人下来,这边也有准备。

这位看似身上没有官职,却身负重任,晁知府已经拿纪彬当平级的同僚对待了。

官府的船厂,若是有需要,还请尽管开口。晁知府立刻表态。

纪彬感觉也差不多,看了看手里船只造册记录,这么利落办齐如此复杂的事,也是强吏了。纪彬笑笑,不过他并未直接回家,而是顺势城南找严庆云。一直跟兴华府指挥使严庆云通信,可之前事情多,也没去见过。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要先见了本地知府,这才好去找武官,否则面子上不太对。现在晁知府也接触过,还是从府衙门口直接去找严庆云,也就没事了。

他们这边聊得开心,甚至约好以后一起吃酒,等纪彬离开,晁知府不由得感叹∶兴华府有这位,倒是幸事。

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聊天,纪彬只让人觉得如沐吹风,可真是个妙人。

我给同僚写的信已经有回音了,有十个退下来的同僚,身体没什么问题,只是年龄到了,所以要回乡。严庆云道,同僚还很高兴,他手底下一百多兵士,都是今年退下来,你要人对他来说,还是好事。

毕竟退下来之后,很多人不知道要做什么,也算在边关那么多年,回来之后一时间不适应也正常。

严庆云那边也是只是打个招呼,毕竟以前并肩作战,关系不一样。

严庆云见到纪彬也很高兴,他现在手底下一千五的兵士,比在汴京的时候还要高兴。但他带来另一个消息,让纪彬挺高兴的。

纪彬听到这话,笑道∶那就好,从边域退下来,定然是个中好手,我一定不会亏待的。

严庆云拍拍纪彬,越跟他接触,越喜欢这个人啊。现在还帮着兵士们找事做,实在是个好人。

现下有了去处,对很多家境不好的兵士来讲还挺兴奋的。特别是给传说中的纪先生做事,更让人高兴。

但凡从边域回来的兵士,哪个不知道纪彬的名字,相比其他地方的人,他们对纪彬更加感激。那些东西,真的为他们解了太多寒苦。

严庆云也好,其他同僚也好,对纪彬甚至是有感激的,至少给了退役兵士们一个去处。虽然只要十个人,那也是好的。

知道自己手下能有事做,心里也能安稳点。

好,正好有个宿勤郡的长官要回乡探亲,估计六月底就会带着他们到兴华府了,你等着就行。严庆云也为自己同僚们能找到事情做开心。

以前他们还嘀咕过,柴力那么厉害的人,为什么要在纪彬手下做事,现在完全不会有这个疑问。谁让这是纪彬呢。

听说有人无意说了先皇不好,让新皇有些不高兴,说自己要重孝道。不过这种事也只是传言,他们兴华府离得这么远,也不管不到他们。

纪彬从指挥营回来,跟不少人都打招呼。

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退下来之后发的银两也多了不少,听说都是新皇的命令,反正比先皇抠抠索索给那么一点点好多了。

但这话也是私下说,不敢大声讲出来的。

二十多万斤的货物已经准备好。船工也招募的差不多。六月底护卫们会到兴华府。船只更是已经到最后的阶段。

万事俱备,只等着七月初新船头一次航行。

这些兵士们一口一个纪先生,明显对他很尊敬,把纪彬喊得都有些不好意思。

从严庆云这到家,船运上所有事都已经安排妥当。

现在是六月十八,距离船只航行只剩下十几天,谁能不紧张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