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2 / 2)

真到了演出的当天,就有种期待解脱的奇异感。

只要明天一过,就能放心过暑假去了。

道具和背景音都全部准备完毕,修改后的台词和角色也已经最大限度的贴合演员了。

戚麟在衣柜前转了两圈,拎着三个衣架唤道:“绝绝!你看我明天穿这身合适吗!”

“不合适。”江绝凑过去摸了下质地:“料子太好了。”

他要扮演一个市侩又无赖的出租车司机,然而司机并不会穿阿玛尼这种长绒棉或者混纺的衣服。

戚麟颇为听话的把衣服放了回去,想了想又挑了两件:“这个呢?”

“不。”江绝顺手帮他把衣架又放了回去:“这裁剪几乎像在咆哮‘你们快来看我我好有格调’。”

真正的司机,只会穿透气的便宜货,因为长期坐驾驶座上容易出汗,衣服也应该有明显的磨损痕迹。

从这个角度一分析,应该找体育系或者电竞狂魔借衣服。

整个四层都住着他们表演系的男生,在表演前夕全都闹哄哄的一团。

他们都不敢吃饭喝水,宁可饿着也不敢表演一半了出岔子。

在高年级学长的引导下,他们提前两个小时去礼堂的后台上妆换衣服,排好队了在一块顺词。

前方的舞台开始传来试音的声音,渐渐地观众开始入席,其他年级的表演团队也出现在了化妆室里。

那些大三大四的学姐学长,有些如同仙侣一半穿着羽衣纱袍,有的当真打扮的如同刚插秧回来的农民,连腿上都是溅上去的大片泥点子。

偌大的后台就好像是吵吵嚷嚷的万圣节庆典,不同的人穿着或古典或现代的衣服成群结队的走过,各个老师间或过来确认调度。

这帮大一的学生练了两个星期,原本都找到了好些自信,一看到学长学姐身上飘逸的放松感,这时候心里又打起小鼓了。

舞台那边传来了主持人的报幕声,紧接着雨点般的掌声也可以隐约听见。

班长最后清点了一遍人数,确认大伙儿都部署完毕了,领着他们一起候在了旁边。

伴随着上一个剧组演完,幕布垂下,人们开始麻利的拖走布景和假树假马,主持人在幕前开始讲笑话拖延时间。

他们快速把桌椅道具全都布置好,按照重复了无数遍的顺序坐下。

桌子与观众席呈一个倒过来的t字,这样台下的人才能看见所有人的脸和各种动作。

秦以竹和领导们坐在台下,在幕布拉起来的那一刻,心里少许的紧张。

她参与了指导和教学,把大方向的重点解释的颇为明确。

但需要无数个小时抠出来的细节,是这些孩子共同完成的。

十二把不同款式的椅子从各地借来,八号坐着象征着真理和权威的法官椅子,三个跳梁小丑都坐着戏剧里才会出现的古典椅。

他们每个人都戴着耳麦,说起台词来清晰入耳,情绪也全程都在点上。

从第一轮举手表决开始,群像就已经颇为清晰了。

重视这个议题,真正在思考生死选择的人,不仅坐的笔直,而且举手时有个标准的直角。

而像戚麟和其他几个心不在焉的,不仅垮着肩膀瘫在那,举个手也跟伸手拦的士似的。

在每个角色起来说话时,不同角色的形象被再一次的强化。

人们通过教养和立场的影响,来选择是否聆听其他人的发言,是否予以目光的注视。

低素质的角色会翘着二郎腿边说边抖,甚至当着大伙儿的面一会儿剔牙一会儿抠耳朵。

电风扇坏了,窗子又小,伴随着气温升高,脱衣服的脱衣服,拿衣角扇风的露着半个肚子,有的姑娘一脸嫌弃的又喷了点香水,惹得旁边的人猛地打了个喷嚏。

低头专心抽烟的,一会儿一个电话响起来的,还有脾气越来越暴躁,没事就用指节敲桌子的,全都在反应不同人沉默时的状态。

秦以竹越看眼睛越亮,笑容也扬了起来。

表演的改编,当真让人颇有些惊喜了。

电影和话剧不一样。

电影有特写和近景,可以引导观众去注意一些被刻意设计的点。

可是话剧是在一个舞台上,十二个人坐在桌子前,如何能有戏剧效果,如何能让观众意识到每个人的状态和立场转变,全都要进行话剧式的改编。

这时候,导演和演员的功力才进一步的被彰显。

坐在靠外的演员依次起身,或者在旁边接电话,或者是负气似的到角落里闷着。

被进一步暴露的、靠里的演员便如同得到了近景描写,更加轻松的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

陪审团长看向江绝,语气颇为公事公办:“您说完了吗?”

