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汉贵女小说结局> 木瓜(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木瓜(6)(2 / 2)

不过现在不会了,经济最困难的时期都过去,现在更没必要卖了虽然陈嫣本心还是想卖掉那颗珍珠。

和时下的人看重珍珠不同,陈嫣来自一个珍珠人工养殖的时代,印象中珍珠,至少‘普通’珍珠是不贵的。就算是她,也完全可以负担地起一条还过得去的珍珠项链(同样品质的珍珠项链,恐怕只有王侯将相之流才能用得上)。

这种经历让陈嫣对珍珠没有什么执念,甚至满长安都知道,不夜翁主喜欢用珍珠装饰鞋子这本身就是一种‘随意’的态度了,毕竟此时穿衣穿鞋戴冠等都和礼仪有关,鞋子是穿在脚上的,对比头冠,如果搞得太华丽,本身就会遭人诟病。

漂亮的珍珠不用做首饰,而是用来装饰鞋子?这是此时贵人们都难以想象的事。

而且珍珠还有寿命极限,会发黄,会枯萎,会变成灰——那么大的一颗珍珠,陈嫣自己用不着,也不享受霸占这么颗堪称稀世之宝的极品珍珠,甚至她都不需要这么个小东西来装点门面,显示自己的‘非凡’,e ,送去拍卖似乎还比较好。

“这么多珍珠啊?”陶孺儿在陈嫣身边这一两年也算是见过好东西了,但一次性见这么多好珍珠,却是第一次。

陈嫣将手放进装珍珠的箱子里,抓了一把上来,确实都是光泽度好,比较圆的珍珠品质次一些的,下面的人恐怕已经卖掉了。反正都是价值不高的珍珠,交易量很大,也正是因为交易量大,其市场价值有定例,处理起来极其方便。

手上的珍珠落了下来,互相碰撞,就像冰雹一样的‘噼里啪啦’声。不知道是不是陈嫣的心理作用,觉得这种声音特别清脆好听【听啊!这都是金钱的声音jpg

“这些珍珠一分的、二分的、小米珠,各留一匣子,其他的就送回不夜县,安排拿到临淄去售卖。”陈嫣吩咐着。说起来还是临淄的富人多,市场大,这么多的好珍珠,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卖掉的!

古代和现代差别很大,那些特别好、特别贵重的东西,普通人没机会,也没有财力去买,地方流通性又很差——‘奢侈品’真的要选择能够消化的市场,不然卖不掉就是卖不掉!

陈嫣自己手头是不缺珍珠的,平常就放在那里,准备她用来做各种琐碎用处。就和其他没有经过镶嵌、打磨的宝石一样,算是原料吧这次留下一些珍珠,谈不上用不用,更多是一种表态。

表态她是重视珍珠养殖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图她一个表态,这些珍珠又何必送到她这里来呢?都已经从养殖珍珠的海岛运送到不夜县了,难道不夜县那边的人还不知道要怎么安排才能效益最大化?!可笑!

这一路运送来,恐怕运送的人都麻烦死了这可是真正的宝货!就和运钞一样,多的是事儿,还心理压力重。而且可以预知的,陈嫣看过一遍之后就会让人送回去,再麻烦一次

随手处置了珍珠,陈嫣的注意力又回到了信件上,她将信件仔仔细细再看了一遍。

之前她就知道人工养殖珍珠已经可以开始盈利了,但这次是真的见到第一批合格珍珠——按照信中所说的,第一批珍珠有点儿少,因为依旧带有实验性质。等下一批,下一批的产量就会高出一个层次!

陈嫣决定给负责珍珠养殖的管事写信,令其尽可能扩大产能!

先不说大汉有多少有钱人,珍珠的市场很大,暂时根本不用担心市场饱和的问题。就说她之前计划的,将珍珠作为海贸产品送到西方去,这就能消耗大量的珍珠了。

珍珠是全世界都喜欢的有机宝石,陈嫣非常感谢这一共通的审美,这省了她多少事儿啊!

