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穿越七零纪事> 第29章 第 29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第 29 章(1 / 2)

舒安很不想理会身后的人, 只是他身体不好, 不能跑动,到底让人追上。

他有心想当做没有听到, 奈何那人一直叫唤个不停,旁边路过的人看着一个姑娘家追着一个男人, 那眼神要多奇怪就有多奇怪。

为了免于被指认为负心汉, 舒安不得不停下脚步。

“舒安。”董晓华看到意中人停下来,欢喜地看着他, 目光落在他身上灰色的半旧的毛线围巾,嘟了嘟嘴:“舒安,你这围巾都旧成这样了,我给你送条新的吧。”她上班时间宽松,也学着其他人买了团毛线回来,织毛衣她还不会, 围巾也是打地磕磕巴巴地,但颜色鲜艳漂亮, 就跟她的心一样。

可她不敢, 不敢拿给舒安。

“舒安,你原谅我了吗?我不是故意的。你要相信我,我真的是为你好。”董晓华见舒安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一着急就伸了手。

舒安几大步往旁边跳去, 这一连动下来, 本来还有些红润的脸色立刻白了白。

董晓华吓得不敢动了, 可还是忍不住说道:“我要是不帮你, 就你这样的别说下乡了,在火车上就能把命给丢了。”

“多谢你的好意,我先走了。”舒安用力深呼吸几次,埋着头从董晓华身边走过。这事诚然是他得了实惠,可想要毫无芥蒂地去感谢董晓华实在是太难了,甚至舒安都恨着自己的破身体,若非如此妹妹又怎么会被董晓华哄骗住。

哪怕董晓华的妈妈是在居民区做事,可没有本人过去签名,这下乡的人选也不能换掉,董晓华家里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事实上,舒安对董晓华的行为是十分生气。

可没办法,只要董母还在居民区,日后舒曼回来就少不得经过这道关卡。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舒安也不能把脸皮扯破。

可与人谈情说笑?恕他无法做到。

在董晓华怔愣间,舒安走得飞快,趁她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跳上刚巧经过停下来的电车。

董晓华赶过去的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电车门关上。

她气得直跺脚,想追过去也知道追不上,更不知道舒安去哪里,就这么放弃却是怎么也不甘心。

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董晓华想了想跑去邮局,写了封信。

上了电车后的舒安被人群一挤,胸口就觉得有些闷,艰难地移动着到了门边,才喘过气,心里不由更加苦闷了。

他这身体将养了这么多年,依然不能蹦不能跳。

这才使得他刚才没办法去反驳董晓华的话。

可若非董晓华瞒着他做了这事,舒安心里并不愿意妹妹代替他下乡,只是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无用。

但愿今天能买到书,而那些书真的对红旗村生产队有用,这样舒曼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另一边,张秀秀在红旗村住到正月初五,陈耀文就骑了自行车回来要把人接回去。

起先,张秀秀还不乐意。

陈耀文不得不求爷爷告奶奶地哄道:“你要不回去,咱儿子可怎么办?”谁知道这小子之前好好地,张秀秀一走,成日成夜的闹。陈耀文偶尔抱抱孩子还觉得新鲜,让他带孩子那是断断不能的,陈家父母虽喜欢大孙子,可白天黑夜地带也没那个体力。

本来还觉得张秀秀走了,能培养祖孙感情。

可这不过去才没几天,陈家父母就先认了输,让陈耀文大包小包地来红旗村请张秀秀回去。

这陈家也知道,张秀秀以前回娘家哪一回都没有留下,这一回是故意做给他们看的,他们是拉不下面子,就只得让陈耀文上。

张秀秀舍得下男人和公婆,到底舍不得孩子,晾了陈耀文一回,还是提着包袱回去了。走的时候再三嘱咐舒曼:“过了十五,你就来镇里找我。”

