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第 127 章(1 / 2)

沈卫民被惩罚去沈爷沈奶家抄书的事情, 大家很快就都听说了。

从一开始大家所站立场就不同,自然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个事。有的认为沈三柱子完全没错,去县城参加总结大会是他有能耐, 完全是靠自己争来的机会。村里有些长辈不知五六跟在身后问东问西,一个大小伙子当然会烦, 一时口不择言确实是有可能的。

更不用说根据在场人的说辞,沈三柱子虽然有些地方失言, 却不到顶撞的程度。甚至把他们的对话复述下来听, 根本听不出有丝毫不对。因此, 吴和平生病与否, 与沈卫民虽然看似有直接关系, 却不构成因果。

现在三柱子被惩罚去做自己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已经够了。沈老二家会做人。

也有人认为这件事就得算到沈三柱子头上,吴和平卧病在床,到现在都不见好转, 这是确确实实发生的事情。虽然沈卫民有能力有胆识,颇得上面赏识,但是回到沈家沟,他依然只是一个普通社员, 现在虽然不讲究对大队长毕恭毕敬, 但作为晚辈,基本的尊敬还是要有的。沈三柱子所做哪一条都算不上, 如此, 他当然是错了。

这样的情况下,惩罚是必须的,是他应得的。沈老二家确实会做人。

不管是那种想法,总之大家都认可沈家的做法。沈卫民确实应该得些教训, 叫他知道以后对村里长辈应该客气恭敬些。

当然,倚老卖老就当另当别论了。

这件事情上,若论沈卫民何错之有?错在他年轻气盛,错在他轻敌,没有把吴和平太当回事。只是,他着实没有想到吴和平会以此法来坏他名声。

沈卫民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远没有沈父沈母大,倒不是他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只是觉得吴和平都已经不惜堵上池山生产队大队长的身份来抹黑他,可见已经黔驴技穷。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再继续斗下去的必要。

就让他一时得意又何妨?

沈卫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公子哥,他懂得在绝对的利益跟前,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纸老虎。只要深加工食品加工厂能起来,到那时候还会抓住这点事情不放,对他说三道四。只要没有人破坏工厂的生产发展,他就不着急。

沈新乾和李招娣却不答应,他们到底比老儿子多吃了几碗干饭,知道名声一旦坏掉,再想扭转就难上加难,就像老儿子现在做出了这么多成绩,在很多沈家沟人心里他不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沈三柱子。

行吧。

沈卫民在外面谈笑风生,不管遇见谁,完全没在怕,更不会妥协。但是回到家里,却拿自己爹娘完全没有办法,只要老两口点头,沈卫民就算觉得为难,也会尽力去做。

现在老两口让他老实跟着两个侄子去爷奶家练字习书,沈卫民依然答应了,并且没有任何敷衍的践行着自己的承诺。既然爹娘担心他在村子里的名声,他就让他们高兴又何妨?不就是念书练字吗?

不就是念书……练字吗?

等沈卫民手里捧着书之后,他想的只有一条,不知道现在反悔还来不来得及?

·

腊月十五,沈家沟开了一次总结大会。吴和平依然称病没有参加,大会由李长发主持。

要说吴和平被气的急火攻心,一时称病在家大家还能接受。毕竟是生产队的大队长,被下了面子,当然要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但一直这样就让人厌烦了。

就这件事情而言,双方都有错,但确实又不到必须要去对方跟前认错的程度,只要双方都有反思都行。现在倒好,沈三柱子那么不爱学习的孩子现在被逼着在家学习,吴和平这边倒是把谱摆得足足的。

沈新乾来的比较晚,没办法,这段时间家里比较忙。他一出现,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围上来了。

问三柱子现在还学不学?

“学,那咋能不学?他最怕他奶。我说话他不听,他奶和他娘说话,他不敢不听。”沈新乾叨叨叨,把儿子卖了个干净。

大家都想起前几天沈三柱子被李招娣拿着扫把追的满山跑的场景,善意的笑出声。然后开始安慰沈新乾,说三柱子还小,不用太过严格。

“那咋能不严格?事情做错了就是做错了,这个不以程度论,只能以性质论。虽然他年纪小,还没有完全掌握处理事情的方法,咱们做父母的再不教导,那他得长成什么样子。咱们都是沈家沟人,别管大姓小姓,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对里各过各的,对外可只能有一种声音。”

“三柱子能折腾,以后少不了让你们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嫂子出面,这次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第二次。我和招娣也不求他有多高成就,但对咱村里人还是得拿出基本的礼貌。大家伙儿放心,这次非得给他把性子板正了,不让他再胡闹。”

沈新乾这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大家伙听得热血沸腾,连连叫好。

问咱三柱子能适应吗?