她扒着手指头算,丝绸、糖、珍珠,她这就攒够了三样拳头产品了!日后打通了东西方航线,这个数字会更多!

比如说印度的胡椒这也是很好的商品,陈嫣从印度搞到之后就尝试着在比较热的地区进行种植,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功而已而陈嫣相信成功是迟早的事情。

不同于瓷器、茶叶这种后世耳熟能详的‘东方商品’,这个时代甚至还没有成为正经商品,在华夏本土都属于新奇之物,更别提在国外了,根本没有市场可言——市场还得慢慢培育。

胡椒的市场其实是非常成熟的。

最迟公元前十三世纪胡椒就已经从印度被交易到了西方世界,法老时期的埃及,胡椒贸易更是发达,胡椒成为大众所知的昂贵香料。而到了此时,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对胡椒的狂热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

罗马贵族的食谱里,大多数的菜品都要放胡椒,离开了胡椒,厨师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做菜了!

为了满足罗马公民的需求,此时正值强盛的罗马已经有了成规模的胡椒贸易,每年有大量海船从红海出发,就为了从印度西部海岸获得胡椒!

这使得陈嫣的胡椒不再是独门生意不过不要紧,珍珠或者别的什么也不是独门生意,只不过陈嫣也有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已。罗马人的胡椒需求量巨大,长期处在不满足的状态,这也推高了胡椒的价格。

陈嫣可以稍微降一点点价格,反正依旧是利润巨大。

另外,如铁制品,在西方的价值也高的惊人!但这就不用做贸易了,华夏本土都很缺乏

想到这些早就准备好的、用于东西方贸易的商品,陈嫣就不得不联想到探路船的最新进展了——两年多以前就已经探明抵达天竺的航路了,这两年从天竺源源不断搞到各种好东西就是在这件事里收益的!

而随着航路探明,紧接而来的就是海贸的开展,对西方贸易的好处陈嫣还没有享受到,对印度贸易就先赚了不少了!印度的黄金可是很多的,再加上南越盛产的玉石、宝石,这条航路陈嫣赚的美滋滋。

要不是前期投入太高,现在陈嫣已经大发一笔财了!

现在探路船已经探明了后世阿拉伯海、波斯湾一带,这里有许多中亚大国,在这个时代也不乏强盛的比如说安息帝国。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的关系,安息帝国还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此时丝绸之路虽然没有开辟,但东西方世界的交流依旧在以这种‘中转’的方式在进行。

这周围有这么多的国家,也是做生意的好选择,不过陈嫣对这一地区比对天竺多了许多防备她隐隐约约记得历史上安息帝国是阻碍过东西方交流的,原因也很简单,安息帝国并不希望大汉和罗马有什么直接联系,如果两边直接联系上了,他这个中间商就无法像之前那样赚差价了!

如果让安息帝国的高层知道大汉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航行到阿拉伯海、波斯湾一带,说不定会带来很多麻烦。

所以陈嫣并没有着急开拓安息帝国以及其周边国家的市场,只是通过转手的方式零零散散地做着生意,从这里搞一些本地‘或许会有价值’的特产。陈嫣希望先建立起对罗马的贸易,然后再谈对安息帝国的开拓。

到了那个时候安息帝国暗中使坏的几率要小一些,毕竟那时一般的使坏很难成功是一方面,很得罪人是另一方面。他这种中间商,虽然国土离东西方都很遥远,没有被讨伐的风险,但和供货商、顾客搞坏了关系,始终不是什么好事。

估计到时候少不了商业战争,手段从明面上的到私底下的都有但陈嫣并不怕这些,是她开启的海上贸易,和印度、南越贸易建立起来的这几年,该经历的事情都经历过了。

陈嫣记得的,最新的探路船小队今年又出发了好几支,红海已经近在咫尺了!

不过即使进入红海也还差得远,在没有苏伊士运河,也没有能力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时代,绕过非洲好望角这条航路才是陈嫣的追求——但这对船只的要求太高了。现阶段的话,也只能指望红海贸易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