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战国大权臣笔趣阁> 261,重甲骑兵,收服魏无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1,重甲骑兵,收服魏无忌(1 / 2)

李建生子,对于赵国乃至整个华夏世界都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前来贺喜的使者几乎要踏破李氏的门槛,送来的礼品更是多得连库房都要装不下了。

很多李建的支持者发自内心的欢喜,也有很多李建的仇家们捶胸顿足,大呼苍天不公。

这让魏无忌有些感慨。

“当年我家长子出生的时候,大梁城中同样也是热闹非凡,但比起今日的景象,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李建笑道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信陵君你只不过是一位君候,而本侯则是将来华夏的王。”

魏无忌有些惊讶的看着李建。

“定国君现在都已经不再掩饰了吗?”

李建笑道

“我听说现在民间有一句话,叫做‘定国君之心,路人皆知。’”

“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我的心意,我要是再继续不懂装懂下去,多少就有点侮辱大家的智商了,对吧?”

魏无忌叹了一口气,道

“本侯有些时候真的觉得,定国君在这方面确实坦诚得可怕。”

“这是一份计划书,还请定国君过目。”

魏无忌的计划书其实并不算长,也就短短的几页。

上面的内容也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如何让赵国征服魏国”。

李建认真的看了一会,然后对魏无忌道

“如果这上面的内容是真的,那信陵君你注定要以魏国叛臣的身份载入史册了。”

“若你不介意,本侯可以让这份计划书以参谋部作战计划的名义出现。”

魏无忌哈哈笑了起来。

“大丈夫一世为人,只求无愧于心。”

“我并不想要谋夺王兄的王位,只想按照父王的遗诏,守护大魏的国土和子民。”

“但如今我知事不可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尽可能的让魏国子民们多存活一些了。”

李建看着魏无忌,突然道

“那魏氏王族呢?”

魏无忌的表情有些暗然,但还是开口道

“至少,定国君还是会给魏氏留一支香火祭祀的,不是么?”

李建点了点头,将计划书放在了桌桉上。

“明年春,就是邯郸大军南下之时。”

魏无忌同样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邯郸的秋天很美,和过往的每一个秋天一样美。

李建乘坐着马车,在大队骑兵的护卫下,缓缓从邯郸城外的大马路上驶过,注视着道路两旁的稻田。

金灿灿的稻田,无论对于最底层的农民还是对于李建这个最高层的统治者而言,都是一副极为美丽的景象。

蔺仪跟在李建的身边,介绍道

“根据各地的初步汇总,今年在大规模推广了粪肥之后,粮食的总产量应该能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大约两成。”

“河东郡方面,由于大量秦人离开的时候将地里尚未成熟的作物全部收割,新迁往河东郡的移民们需要至少十万石的粮食补助。”

秦国人很守信用,或者说,因为忙于内部的争权夺利,他们压根就没有时间来考虑从赵国手里夺回河东郡这件事情。

吕不韦坐在咸阳城的菜市场门口,表情非常严肃。

吕不韦当然不是来这里买菜的,而是在此地负责监斩。

“文侯,时间到了。”

如今的吕不韦不再是秦国大夫,而是成为了和应候范睢平起平坐的文侯。

在得到下属的汇报后,吕不韦就从面前的签筒之中拿出一枚木制令牌,丢在了地上。

“开始吧。”

一名小吏从地上接过令牌,高高举起。

“文侯有令,开始!”

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刽子手走上了行刑台。

在台子上,密密麻麻的跪着几十个人。

在台子之下,等候着斩首的数量还有更多。

在验明正身后,刽子手们抽掉了嫌犯身后用来写明身份罪状的长木条,一脚踢在嫌犯的膝盖后侧,迫使嫌犯跪在地上。

屠刀高高举起,然后落下。

头颅滚动着,掉在了地上,然后被刽子手捡起来,丢进了一旁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箩筐之中。

“下一批!”

吕不韦静静的看着这一幕,思绪却早就已经飘飞去了别处。

自从赵军撤离咸阳至今,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秦国内部的动荡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单就吕不韦来说,这几个月经由他监斩的人数,就至少在两千人以上。

这里面有很多,都是大秦的中坚官员和军功贵族。

他们其实并没有犯下什么十恶不赦的罪名,仅仅是因为在之前的政治斗争中站错了边,就被成批成批的杀戮。

这对秦国而言是一种削弱。

所有人都知道是削弱,但没有任何人会留手,包括吕不韦也是。

今天对政敌仁慈,那明日死的可能就是自己。

家国家国,没有自己的家族,还谈什么大秦的利益?

得先活下去再说。

终于,最后一批人头落地,今日份的斩首行动结束了。

众多咸阳城子民们齐齐的呼出一口气,意犹未尽,开始讨论起谁得脑袋滚得更远,谁的鲜血喷得更多。

对最底层的黔首们而言,死的是谁并不重要,只要死的是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他们就会非常的兴奋、开心。

吕不韦站了起来,长出一口气。

“好了,本侯回宫复命,尔等也各自回去忙活去吧。”

咸阳宫大殿中,格外的热闹。

舞姬们在跳舞,许多大臣在举杯畅饮。

在宴会的正上首,自然就是新任的秦王嬴子楚。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于,国君如果死了,臣子们要服丧。

但作为国君的继承人,下一任国君服丧的时间却远远少于臣子们服丧的时间。

所以嬴子楚现在已经能公开大吃大喝,甚至不会受到任何人的指责。

或许是因为受到了在邯郸城时当质子的门前冷落车马稀,如今的嬴子楚在登基为王之后最喜欢的就是热热闹闹的宴会。

不但要有大量的舞姬和乐者助兴,还必须要有许多大臣众星捧月的和嬴子楚一起喝酒。

看到吕不韦的到来,嬴子楚非常的高兴。

“来来,文侯,跟寡人喝两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