“怎么可能适应?当初念书的时候就不学好,高三蹲了三年,都没说给考个像样的成绩回来。现在搁他奶跟前动不敢动,浑身难受着呢。昨儿回家还跟我和他娘耍赖皮。都是结婚的人了,不要脸不要皮。”

沈新乾说的咬牙切齿,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如今他膝下只有这一个,老儿子同他和招娣亲近,他是高兴都来不及。最主要当然是在这件事情上,儿子并没有根本性错误,想反抗实属正常。

在他和招弟说反抗无效之后,老儿子也没有过激反应。就是哼哼唧唧的,比两个小的还黏糊人,不叫人觉得厌烦,反倒是让人心里软乎的。

在沈新乾周边说话的男女老少都有,事情已经过了十多天,沈卫民现在咋样大家都知道。先在工厂忙活大半天,半下午领着两个侄子去沈爷沈奶家,一直待到晚饭时候回去。叔侄三个经常带着书,虽然不知道有没有读进心里去,不过表面上确实是得到教训了。

“二叔,你这个法子不孬,但也别太过火,咱三柱子也是为村争光的人了。我还指望着他那个工厂挣钱,等咱们村交公粮的时候,他能出把子力气呢?”有人笑着起哄。

沈新乾抬了下眼皮,“这个你就放心吧,工厂是咱们生产队副业,就是会给咱们生产队减轻负担存在的。对下、对上都有好处。”

听沈新乾这样说,一个个的都非常兴奋,如果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真能发挥这样的作用,那是大大的幸事啊。不过现在还没到年底,对下、对上都没有结算,关于沈新乾的话以及之前沈卫民许下的承诺,大家都只是听听,并未完全放进心里。

不过,还是产生了希望。

·

沈卫民不知道他爹好好给他宣传了一波。

腊月中旬之后天气又冷了八度,前几天大雪,池山整个都蒙上了一片雪白,这几天虽是晴天,却止不住化雪冰冷。

沈卫民是沈家第一个裹上两层棉衣的人。李招娣和赵琪要去工厂上工,忙活起来不觉冷。俩孩子每天早上跟着爷爷出去跑圈,回来后才会穿上棉衣,手脚整天都热乎乎的。只有沈卫民,整天跟个林妹妹似的,是全家关心的重点。

就算是这样,千防万防,沈卫民再次感冒,连着低烧。

“卫民哥,你是不是送货的时候嫌热,脱掉了棉袄?”赵姑娘坐在炕前给沈卫民冷水敷额头降温,不赞同的说道。

“没有的。”沈卫民失口否认。不管有还是没有,现在的回答只能是一个,绝对没有。

不然不是找抽的吗?沈卫民讨好的看向赵琪身后的李招娣同志,“琪琪,娘,我真的没有。平常我就赶个驴车走到车棚那,还次次都是赵和或者四哥送我过去,哪有着凉的机会?”

“平常看七叔和强哥练车,我也就在副驾驶坐着,根本不累。去工厂也都是看着你们忙活,我都不出力的,这此就是赶巧了。”沈卫民力求解释的全面。

“听你这么一说,老儿子你这是闲的慌啊,不会是因为没事做才感冒的吧?”李招娣冷冷的说道。

沈卫民:“……”就算没干力气活,他也是很忙的好不好?不过一入冬就两次感冒,让家里人担心的人没有资格反驳。现在这种情况,他还是老实闭嘴为好,不然就他娘能把他怼死。

“娘,您去工厂看着吧,我在家陪卫民哥。过会儿我去领家康和小聪去奶奶家,顺便把卫民哥的功课给带回来。”赵姑娘三言两语决定了自己和男人接下来的行程。

李招娣点了点头,又看了眼病殃殃的儿子,她想说其实也不必这么刻苦,歇个一两天不成问题。不过一想到老儿子是顺杆上爬,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那种性格,最后她到底没说什么。

目送李招娣出去,赵琪又摸摸沈卫民的额头,觉得还有些热。“卫民哥,你好好睡一觉,要是能出些汗就更好了。”

沈卫民攥住额头上的手,轻声应道:“嗯。”多余的话却不愿意说,手也没有松开。

赵琪凑近沈卫民,冲他耳朵吹了一口气,小声提议:“卫民哥,我陪你睡会儿?”

