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李自成的明末游戏TXT下载> 第36章 短毛大统领太厉害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短毛大统领太厉害了(1 / 2)

御林军里的工兵营先出动了,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在黄河上搭一座浮桥。

一个时辰后,王高带着一哨骑马步兵出发。

再过一个时辰,第三支出发的队伍是由辛思忠率领的一哨骑兵。

吃过晌午饭,谷可成的骑兵师随即行动起来。

当然不是4哨半人马全部出发。

原哈台吉的部属经过整编后归入骑兵师,老头儿当了个副师长。虽然他非常兴奋的要求出战,但是李自成考虑他岁数大了,怕经不起折腾,没同意。

改让他儿子赵忠心带一哨骑兵,以及营长蒙力克带一哨骑兵,共两哨出发。

他们离开怀庆府城的一个时辰后,李自成带着修整完毕的三支警卫队出发。

大统领出了城直接狂奔六十五里到达黄河边。

运气不错,黄河正好封冻。冰面上已经由工兵营垫土垫草铺出来一条坦途。

换了工兵营的马匹后,李自成率队过河。

对岸是汜水县。

县城西面不远处就是军事重地,虎牢关。

因传闻周穆王曾将进献的猛虎圈养于此而名虎牢。

公元前571年,晋成公在此筑大虎牢城;后面秦朝开始在此地设关,始称“虎牢关”。

唐朝时,因李渊祖名讳虎,唐因而讳虎,遂改虎牢为“武牢”。

宋太祖认为虎牢关乃“盖万古要塞之地,群雄角逐之区”,又起名为“古崤关”。

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

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虎牢关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平地之中陡然升起一道天然的土岭,土岭南边向东南方向蜿蜒,向北则一直到黄河阻住去路,这道土岭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人费点力气可以攀爬而过。

但如果打仗的话,军队的马匹辎重很难翻越,即使翻越这道土岭,便会发现向西皆是高低不平的丘陵地带,根本无法行军。

在土岭中间断开了一条孔道蜿蜒通向洛阳,而虎牢关就在这土岭的断口之间,天然形成的关口虽然不算险要,但不打下来军队确实无法西进。

虎牢关往东三四里处又有一道短一些的不规则的土岭北接黄河。两道土岭中间是一片相对开阔的平原,而汜水几乎是从平原中间穿过向北注入黄河。

所以汜水相当于虎牢关的一道护城河,两道土岭构成了类似于城门的一个瓮城,只是在东南方向出现了一个豁口。

从防守虎牢关的军事角度来说,在这个豁口之处紧邻汜水修建一个汜水关,与虎牢关形成犄角之势是非常科学的。

因此汜水关可以看成是虎牢关的一个附属关口。甚至也可以粗略的认为虎牢关和汜水关是同一座关口。

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设关,在虎牢关附近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就有30多起。

春秋时期,郑国在此败燕师。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驻兵虎牢关和秦国对抗。

楚汉争霸时,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

演义中,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让虎牢关名垂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