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逆天明末三十年完结了吗> 七百三十五章 收服东江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百三十五章 收服东江上(1 / 2)

中圩洲码头内,先期从耽罗岛出发的新军水师已经赶到了中圩洲码头,不过这只是参加攻击九州战役的一部分新军水师。晋军带领的另一部分正在朝吴淞口方向赶来,他们会从吴淞口进入长江水系,然后逆流而上进入中圩洲。

让我们将时间倒回一个月之前,当日,晋军的水师在护送增援辽东的青弋军教导师回到登莱港口之后,便带着从娘娘宫等盐场解救的奴隶和战俘前往旅顺,当日罗勇说过,东江军最后的据点就在就在旅顺南边的铁山岛,而旅顺现在虽然实际控制在东江军残部的手里,但是城池已经被金兵打成了一片废墟不说,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可以防守的价值了,剩下的东江军余部不过区区数千人,带上家属也不过就是万余人的队伍,这点人在没有原材料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可能将旅顺城修复,往北走就是金兵的地盘,往南就是大海,他们盘踞在铁山岛也是因为实在是无路可去了。

而这部分东江军残部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极其恶劣。因为海边大部分都是盐碱地,所以耕地环境条件非常差,他们人力也不足,不可能大规模的进行开垦,而老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是海产品固然是比较丰富,可是除了海鱼和海藻之外他们几乎没有更多的粮食来源,这还是夏天的情况下,如果是冬天,就连捕鱼都成了奢望,他们只能依靠暖和的时候捕捉来的鱼干度日,因为耕地少,而且都在旅顺附近,经常会遭到金兵的破坏,所以他们很少能吃到粮食,虽然海鱼和海藻也是比较有营养的东西,但是长期食用难免会营养失衡,再加上冬天的食物不足,将士们都是让妇孺先吃。自然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而铁山岛的面积也非常小,不像皮岛那样可以容纳数万人,铁山岛是一个珊瑚岛,岛上基本都是由珊瑚岩构成的地质结构。就算是植被也不是那么多,岛上的东江军士兵大约有四五千人,还携带着五六千家属。这么多人拥挤在岛上,帐篷也不够,往往是几家人凑合住在一个帐篷里,可想而知帐篷里的生存条件是多么差劲。而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饮用水不足,众所周知,海水是不可能直接饮用的,而作为一个珊瑚岛的铁山岛,岛上的地质环境很差,根本没有像皮岛那样的小溪和淡水,基本上岛上的居民只能在下雨的时候用锅碗瓢盆接雨水来饮用,旅顺倒是有水源,可是金兵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岛上的居民过来取水,不是派细作在水源里下毒,就是想办法在溪流的上游筑造大坝拦截水源,总之是不让东江军的军民好过。没有淡水,洗澡更是成了一种奢望。住在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是不能用来直接洗澡的,因为海水里面含有极高的盐分和很多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如果在海里游泳或者是洗完海水浴之后必须要用淡水冲一下全身,否则如果是在日光下会对皮肤造成很大的损伤,而铁山岛上缺的恰恰就是淡水,没有淡水的情况下,洗澡就变成了很困难的事情,而冬天海面结冰更是麻烦。这就导致了岛上的军民很多都生了虱子,这些虱子跳蚤又会传播疾病,岛上缺医少药的,一旦患上重病基本上只有等死的份。

从金兵封锁旅顺和铁山岛之后,东江军军民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少,每一天几乎都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死去,本来一万五千人的队伍,短短几年时间就锐减了数千人。可是这些士兵依然在铁山岛上坚守,比起在岛上忍饥挨饿,缺医少药的日子,他们更加不愿意投降金兵,因为他们知道,金兵恨他们入骨,但凡是投降金兵的肯定没有好下场。不是被拉去盐场矿场当苦力,就是沦为金兵的奴隶,现在他们还是个人,可是一旦被金兵抓住,连做一个人的权利都没有了。所以他们依然在铁山岛上苦苦坚持着。

“将军,前面应该就快到了。你看,这里的海水颜色泛红,乃是一种海藻生长所致,远远看去就跟上锈的铁器一样,所以我们生活的岛屿才叫做铁山岛。”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劈波斩浪的航行着,当中一艘鸟船挂着红色的信号旗,这是旗舰的标志,晋军负手站在船头,望着泛红的海面若有所思,身后站着的正是上次从盐场解救出来的罗勇,罗勇和王老三等人自愿成为新军的向导,等到了铁山岛之后他们会上岸跟东江军余部沟通。

对此晋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其一,他们是朝廷的新军,东江军既然能坚持到现在不投降,这就说明他们都是爱国志士,最起码是不愿意做金兵奴隶的人,那么大家的观点基本就是一致的。其二,耽罗岛有更好的条件,新军还会给他们一定的待遇和补偿。没有理由放着好日子不过,而在铁山岛上过着非人的日子。其三,按照罗勇等人的说法,这些残余的东江军已经没有家了,他们基本上都是辽人,但是如今辽土大部分都被金兵占据,就算是辽东半岛也成了金兵盘踞的地盘,旅顺更是被毁坏,这些东江军士兵的家人很多都被金兵杀死,或是冻饿而死。每个人都跟金兵有着血海深仇,既然这样,如果能到耽罗岛进行休整,再选择时机杀回来报仇,这么好的机会,他们为什么要放弃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