沈卫民默默往里挪了挪,“上来。”

赵琪笑靥如花,脱了棉衣,整个钻进被窝里。两人相对而卧,赵琪捧着沈卫民的脸,感受着他身上略高于常人的温度,“卫民哥为什么总是会感冒呢?爹娘、我还有家康和聪儿都很担心。”

沈卫民前倾身子,用额头对上赵姑娘的额头,“比去年已经好很多了。只是因为前几个月好的有些不正常,爹娘大概已经忘了,之前我都是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

沈卫民嗓音有些沙哑,非常有磁性。他说的都是实话,从小到大沈卫民的身体已经是一直都在进化的,但是较之常人仍然有有些弱,具体就表现在他免疫力弱,经常感冒。每年换季或者是感冒高发季,他最容易感冒。虽然不到他说的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程度,但一年中有大半时间他都在不舒服中度过。

今年夏、秋两个季节,他的身体都没出啥大差错。入冬之后,这其实才第二次感冒,爹娘心疼他懂,但其实真的已经好很多了。作为有记忆的沈卫民来说,他很满意现在的情况。不过做父母的,大概永远都希望儿女身上无病无灾,所以不可避免就放大了心疼。

赵琪轻轻点头,“这次卫民哥也要快快好起来呀!”

“好!”沈卫民轻声回答,他没有睁眼,慢慢睡了过去。

赵琪窝在沈卫民怀里,听着卫民哥“砰砰砰”有规律的心跳声,再抬头就发现对方已经睡了过去。

她嘴角含笑,也沉入了梦想。

沈卫民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人了。好好睡了一觉,他感觉松快了不少,坐起来的时候却又感觉浑身乏力。也是,感冒发烧哪有那么容易好,不会吃了药就立竿见影,总得软弱无力几天的。

瞧瞧时间,赵姑娘应该是领两个小的去沈爷沈奶家了。本来都是沈爷去大生叔家接送,不过因为这段时间沈卫民也跟着学习,所以都是他接了两个小的一块过去。因此,他这一病就得有专人去接送。

“卫民,在家吗?”外面有人说话。

沈卫民推开窗户,冰冷的风钻过窗户而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七叔。我在屋里,你快进来。”

沈卫民披上棉衣,下炕。因为他生病的缘故,屋里全天烧着火炕,暖和的很,不过刚出被窝还是有些凉意。

“听二哥二嫂说你感冒了,我赶紧过来看看,没事吧?那明天送货我就安排让赵和赶着马车过去一趟。”沈东林进屋,说着安排。

一直以来去供销社送货都是沈卫民亲力亲为,没有办法,能从沈家沟通外这条路开出去的司机只有他一个。虽然现在沈强在练车,沈东林也在重拾技术,不过两个半流子司机,短时间内沈卫民完全没打算让他们上手。

两边都是石头山倒还罢了,要知道其中有一段路另一面就是悬崖,这要是出了事可怎么得了?这也就造成沈卫民一旦倒下,货就面临着送不出去的危机。

不管是公社供销社还是南区供销社,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糕点销售都不错。和省城几个工厂订货的方式不同,这两个供销社既按单个计价,又按斤称。根据促销的原则,单个买当然比按斤称要贵一些,但是顾客一开始都是为了尝鲜,有许多人先单个买后才按斤称。

供销社的物资本就贫乏,能吃到新鲜的糕点,捧场的不在少数。

所以无论如何两个供销社的货不能停。自从签了合同以来,沈卫民这边只停过一次,就是上次下大雪,实在出不去山。不过第二天沈卫民就赶驴车把货送出去了,在商不可言而无信,赏赐的不可抗力,他亲自到公社供销社道了歉,也去南区供销社当面道歉,均获得了原谅。

沈卫民这次生病大概也是因为那次来去匆匆,把自己逼的太急。

不管怎么说吧,他这一倒下,就只能让工厂工人去两个供销社送货,唯一熟悉流程的就是几次跟沈卫民去送货的赵和。“好!家里那件獐子皮大衣让他披上,可别冻伤了。”沈卫民蔫蔫应声。

“难受?我今天真不该来找你谈论公事,要不要我把大生哥叫来给你看看。”沈东林轻轻皱眉。

沈卫民摇摇头,“大生叔上午已经来过了,给我开了药,大概药效还没有完全发挥,现在头脑还昏昏沉沉的。明天早上应该就能好点。七叔你不用在意,我现在脑子有些不清醒。”

虽然沈卫民坚称自己是正常反应,不过沈东林还是很快就离开了。沈家沟食品加工厂是一个大摊子,被卫民一己之力撑起来了。现在工厂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没道理还让他带病工作。

沈卫民眨巴眨巴眼,才确定沈东林已经走了。

事情就这么暂时定下了,沈卫民一时间完全成了家里的闲人,抱着猫猫窝在炕上。

一直到晚上家里才热闹起来。

第二天,沈卫民醒的很早,外面还一片漆黑。这段时间养成的生物钟非常准时,看了看旁边熟睡的赵琪,他披上衣裳坐起身。

“今天不忙的。”赵琪拉着沈卫民的衣袖不让他动。

“嗯,琪琪继续睡,我出去一趟。”沈卫民拍拍赵琪,然后下炕。睡了一夜,果然不像昨天那样浑身乏力,不过还是不得劲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