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7章 拉拢(2 / 2)

得了准话,丹红姑姑连忙道谢,轻轻一击掌,便有内侍宫女,如鱼贯耳地托着漆盘、抬着箱拢将东西往屋里抬。

朱公公一眼瞧去,止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这还真是掏弄了家底。

光是一盒白、粉、黄、黑四色东珠,每一盒都有三十来颗,颗颗都有花生米大小,不光大小均等,色泽也莹润无比。

白珠倒还易得一些,粉、黄、黑三色珠,却是极为罕见。

光这就已经是价值连城。

除此之外,还有各色宝石、布匹、首饰、玉器,香材,药材等等,样样都是精挑细选,价值不菲。

朱公公却是知道,宁国公府如镇国侯府一般,都是跟着高祖皇帝,有从龙之功的勋贵人家,世代累积的底蕴,自是非同一般。

当初宁国公府获罪之后,家业虽然抄没了,但并没有归入国库,而是尽归了皇后娘娘所有。

皇后娘娘手中掌握的,是整个宁氏族的所有家产。

这么多年来,皇后娘娘“幽居”翊坤宫,没太大花销,反倒各地上贡的珍奇贡品,一样不落地往翊坤宫里送。

因着宁国公获罪,嫡皇长子早夭,太后娘娘对皇后娘娘很是怜悯,回回宫里进贡的好物,都多做了一份到翊坤宫。

赏赐给韶懿郡主奇珍异宝,恐怕也只有皇后娘娘的手笔能拿得出来。

旁人就算有这个财力,但涉及一些贡品,一些尊卑礼数的上东西,也没人敢私藏。

要问朱公公,韶懿郡主受得起么。

那自然是受得起的。

韶懿郡主此番,是代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受过,若非韶懿郡主机警,太后娘娘乃为尊长,又病在寿延宫,除了往后不好再明正言顺地出面处理政务,名声上不会有太大损伤。

但皇后娘娘少不得,也要落一个失德的名声。

多重的礼,韶懿郡主都受得起。

不过,送一些“心意”,只是场面上的话,送“谢礼”,并顺带拉拢才是真。

……

韩氏的案子传得沸沸扬扬,连山陕甘宁等地的士绅也坐不住了,纷纷效仿谢、白二府,捐钱捐药捐物资,有多少捐多少。

受辽东一带药价降低的影响,再无人敢哄抬药价,北境全境的药材价格,也渐渐回落。

同时,受药价影响,士绅也不敢再向以往那样把持北境的物资,连其余物价也陆陆续续,都有回落的趋势。

物价跌降,受益的是北境所有老百姓。

与此同时,灾民收容营在充足的物资支持下,灾民的安置,也正在如火似荼地展开,番薯逐渐在,辽东这片苦寒之地生根发芽,绿藤渐渐布满了田间。

四月底天作公美,突然下了一场小雨。

老百姓们趁着这一场小雨,赶忙扦插番薯藤。

雨后天晴,虞幼窈难得出了襄平城,目及之地,一片片开荒出来的沙土地上,已经扦插了成片成片的番薯藤儿。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