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我在汴京卖花无弹窗> 第82章 第8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第82章(2 / 2)

官员就是再不知禁军里的大小都头们也知道那位叫萧照的舍身救了官家的命。

说到这里他有什么不愿的,当即道:“这笔钱可以借贷。”

绿儿几个喜出望外!谁能想到娘子居然空手套白狼就做成这单买卖了呢!

不过——

官员很是认真:“我须得将房契收回库房中才能出钱。”

“那是自然。”莺莺点头,与他签下了借贷抵押文书。

这不说还好,说完后绿儿几个的脸色又不对了:娘子可是拿不到那份房契!

人家店主又不傻,要拿到七千五百两白银才愿意过户;可市易务也不吃苦,要拿到房契才能出七千五百两白银。

这,这,这这……这不就是永远都无法达成的悖论吗?

难道是自家娘子想错了?

可看娘子的脸色似乎浑不在意,这又是怎么回事?

不过她们几个这回学聪明了,面上绷着不吭声,等出来后才一脸好奇要看娘子怎么办。

莺莺上了马车:“回东角楼街巷。”

这回萧照与她坐上一辆马车,含蕊和裴娘子坐另一辆,她们掀开帘子看着莺莺,一脸狐疑,又回那栋房子?难道是要说服房主没有收齐银钱先过户再说?

“这恐怕不行吧?”裴娘子喃喃自语,她也是生意场上闯荡的人,自然知道对方不可能因你说两句好话就冒险将万两白银的房子贸然过户。

莺莺看出她们的疑惑却不解答,她抿嘴笑:“今儿就让你们瞧瞧稀罕。”

等到了东角楼街巷那栋商铺跟前莺莺却不叫停,只叫长寿再往南。

再往南便是汴京城最富贵繁华最神秘的地方之一——“界身”。

这里汇聚着金银之物,却不是普通百姓居家常见的金店银楼,而是大宋金银财帛交易的地方,可以想见这是多么大笔的买卖。2

几人下了马车,明明是夏天,绿儿却无端打了个寒战。因着这里没什么百姓往来,可是房舍高耸,像神殿一般,门面广阔得能跑马,森森然气息扑面而来。

莺莺倒不畏惧,她问看门人:“请你们主家来,我有一笔七千五百两的生意来等她做。”

即便界身这种地方每天交易动辄成千上万,看门人还是极为重视:“您这边请。”

将他们请到小楼里头奉上茶水,又去请自己家主家。

是个圆脸阿婆,生得和蔼可亲,瞧着不像个金融大鳄,倒先是寻常的邻家阿婆。

萧照却眸色深沉:她发髻边随手簪着的那枚木簪子是难得的沉香木,穿着的鞋是象牙劈成丝编织而成,寻常人家能都一块象牙席都会奉为传家宝,她居然能混不在意就踩在脚下。

可见这位看似普普通通的阿婆实际身价不凡。

圆脸阿婆直截了当:“小娘子,听说你有七千五百两的生意要与我做?”

莺莺点头:“我有些不称手,想借阿婆七千五百两银子使一使。”

圆脸阿婆摇摇头:“还当你这小娘子要正经谈生意,原来是消遣我。我这里可不是借贷的地方,你大可去银庄。”说罢便要往外走,她身价不菲什么上门借贷的人没见过?

“且慢。”莺莺道,“我只周转一天,却可给你一百两银子的利息。”

这下阿婆站住了:“当真?”

她不动心是假的,七千五百两银子一天赚一百两,这是四倍多的年利啊!

阿婆虽然不是做借贷的,可她常年大量买卖金银财帛,手上有大笔银钱,周转过程中难免有闲置的时候,这钱她要随时用便无法存在银庄,这时候还不如拿着银钱来赚钱。

她固然瞧不上一百两银子,可并不代表她能轻松就找到随便就能赚一百两的生意。

当即坐了下来端起了茶杯。

这就是要听莺莺详谈了,莺莺便将自己的底盘亮出,介绍自己是谁,又说自己马上要在北边一条街最繁华之处开店:“您若是不信明儿便可以来光临我店里!还有舞狮子呢!”

