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六零年代之悍夫最新章节> 第167章 第 16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 第 167 章(1 / 2)

沈卫民完全不知道程老太太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是怎么回事,微微后仰表示出他的内心。

“你就是小沈啊。一直听振华爷俩儿说起你,终于是见着面了。”

沈卫民还没反应过来,程老太太已经走到了他跟前。

程老太太不管从哪看都是温和的人儿,笑眯眯的,和谷晴晴给人的印象很像。站在黑脸的程老爷子身边,嫩的像块白豆腐,根本猜不出他的真是年纪。

程振华比李卫国年纪相仿,但在家中行三,和前面两个哥哥相差挺大的,由此可以推算出小老太太的年纪应该比他母亲李招娣同志要大,但是完全看不出来。这大概就是养尊处优和大太阳底下刨食的区别。

沈卫民心里想着,面上笑眯眯的和老太太说话,“我就是。伯母,您好。”

“我听我们家小淼说你家老太可是个能人,那一手字写的真好。”程老太太拉着沈卫民坐下,亲近的很。

沈卫民回头看到程老爷子领着程振华兄弟去了后面,他也不做纠结,老老实实坐下和婆媳俩说话。程老太太说起沈奶的字来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可以看得出她真心喜欢沈奶的字。

程老太太夸的厉害,沈卫民一点都不谦虚,连连点头,非常认同她观点的样子。

沈奶的字好,这是不争的事实,她老人家几十年的努力怎么能被他这个做孙子的三言两语忽视掉?

沈奶的高明之处还不仅在于此,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颇有心得,家里俩孩子在她手底下待的时间不长,字写的已经像模像样了。中间程淼和邓要武到沈家沟借住,也曾得沈奶教导,临走的时候,还从沈奶那得到了两本字帖,也无怪乎程老太太会知道他奶的字好。

“家里老太小时候跟着邻里学过一段时间,恰逢乱世搁置了一段时间,近几年才捡起来,要不都说咱新种花好呢,像我奶那个年纪的人都能松口气儿。”沈卫民笑呵呵说道。

程老太太是什么人,那之前也是大家出身,后来带着全家老少投身革命,跟着老爷子这个农村来的穷小子风里来雨里走十几年在,见识当然是不俗的。

听到沈卫民这样说,她转头和儿媳妇交换了个眼神,之前振华提起他战友弟弟,说那是七窍玲珑的人物,少年老成。不管是在青年男女还是在长辈跟前都吃得开,如今一见,真要赞叹一句名不虚传。

这是京市,沈卫民上门做客,就算没抱巴结的心思,也该紧张点的。不是程老太太自大,在种花家真找不出几家比他们程家资历更老的,但是眼前这个小伙子就是能不慌不乱,就连她随口问的话,他都能转八个弯回答出来,这可小心着呢。

程老太太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如今局势不明,处处都要小心着,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牛鬼蛇神抓住不放了。看他们一个个满口正义,却不过是拿着鸡毛当令箭,自我伸张的正义。

话扯远了,还是说回沈卫民,在这个年纪能有这份心性,着实不像农家养出来的孩子。如果她没记错小伙子才二十,二十,比她大孙大四岁,再往后走几年,站到一块都会被认为是同龄人,但是能力和心性可差太远了。

更不用说,人家孩子两年前就在村里办起了工厂,这两年来办的那是一个风生水起,红火兴旺。两年前,人孩子比大孙就大两岁,得,这样一想,老太太心里更不得劲儿了?

有种感情叫恨铁不成钢,他们追求理想那会儿风里来雨里去,根本顾不上家里孩子。老大老二年龄相近,出生的时候是他们最艰难的时候,夫妻俩没办法带孩子跟着他们受罪,就把他们放在老乡家里照顾,照顾来照顾去,倒是和他们这对亲生父母离心了。

老三来的晚,出生的时候身体弱,说实话程振华能成长成现在这样,老两口都没想到。当时局势虽然还不稳,但是她慢慢退下来了,能够稳居后方,也有时间照顾幺儿。

都说生恩不如养恩大,养在身边的和没养在身边的,感情当然不一样,这个程老太太自己也承认。不过,对前面俩孩子,她和老头子都有愧疚,这些年一直在弥补。为此,幺儿也受了委屈,也就是振华和振华媳妇不是个碎嘴的,换成另外两家受到同样待遇,这家就得翻过天去。

但就算是这样,一直到现在,老大老二还在背后琢磨着他爹他娘如何对不起他俩呢。每每听到这些,老太太都寒心的很。错失了前面十年,他们拿出了二十年来补偿,好像根本于事无补。

为了接班的事,家里闹得十分不好看,到最后振华看在他们老两口的面上妥协了,他接班,其他都归老大老二,那两年幺儿过得啥日子?老大老二也不想想,就算担子扔给他们,他们能接的住吗?

