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战国大权臣小说> 197,给田单一个机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7,给田单一个机会(1 / 2)

元旦到了。

这个时代当然并没有什么鞭炮,但人们还是欢欢喜喜的拿出了新衣裳,尽可能的置办一些年货。

平民人家,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肉,已经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享受。

稍微有钱一些的,社会地位高些的,不免就多了几分追求。

比如说给家里添置一些新的家具,又或者将已经老旧的外墙翻新一下,等等。

再上去就是官员贵族阶层,那生活就相当的丰富多彩。

精力旺盛的就出城去骑马踏雪,觉得外面太冷的就在家里左拥右抱,喜欢饮宴的就招呼三五客人畅饮一番。

在任何时代,有权有钱的人们,生活永远都不会枯燥乏味。

到了顶层,赵王这边,他的生活反而是非常简单了。

祭祀冬官和祖先之后,邯郸城中靠近赵王城的一块新地,崭新的学宫落成。

赵王亲自主持了学宫的第一次开学典礼。

荀况被封为大祭酒,邹衍、公孙龙两人被封为中祭酒,李斯、韩非等十名学者先生被封为祭酒。

在众人的注视下,赵王亲自揭开了蒙在学宫大门牌匾上的幕布。

“天下学宫。”

稷下学宫其实并不叫稷下学宫,仅仅是因为身处临淄稷门下侧而得名。

但这座天下学宫,却是真真切切就叫了这个名字,承载着赵王的野心和期许。

招天下士子,建赵国霸业!

一百零三名士子在赵王的见证下,各自拜入儒、法、阴阳、名、农等诸多学派之中。

儒法两家的弟子人数最为众多,加起来超过了一半。

接下来就是阴阳家,在邹衍的名望吸引下,足足有二十名士子拜入阴阳家门下。

可别小看这二十人,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通过了邹衍的测试,得到了认可之后才能拜入阴阳家的。

根据鸱鸮方面的情报,参加阴阳家入门测试考核的,足足有上千人之多!

李建看着面前的上百名士子,心中也是无奈。

数量太少!

即便是讲究“有教无类”的荀况,其实对弟子的资质也有一定要求。

出于第一届弟子要打响名头的考虑,这一百零三人其实都是优中选优的结果。

但这并不符合李建的想法,为此他还和荀况以及邹衍吵了一架。

平原君站在李建的身边,突然笑呵呵的开口道

“本侯听说,李卿在筹办开学的时候,提出过一个非常让人惊讶的想法?”

平原君的声音不小,周围的十几名大臣纷纷侧目。

有人忍不住就问道

“不知李卿的良策是什么呢?”

平原君看了李建一眼,笑道

“好像李卿是希望一次性招收至少上千名士子,将他们分成数十个班级,每个班级都由不同的老师轮流执教。”

听到平原君的这番话,四周瞬间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一名大臣忍不住道

“一名士子怎能跟随多名老师门下?”

又有人道

“若是儒家的老师给法家士子上课,当真不会在课堂上打起来吗?”

众臣纷纷摇头,脸上的表情都很统一。

都觉得李建这个建议,未免过于天真。

李建笑了笑,没有开口说话。

在李建看来,开办一个像稷下学宫一样的地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稷下学宫的名气是很大了,各种思想碰撞的也很激烈,对华夏的历史确实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对稷下学宫的奉养者齐国来说,这个国家得到了什么好处吗?

除了一些虚名之外,实际上的好处并不多!

否则,当时和秦国并称东西两帝的齐国,又怎会衰落下去。

赵国的学宫,应该是能源源不断的培养出大批官吏、将领,加入到赵国的政坛和军队之中。

有了这些人才,赵国才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国力和军队的实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只可惜,至少现在,作为赵国内史的李建还无法推动如此巨大的教育制度变革。

想到这里,李建在袖子之中的拳头微微握紧。

权力。

还是权力。

归根结底,李建还需要更大的权力!

想到这里,李建抬头,看了站在身前不远处的赵王一眼。

李建眼中,光芒闪烁。

三世为人,前世为臣,早已证明——

求人,终究不如求己!

荀况来到了赵王的面前。

赵王笑呵呵的对荀况道

“荀卿,将来你要好好的发展学宫,务必要让所有的诸子百家都在学宫之中生根发芽。”

“要让咱们这座天下学宫,全方位的胜过齐国那座稷下学宫!”

“若是在邀请名师时有什么困难,你可以跟李卿、蔺卿他们说一说。”

“实在不行,就当面告诉寡人!”

荀况连连点头

“请大王放心,老臣一定尽力为之。”

迟疑了片刻,荀况又开口道

“不瞒大王,其实眼下邯郸之中就有一名良师。”

“但老臣心中有些忐忑,不知大王是否同意此人加入学宫之中。”

赵王咦了一声,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邯郸之中的名师,为何之前你不邀请他加入呢?说来给寡人听听。”

荀况脸上的表情越发纠结,但此刻也容不得他不说,便道

“启禀大王,都平君田单兵法精湛,若是他愿意加入学宫之中教授兵家之道,臣认为对学宫是极有益处的。”

田单这个名字说出来,空气突然变得安静。

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注视着荀况。

众人心中想法大抵一致

“这老家伙是傻了吧?大喜的日子,居然提起田单来了?”

田单可是刚被赵王罢相没几个月呢。

赵王脸色也是一变,好一会没有开口说话。

荀况非常诚恳的说道

“《左传》载士季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都平君或许犯下了一些错误,但其人之才能也是天下周知。”

“若让都平君就此退隐,未免过于可惜。何不让他加入学宫中,为大赵多培养一些人才呢?”

赵王还是没有开口说话。

平原君忍不住开口了。

“荀卿此言差矣。都平君乃是触犯了大王,所以才被剥夺了官职。”

“若是再度让他出山,大王之颜面何存?”

“还请荀卿自重,将来不要再提起此事。”

田单曾经是平原君的头号政敌,平原君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田单重新出山的。

就算是在学宫之中当个教书先生也不行。

要是被田单教出了几个得意门生,将来在赵方执掌大权,那平原君有得头疼了。

想到这里,平原君不由下意识的看了旁边的蔺相如一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