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第 29 章(1 / 2)

体育运动不像电子游戏,点数加上去了,每次打出来的伤害有个基础线,只高不低。竞技体育受到的影响很多,当地气候、饮食、心情、身体条件等等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而竞技体育又不会给你试错的机会,一次失败你可能连进入决赛的机会都没有了。

太残酷了。

为了不让她分心,利教练下午没让她去见家人,把她摁在招待所里让她好好休息。招待所离中学不远,开车只有几分钟路程,决赛检录时间前30分钟,利教练和领队才开车送她到中学体育场。

温度稍微降低了一些,开始起风。风不大,吹在脸上还是热浪,很快就出汗了。

助教为她检查了钉鞋、运动衣、背后的号码牌,确认一切妥当。

田薇薇开了一瓶矿泉水,喝了几口。这么热的天,体内水分蒸发,不可能不补水。但补水也不能太多,免得一紧张就想上厕所。

省体委还挺舍得的,给运动员配发了运动服,外衣是审美灾难就不说了,贴身运动衣都是速干型的,不论男女都是深蓝色。她嫌丑,利教练居然换了一套桃肉色的运动衣给她。

她现在上身穿着桃肉色运动背心,下身穿深蓝色运动短裤。短跑的话,你要是愿意也可以像乔伊娜那样穿紧身长裤,但绝大多数女运动员还是选择运动短裤,为的是尽量减少衣服与身体的接触面积。

她在做热身运动。

认真做好赛前热身很重要,但也要讲方式方法,赛前热身弄伤自己的运动员也不是没有,都到决赛了,不会有人故意弄伤自己。

她随意看了看其他运动员:女孩子们看上去都还不错,有点紧张,但紧张是正常的。

陈玉成绩第一,看起来就是个细细瘦瘦正在发育期的女孩子,比她大8个月,刚满14岁;她的队友许芊芊也就15岁,同样细细瘦瘦。

粤省队的高小晴成绩排在第四,田薇薇第五。

陈玉第四道,许芊芊第三道,高小晴第六道,田薇薇第二道。

道次不重要啦。

她没有想到看台上的妈妈和表哥,也没有去想周瑾纶为什么没来金陵。市级比赛不算什么,省级比赛,也一般。这是她第一

次跟全国范围内同水平同年龄的对手同场竞争,目前来说,一切都还好。

一次比一次跑得快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她还能跑得更快吗?

她应该还可以跑快一点。

男子100米先决出了胜利者,广东14岁男孩梁君新以惊人的10秒35的成绩拿到了冠军,这个成绩已经属于20岁以下青少年的顶级成绩。

女孩子们看起来对这个成绩也感到了震惊:全中运男子100米的纪录是10秒86,梁君新一下子将纪录提高了51毫秒。

比赛时的心态相当重要,你不能被任何事情所干扰。10秒35,了不起,但那是别人,是男子比赛,跟她没有什么关系。

她将这个信息从脑子里删除。

起跑,她没问题;中途加速,没问题;最后冲刺,也没问题。

周瑾纶为她打的基础很全面,连续三年的省体委集训也将她中途加速的短板补上了,她现在没有什么特别拖后腿的不足。如果真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她训练确实不够刻苦。

各人站到自己的道次上,各自调整起跑器。

解说员在广播里播报每个道次的运动员、所属代表队,听到自己名字的运动员会向两边看台挥手。

田薇薇觉得心跳的很快,这跟省中运不一样,当时她可能只是“随便跑跑”的思想,跟玩似的。

隔了一个许芊芊,看不到陈玉。可看别人干什么呢?她暗自笑话自己想太多。

“各就位——”

她冷静了一点,蹲下来,脚蹬起跑器。

“预备——”

只几个呼吸,发令枪响起。

起风了,顺风。

风吹着她向前,脑后的丸子头扎得紧紧的半天也没有散;没有脑后的马尾辫晃荡,她似乎觉得脚步轻盈了许多。

伸展双腿,但不要完全伸展,保持双腿微弯;髋关节的伸展幅度是决定性因素,现在中国全都在教美国式的伸髋训练方法;奔跑是紧张运动肌群的活动,但又要同时学会放松肌肉,不然不等跑到70米就会开始肌肉乏力减慢速度。

20米后,她加速到最高速,一直保持到70米。

根本没空关注其他人跑到哪儿了,眼角余光扫到有人似乎跟她跑得一样快。

手臂匀速摆动,到冲刺阶段加大摆臂幅度,带动身体尽量降低肌肉

疲软造成的减速,上身前倾,做出压线的动作,眼角余光扫到有人先压了线。

迈过终点线,速度大幅度降低,又慢跑了20多米,这才停下来急速换气。

第四道,陈玉,风速22/s,11秒55。

第二道,田薇薇,风速22/s,11秒70。

第三道,许芊芊,风速22/s,11秒74。

第六道,高小晴,风速22/s,11秒74。

田薇薇心里乐开了花:11秒70!虽然是超风速,但这不影响成绩排名,她超乎寻常的发挥极好,连自己都没想到。她本来觉得能跑个第三就算达成目标了。

利教练本想板着脸假装淡定的,但想想,她还没到14岁,还是有限度的夸夸她吧。

她兴高采烈,“我是不是特棒?”

“你棒极了!来来,喝水,别呛着了。”

她接过矿泉水瓶,“真没想到我能跑出这个速度,好像吃了菠菜。”

“什么菠菜?”利教练不懂,心想现在的孩子怎么尽说一些大人听不懂的话。

“我是说,多亏了教练对我的指导,我才能取得今天的好成绩。”

他忍不住笑了,“这话你等下去跟记者说吧。”

“记者?会有记者采访我吗?”

“当然了,今天是第一天比赛,你又拿了银牌,要知道我们省短跑不怎么样,能拿奖牌就是大胜利。”

她笑嘻嘻的,觉得真是不错。

再想想,要是没拿到名次,肯定也就没有什么采访了,有什么好说的呢?所谓的“出成绩”,指的是在比赛上拿名次,只限前三名,之后的名次都是路人甲乙丙丁,无人关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