那位外科医生看起来斯文又干净,连手腕的袖子也挽的颇为讲究。

“我能再多说两句吗。”

他的声线被刻意的调整过,更加清冷低沉,让人下意识地回忆起冷冰冰的手术室。

“当然!”温杭做了个请的姿势。

“是这样。”江绝看向盛天烁,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但能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我不同意您的结论,但我赞赏您的态度。”

他坐直了一些,脸上的微表情伴随着语境在不断变化,礼貌又友好的笑意有种亲切感。

“我是急诊科医生,在工作时,有时候病人已经认定是脑死亡了,身上插满了管子,非常痛苦。”他的语气克制又尊重,顿了一下又道:“家属因此就更痛苦。”

“他们讨论以后决定放弃治疗。”他的眼神往回收,语气开始回转:“尽管,让我同意这些,没有任何法律的障碍,可仍然也非常艰难。”

“尊重生命,是我赞赏您态度的原因。可我仍认为,这个富二代是有罪的,我说完了。”

“明白了。”陪审团长看向他身后的七号,安排道:“到您了。”

那同学愣了下,又下意识地看向台下此起彼伏闪烁的闪光灯,还有无数双的眼睛,张了半天口竟然忘词了。

江绝第一时间意识到不对,但作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设,他这时候不应该抢话。

下一秒,戚麟站了起来。

他压根不顾形象的拎着肩角儿给自己透气,大大咧咧的随手拍了拍桌子道:“你看,人家都觉得这没什么好讲的——事实都摆在这了,亲儿子杀爹,有罪!”

“您怎么能这样呢。”江绝看向他,又看了眼七号,一副和事佬的模样:“请您尊重发言的次序。”

“次序?什么次序?听见网上怎么说那孩子的了吗?”戚麟跟个二世祖似的撑在七号椅子旁边,翻了个白眼道:“在国外念了两年书,考不上大学天天闹事,还玩刀子——这得是个什么人呐?!”

那忘词的同学终于发现戚麟替自己把台词说了,猛地一点头道:“对!就是!”

“也不能这么说吧。”盛天烁立刻接了上来,帮忙圆场子笑道:“案件和私生活,不能构成直接的逻辑关系。您不能因为一个人私生活有争议,就直接说他就是凶手!”

戚麟跟他对视了一眼,开始按着本子继续说后面的词。

可等到案情推理的时候,乱子再次出现了。

这回不是忘词,是四号把后头的台词说串,直接加快了整个推理的过程。

江绝只咳了一声,礼貌地询问自己能否插句话,再开始用临时编的台词回转整个舞台的进度点。

戚麟其实把整本的剧本都背熟了,此刻接的又顺又自然,没有半分现挂的痕迹。

他们两人的角色其实毫无关联——一个是胡搅蛮缠,杠精上身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是冷静自持的急诊科医生,可在现场表演中的唱和与争执,自然的好像剧本本该就是这样。

——殊不知,真正的在剧本里面,他们连一句互动的台词都不曾有过。

可人物层次看起来相当鲜明立体,台下都被逗笑了好几次。

整整二十分种里,乱词儿的也有,说串的也有,吵上头没气儿说台词的也有。

大家还是现场表演经验不足,一个人出错其他人也会跟着乱。

可是戚麟和江绝就如同维持火车高速运转的管理员一般,在不动声色的引导和添补。

没有任何事先的商量,一切全凭对整个剧本的透彻理解。

戚麟当那个横插打诨的黑脸,江绝当这个好声好气打圆场的红脸,连现挂的台词都在不断暗示后头的人该怎么办——

长久的默契尽在其中。

调侃,反驳,打断,重复解释,没有被表述清楚的剧情也不断被引回正道,台下人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当最后一句台词说完,表演不多不少刚好二十五分钟。

现场没有钟表,进度条全凭直觉。

在大伙儿集体鞠躬谢幕时,台下的叫好声犹如雷涌。

所有人都手握着手,鞠躬时齐齐松了一口气。

江绝握紧了戚麟的手,轻声说了句谢谢。

“应该的。”戚麟与他十指相扣,笑的坦坦荡荡。

作者有话要说:《救场:从入门到入土》[作者:江绝戚麟]

现场表演确实很容易出错……这个没啥好说的。

前期准备再多,后头演起来还是可能乱,忘词啥的全靠同行掩护(x

--

作话安利已被和谐。bigbrotheriswatchgu:)

么么哒祝大家阅读愉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