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战国大权臣笔趣阁> 265,攻破陶邑,大梁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5,攻破陶邑,大梁城(1 / 2)

陶邑。

这座城池曾经是宋国的都城,也是中原最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

宋国,一度号称“战国第八雄”。

二十多年前,齐湣王悍然发兵,吞并宋国。

秦王嬴稷趁势在背后推动各国连横,组成五国联军,以燕国大将乐毅为主将,讨伐齐国。

乐毅率五国联军大破齐国,随后诸侯瓜分齐国领土。

陶邑,为时任秦国相邦穰侯魏冉所有,成为了秦国在中原的飞地。

数年前,穰侯魏冉失势,范睢上台,秦赵爆发大战。

信陵君魏无忌抓住机会,率领魏军一举攻克陶邑,陶邑并入魏国至今。

脑海中将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给快速过了一遍,李牧露出笑容。

“真是一座好城池啊,从今往后,这座城池就是我们大赵的了!”

在李牧的面前,三万赵国骑兵正在绕城而行,就如同在咸阳城时一般,无情的对城墙之上的魏军进行压制。

魏军的箭失零散的从城墙之上射下来,紧接着赵军的箭失就如同雨点一般射了回去。

三万骑兵所组成的弓箭手军团,是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可能与之匹敌的。

李牧身边,有人道

“大将军,午时已到。”

李牧抬头看天,太阳移到了头顶。

“好吧,魏国人果然没有投降。”

李牧自言自语了一句。

三天前,李牧包围陶邑,随后将劝降书绑在弓箭上射了进去。

若陶邑投降,赵军保证秋毫无犯!

从陶邑至今依然紧闭的城门来看,这封劝降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李牧下达了命令。

“开始吧!”

响箭呜呜的飞上天际。

赵国三万骑兵,立刻井然有序的朝着后方撤退。

随后,两波火箭分别射出。

和之前攻克咸阳时不同,事后参谋部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应该同时引爆两座城门,这样才是最为保险的方案。

“轰轰轰!”

巨大的爆炸让大地都为之震颤。

只是第二次,李牧居然都有些习以为常了。

他微笑着张开了双臂,深深的吸了一口空气之中那硝烟的味道。

对李牧而言,这是胜利的味道!

硝烟渐渐散去,出现在李牧视线之中的,是倒塌的陶邑城墙,和被炸得洞开的城门。

“还愣着干什么?全军出击!”

李牧恶狠狠的挥舞了一下手臂,似乎要将心中的杀机给全数释放出来。

不愿意投降?

不识好歹?

那就让本将军,好好的给你们一个教训。

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落后就要挨打!

赵国骑兵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纷纷扬鞭策马,犹如闪电一般朝着城门冲去。

李牧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心中突然涌起一丝念头。

“假如今后攻城都这么简单,那打仗岂不是变得很没意思?”

但马上,李牧又笑了起来。

“没意思,也挺有意思的。”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现在这种非常没有意思,但又绝对能确保胜利的战争方式,对赵国自己来说,可是再好不过了。

赵国的骑兵们犹如利箭一般,冲入陶邑之中。

沿路,无数魏军士兵惊慌失措,绝望的表情在他们的脸上显露。

陶邑,被攻克!

大梁城。

廉颇立于战车之上,注视着被两道运河包围起来的大梁城,口中忍不住啧了一声。

“还真是有点麻烦。”

大梁城,和其他中原城池不同。

当年魏惠王迁都此地,为的是争霸中原。

既然是争霸,那就得考虑军事目的。

大梁城坐落在平原之中,魏惠王为守卫城池,在大梁城的南北两侧挖了两条运河。

北边的叫大沟,南边的叫做粱沟。

这两条沟连接成了一条巨大的护城河,平时可以用来航运过船,战争时刻把河上的桥梁拆除,就能让敌军无法渡河,威胁到大梁城的城墙。

凭借着这条巨大的护城河,大梁城从建立至今,还从来没有被攻陷过。

魏王就站在城墙之上,注视着远道而来的赵军。

魏王的脸上,带着明显的愤怒。

“这些赵国人,还真的把寡人当成软柿子捏了?”

龙阳君和晋鄙一左一右站在魏王身边,龙阳君闻言便道

“大王母须担心,赵国人就算再怎么凶残,他们也不可能长翅膀飞过粱沟和大沟的。”

晋鄙也道

“我等只需坚守一段时间,等到其他诸侯国的援军到来,赵军自然不战而退。”

和赵队决战,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现在的魏国只有两个郡,而赵国却有二十个郡,足足是魏国的十倍。

魏国能征召十万兵马,那已经是把国内所有兵源都利用起来,真正穷兵黩武后的结果。

而赵国征召了二十万兵马之后尚且留有余力,还能在保留各郡防备力量的同时,派出一支五万人的军队驻扎在河东郡提防秦军。

两个国家的国力已经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可能会提出跟赵国人野战拼命这种想法。

魏王长出一口气,心中有些郁闷。

想当年大魏多么的威武,战国时代第一个霸主级别的国家,那是真正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现如今,怎么混成了这个样子?

魏王有些扫兴,道

“这里的防务,大将军你就盯着吧,寡人要回去休息了。”

龙阳君立刻紧随魏王而去。

才走得两步,魏王突然听到城墙上的魏军士兵爆发出一阵惊呼声,顿时停下脚步。

“怎么回事?”

晋鄙此刻也是一脸吃惊,不敢相信的伸手指着外面的运河。

“大王快看,那里、那是赵国人的……”

魏王心中一惊,立刻回到城墙处,将视线投去。

运河之上,无数船帆摇曳,白茫茫的一片。

众多大小船只铺满了河面,浩浩荡荡行驶而来,直扑大梁城。

魏王的舌头都有些结巴了。

“赵国,赵国人的船?”

城外的廉颇看着这一幕,老脸上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魏无忌这小子还真够准时,来人,擂鼓!”

通通通的鼓声瞬间响彻天际,众多赵军士兵排列成阵,密密麻麻的往前进,来到了运河的岸边。

从运河之上而来的船只也缓缓停下。

成百上千艘船只,仅仅用了短短片刻时间,就在运河的河面上组成了一艘无比巨大的浮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