阿婆这才放心:“那店铺我知道,市面上挂着一万一千两银子呢!原来是被你买下了。”神色明显松弛下来,能买得起那店铺的也不是穷人。

裴娘子几个瞠目结舌。明儿能不能舞狮子可不一定,就等着阿婆的银钱买下来呢!

只不过阿婆也是老江湖,不会轻信莺莺:“除了你的信用和你夫婿的信用,我还能得到什么呢?”

这看来还是不信?

莺莺笑,将那个蓝木牌递过去:“我皇商的资质。”

啊?绿儿差点惊呼出声。那可是皇商的资质啊,娘子用了那么多心血,就这么白白押给旁人?

阿婆终于点点头:“可行。”她收下了蓝木牌。

萧照和莺莺对视一眼,他们心知肚明,若是莺莺还不了钱,阿婆只要拿着花满蹊的资质自己做皇商,或者在市场上转手卖给想要的商人,便能得不止一万两银子的获利。

毕竟皇商的名单上写得是花满蹊,可不是苏莺莺。

萧照心里想:若是有什么岔子他一定会帮莺莺买回来。

莺莺顺顺当当拿到了银票,随后与房主那里商谈,将银票补齐,最终两人签下了契书。

而后莺莺又拿着房契去了市易务,拿到了七千五百两银子,再将这银子归还给了圆脸阿婆。

“这市易务的利钱倒不高。”裴娘子想起一遭事,“只不过莺莺你如何得知的?”

“我还是当上皇商之后听大人说周转不灵可以来市易务。”莺莺给她们耐心讲解,“又听我娘讲过商人们空手套白狼的故事,便有了些想头。”

周转不灵,这是周转不灵吗?这明明就是一文钱都没有!用两千两银子的定金和一百两银子的赁金,就撬动了一万两银子的房产!

“怪不得我不知道,原来小商人不知道这些消息呢。”裴娘子感慨,她在汴京城多年也未曾听说过这些。

“其实应当不避大大小小商户都可参与,只不过知道消息的商家藏着掖着不愿让旁人知道,一代一代这消息便也垄断下去了。”萧照淡淡道。

这项方针制定的本意自然是造福任何商户,可惜人总有私心,皇商、官员自己亲戚开的店、行会们行老的店铺占了这些名额,他们也心照不宣不将这事情说出去。

“怪不得哪怕贫穷至极的村子都想供出个秀才出来。”莺莺想起一路北上的一些见闻不由得感慨。

“官府制定法案文书本是造福百姓,却因一些官僚和商人的私心藏住了这些消息,这样不可取。”萧照蹙眉,“要改。”

萧大人就是这么忧国忧民,莺莺垂首受教,若是她自己也知道盘算自己小家小民的得失,最多好心帮帮自己看得到的人,可不会像萧大人这样思索到万民。

一番忙碌下来莺莺便得到了三层商铺,她笑:“明儿叫人打扫干净,我们便可开张了!”

裴娘子惊叹不已:“怪道我爹总说我不是经商的料子,只看你敢作敢为这份胆量我就没有。”

绿儿和含蕊一脸崇拜:“没想到这就能无中生有,真跟变戏法一样。”

莺莺笑:“还早着呢,如今房契还押在市易务呢,若是不好好干,年底前还不上银钱,只怕我们的房都要被市易务收走了。”

这倒也是,买下商铺只是第一步呢,接下来要还市易务的钱还要好好干。

作者有话说:

1市易务:宋朝的金融业非常发达,市易务真实存在,功能如文。

2界身:大宋证交所。出自《东京梦华录》

莺莺已从普通的小生意人往皇商迈进了,后续做生意还会用到其他金融手段。其实莺莺的手段现在金融业也经常有人用,转起来就能福布斯,玩脱了就哐铛入狱。(没想到我一个从业九年的金融从业者第一次写到金融是在一本古代言情小说里,有些奇奇怪怪23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