舒曼答应,送走张秀秀和陈耀文,才起身走回张家大院。

张大娘正坐在炕上抹泪,李月娥陪在一旁。

看到舒曼进来了,张大娘用手背擦了擦,叫她上炕坐。

炕的中间放了好些东西,都是陈耀文带过来的。

舒曼看了一眼,有两瓶麦乳精、一盒子糕点还有一些布,这可算是稀罕的东西。陈家这也算是为了孙子大出血了,当然也有为之前张秀秀生产的事情间接向张家道歉。张家收了东西,也就不能老拿那件事去说。

张大娘打心里不想收,可为了张秀秀没办法。

难不成,还真的把闺女留在家里不成?那到时候可怜的就是孩子了。

可收下了,这心里实在不好受。

李月娥素来能言,偏这个时候口水都干了也没让张大娘缓过劲,只能瞅着舒曼看,让她好歹开口说点什么。

“大娘,你想秀秀姐了,再喊她回来住几天就是了。月娥嫂子肯定乐意,再不济让秀秀姐把您的大外孙也给一并带过来。”要说这女人嫁了人之后,要是娘家嫂子不乐意,其实真挺惨的。婆家不当你是自己人,娘家当你是外人,本来你还算是有家人的,一嫁人两头都不碰。

可也有好的,比如娘家嫂子乐意的,婆家又是真心拿你当儿媳妇女儿看待的。对张秀秀来说,后者是不可能的了,庆幸的是李月娥对张秀秀这个小姑子是打心底地盼着她好。以至于以后若是在婆家受了委屈,回到娘家,张秀秀还能有个去处。

“乐意,俺肯定乐意。”虽不至于把张秀秀当女儿看,可李月娥真心把张大娘当亲娘看,要不是这个姑母怜惜她,她未必能从李家沟嫁到红旗村来。眼下别说让张秀秀偶尔回来住几日了,就是一直回来住着,她想了想大概也是愿意的。

可真到那个情况,必然是张秀秀同陈耀文到了决裂的时候。

然而,还不至于到那个时候。

现在的人不像几十年后,依然秉持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事的想法。

舒曼能理解,但也只是理解心里是不能苟同的。

她谢绝了张家的挽留,哪怕张家情况好一些,可粮食也不是尽够的,倒是自己拿吧一个人吃喝什么都不愁。

也不算不愁吧,至少十日后去镇里的事情被舒曼放在心里。

接下来的日子,她深居简出,拿着舒安寄过来和原主带过来的那几本书反复翻看,凭着记忆中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试着备课。

期间,白玉英带着杜鹃来找过一次,得知舒曼在忙的事后,就再没有过来。

这一日同从前一样,舒曼看过书后,就吹了灯打算歇下。

她为了省油,如今晚上看书的时间都不会太长。

借着微弱的月光洗刷刷后,又去灶台添了一遍火柴,锅里面烧着热水,中间还有一口小的陶瓷灌,里面放了一些糙米和地瓜条。

天太冷了,舒曼没有去倒水,而是准备歇下。

只是没多久,院子里就听到砰的一声落地。

舒曼心口一紧,从炕上爬起来,穿上鞋子就把藏在枕头下面的菜刀抓在手上。房门被屋子里的橱柜和桌子顶着。

她只能小心地走到窗边,借着那不大的窗户口往外面看去。

当初做窗户的时候,就想过独门独户太危险的原因,也有为了省钱,窗户很小,又是特意做了木框镶嵌的玻璃,哪怕整个窗户拆卸下来,喜子这么大的孩子想要挤进来都是不容易,坏处就是屋子里面的光线自然就受到影响,白日里除非敞开大门,否则也得点着灯才好。

从窗户往外面看去,院子里似乎并没有人。

难道又是虚惊一场?

舒曼皱了皱眉,把脑袋从窗户口探出去一些,才发现靠近篱笆墙内的一个地方似乎躺着一个人。

舒曼犹豫了一下,去把手电筒拿了出来。

灯光从窗户边打出去,果然能看得清楚一些。

的确是一个人。

舒曼心中天人交战,如今年虽快过去了,可天寒地冻的,这么一个人躺在外面不死也残了。

她是没有那么好心,可人要是死在自己这屋里,怕是到时候有嘴也说不清楚。

想到这,舒曼心里不禁升起一抹苦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