她经历过孩子阋墙的痛苦,当然不希望儿子儿媳妇重蹈覆辙。老三家这仨孩子不一心,不过父母做的也尽够了,家里给出的支持资本,长辈们不会厚此薄彼,但真正学成什么样,还得看自己。最后谁得到多少都各凭本事,他们老程家那是从鲜血里走出来的,总不能老爷子还活着他们就把家霍霍没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孩子啥样一起生活的爷奶和爸妈能不知道?她家仨孙子像极了她仨儿子,还不能确定小淼能不能成的时候,他们已经确定前边俩只能称平庸略下。

一个人只是平庸,起码还能守成。如果一个人连平庸都称不上,想一出是一出,人说一句信一句,这家迟早得败坏完。

那之后,仨孙子该怎么疼怎么疼,但是关于程家该怎么走下去,选谁接班,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要是她家大孙二孙像沈卫民一样通透,家里能弄成这样。

唉……

程老太太叹气。

沈卫民从刚刚就注意到老太太情绪不大对劲,他就没说话。要是知道老太太所想,沈卫民沈卫民必然是不相信的,老太太和谷晴晴都是心胸宽广的,刚刚程淼兄弟俩打的那样厉害,她们都能微笑以对,这可不是谁能做到的。

“你家老太也是个能人,她那一手字少说也有几十年的功力了,可见日常是用了功的。”程老太太是个有见识的,在这方面可比五大三粗的程老爷子懂得多。

程老太太出身世家,家传善画善书,她这一辈就她一个,根本没有传承下去。老早他还想着从孙子孙女中择人跟着她学艺,无奈天不遂人愿,前面两个儿子不亲近,连带着孙子孙女都躲得远远的。老三家这边,大孙二孙连上学都不稀得去,指望他们坐几个小时作画,简直是天方夜谭。

之后,老太太就盼望着小孙儿子有慧根。这个娃娃从小就沉稳,给个玩具玩一晌人都不带吭声的。上学后更是个乖乖牌,成绩那是一等一的好。那段时间,程老太太可高兴了,就指望小孙儿能给自己争口气,没成想幺儿领着他部队里走一趟就再没领回来,那一门心思就在入伍当兵上了。

为这事儿,老头子没少挖苦她。“哈哈,这才是我程家人,那死也要死在部队里。”

然后,老太太十天没让老头子进门。后来,老头子不敢说了,老太太还是心有不甘,对小孙儿那是威逼利诱,无奈对方每次都一声不吭。

前年,小孙儿去沈家沟做客,回来之后竟然开始练毛笔字了,这可把老太太惊喜的不行,满腔热血的制定计划立誓要把小孙儿培养成一个高雅的人。就算是入伍,那身上有几分儒生气也受欢迎啊。没成想除了练字儿,小孙儿其他都不愿意学。

老太太可伤心了。

后来,也就随他去了。

倒也不是老太太放下了,只是觉得小孙儿太可怜。七八岁的小人,每天除了上学,要早训,要晚训,回家还要练字,练到半夜才上床休息。要是再把学画的时间支出来报,那小孙子就不用睡觉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睡怎么能行?

老太太首次做老师以失败而告终,也是那段时间,她专门研究了沈奶的字,一个乡野村妇能写的这一手好字,这让程老太太刮目相看,所以见到沈卫民她才这么激动。

“听振华说你结婚了,今天怎么没有把媳妇儿带来?”

“她身子重,现在又下着雪,我娘连大门口都不给她出。”说起赵琪,沈卫民下意识带了点笑。

“呀,那是不能出来,不能出来。”

“弟妹现在几个月了,准备在京市生产吗?如果需要我可以帮忙定个医院。”谷晴晴说道。

“那感情好,就麻烦大嫂了。”沈卫民想都不想的就答应了。他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大都来自影视作品,现在他在京市人生地不熟,靠自己根本找不到靠谱的医院,有谷晴晴帮衬那是再好不过了。

看沈卫民答应的如此爽快,谷晴晴也挺高兴。

沈卫民陪着婆媳两个说了会话,程老爷子和程振华兄弟仨从后面走了出来,他们都换了衣裳,显然准备出去。

“程大哥,”沈卫民站起来,又看向程老爷子,“伯父你好,刚刚没来得及打招呼,我是沈卫民。”

“我知道你,了不得!”老爷子趁着别人不注意,用手比了个八。

沈卫民不明所以,察觉到老爷子那是瞄准的动作才反应过来,他当初鲜设计图经的是程振华的手,程老爷子怎么可能不知道?论私,他是程振华的父亲,是程家的顶梁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论公,程老爷子的职位在那摆着,是有资格知道这事的几个人之一。

“走走走,我们一块儿去邓家,再晚那老匹夫肯定要冲到家里来了。”老爷子一摆手,大喇剌的招呼道。

“你也跟着过去瞧瞧热闹吧。今天邓老爷子七十岁寿,虽然早言明不过,不过同辈小辈们会以拜年的名义去他家坐坐,待会就回来了。”程振华低声对沈卫民解释。

沈卫民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没想到一群人还没有走出门,就听见外面传来孩子们的吵闹哭喊声。

沈卫民没有太紧张,他家俩孩子虽然调皮捣蛋,但是欺负人还把人打哭或者逮谁揍一顿这样的事从来不做。不过,事实证明,沈小叔这心放的太早了,他家俩孩子是不揍人,但是被揍了。

大院里,孩子们磕磕碰碰再正常不过,老子和老子的老子都是过命的交情,一起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孩子打打闹闹怎么了?不调皮还不是他们当兵的孩子呢?

一群人不紧不慢的走出去,刚出门就看见不远处一群半大孩子围着仨孩子,显然是在打群架。

外围人多,成气候的寥寥无几。里面人少,但抵不住个个基础都不错。

但是,自古双拳难敌四手,寡不敌众!

沈卫民就看到自己大侄子挨了几下,那小眉毛都皱起来了。沈卫民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被旁边的程振华拦住了,“再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