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节(1 / 1)

殿上的大臣都看向了圣人的位置。若是镇压民乱的话,这兴修水利的事情就变得像强迫性的一样,招工会变得更加困难。但也不能任由事情发展下去,没看到才这么一会儿,就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吗?这就要看圣人对这次修运河的决心了,众人也在叹息,明明才开始而已。圣人的声音传来,“百姓心中有所求,我们就去看看他们所求为何,摆驾。”嘶!圣人竟然要亲临。莫少珩:“……”他第一次正式上朝,没想到居然就遇到了这样的大事情。他也是必须得去的,这事情本就和他关系颇大。圣人退了朝,莫少珩出殿的速度稍微放慢了一点。装模做样地走到赵棣身边,小声道,“你只需要点头或者摇头即可,我懂。”赵棣目不斜视地走了出去。莫少珩:“……”还真是滴水不漏啊。得,他自己去看情况。……盛大的仪仗向城门而去。城外难民闹事,凉京的百姓也得了消息,只是没想到,竟然是圣人携带百官一起去城门。五百难民,看上去还不少。想象一下做课间广播体操时,从楼上往下看的情况。当然,难民站得更加的密集也更加的凌乱。莫少珩也跟在后面上了城头。城墙下,全是衣衫褴褛,表情激动的难民。民乱,而不是民暴,因为他们手无寸铁,他们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的诉求。这时,城门大开,穿着北凉最精锐的铠甲的凉京卫涌了出去,站成一排一排的,将一群难民围在了中间。难民骚乱了起来。这时有尖锐的声音响起,“圣人至,庶民跪拜。”嗡!哪怕是闹事的难民都懵了。他们只是想有人能给他们一个说法而已,没想到竟然是圣人亲至。圣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城墙上,立一珠帘座塌,隐约能看见里面的人影。难民跪了一地,眼中带了泪。圣人亲自来了,圣人听到了他们心中的委屈。这时有老宫人来到了难民前,“圣人天恩,德佑天下,现今圣人当前,你们有任何要说的尽可以大声说出来。”一时间竟安静得落针可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有几位年龄古稀的老者被带到了前面。老人带着泪,“圣人厚德,怜我等疾苦。”“我洵州难民,失了故土,千里迢迢来到凉京,本也没有多少奢求,只盼圣人恩德,赐我们一口粥,帮我们渡过难关,但……”“但在我等遭此大难之际……”哽咽的声音,讲述着他们的心酸和遭遇。他们遭了大难,变成了无衣无食的难民。来到凉京后,本期望着能得到最基本的救济。可是等来的却是强行让他们修建水利。强行两字说得特别重。自古以来,强抓壮丁,也没有在难民中抓的道理。自古以来,被抓的壮丁修建工事,都是被鞭挞苛刻,能活下来的有几个?他们不愿应这招工的文书,那些官吏竟然告诉他们,不去修运河,就不会给他们粮食。声泪俱下,说道最后,那委屈竟然撕心裂肺一般,他们正遭受着世间最残酷的磨难,为何还要被如此逼迫他们?这也是他们什么也不顾了,也要来讨一个说法的原因。城墙上鸦雀无声。赵岚已经额头都是汗。他为了招工,的确急迫了一些,手下的人难免会习惯性的摆点官威。本来为了达成目的也没什么,让这些难民去修水利也是为了他们好啊,能在大难中活下来,哪曾想竟然闹到了圣人面前。莫少珩:“……”不去修运河,肯定是不会一直给粮食的,哪怕给,也仅仅是一丁点的救济。但你不能这么给难民说啊。同一件事,不同的表达方式,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以工代赈,以工代税,多好的解决方案啊,愣是给办成了强迫性的。其实也不难理解,哪怕不是赵岚来办此事,也会是差不多的情况。因为他们是官,这个时代,阶级是十分明显的,士农工商,等级分明。很少有服务于人民的思想觉悟。所以期待他们像扶贫官员一样好声好气地去给每一个难民讲解以工代赈,以工代税的利民政策,基本是不可能的。这也造成了,在朝廷看来,他们是在解决难民之急,顺便修建一条利国利民的运河出来。而在百姓眼中,就是强迫他们修运河,还没开始,他们就开始想着,在工期他们被人打死被人饿死的情况了。更别说还有莫少珩这个因素在,他们就更加的不愿意了,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能影响一群人。莫少珩都不由得看了一眼赵岚,这个结果其实还真不能全怪赵岚,他只是刚好是负责人,得承接着所有的后果而已。莫少珩以前让赵棣不要去争这个差事,让赵岚先去趟雷,这不,雷趟出来了。现在这些难民的诉求便是,他们就是不愿意应招去修水利。面对这个难题,赵岚稍微用了一些强硬的手段,甚至威胁说,不应招就没粮食,其实都不算是威胁,因为事实也差不多。现在,圣人也必须直面这个难题,赵岚一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问题,而圣人必须现在就解决这个问题。圣人心中也是一叹,千古之事,还没开始就被阻在了第一步。不过他也看出来问题所在,这些百姓以为,他们如同以前的那些王朝一样,是在被抓壮丁。召来一些大臣开始商讨了起来。这一商讨就从上午商讨到了下午。莫少珩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没办法,圣人没有吃饭,北凉诸位大臣亦没有吃饭,他同样没有中途跑去吃饭的道理,虽然这商讨也没他什么事,就他现在的官阶,离圣人还远着呢。让人意外的是,圣人中途居然让人依旧按平时的规格施粥。不比平时多,也不比平时少。莫少珩是有些惊讶的,看圣人的做派,不像是在作秀。要知道,在古时的制度中,圣人就是天子,是北凉最尊贵的人,而圣人现在却因为百姓之忧废寝忘食,又不为了尽快解决麻烦,乱施天恩。能做到这等程度,哪怕是在历史上,为数也不多。商讨的结果。大概就是拨乱反正,给百姓解释,修这条运河对北凉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必须要修它。解释他们这次招工的以工代赈,以工代税的政策,和以前的抓壮丁是完全不同的。还有就是,会保证在工期之内,按正常的工人对待。反正就是将朝廷的真正想法告诉百姓,而不是他们现在曲解的意思。派人前去给难民讲策,这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百姓之中,很多都是没有读过书的。这一讲直接就到了太阳西落。还好,圣人让诸臣回去了,只剩下讲策之人还在摇曳的火把中通宵达旦的传递朝廷的意思。这也是没办法的时候,要不是现在情况特殊,朝廷一般下达什么政策,都是贴一张告示了事,多属于直接执行那种。莫少珩也腰酸背痛的回了镇北王府,站太久了。他本来今天还答应去国子监带那十五个少年逃课的,结果也失言了,没办法,他也没有想到会遇到这么突然的事情。按理,明天不是大朝会,莫少珩是不用去上朝的,但圣人让人通传了一声,他明天也必须到场,他和这件事情多少有些关联,这个安排也在意料之中。莫少珩用了饭就歇下了,为明天做准备。第二日,去了皇宫,却被通知直接到城墙。等莫少珩来到城墙的时候,圣人的珠帘座塌已经到了。莫少珩看了看天色,天才蒙蒙亮而已,他应该也没有迟到。看了看城墙上分列的百官,莫少珩不敢怠慢,走到自己的位置,还好像他这样的“小官”暂时无人关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