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汉贵女三春景和刘彻结局> 有女同车(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有女同车(6)(1 / 2)

陈嫣摆弄了那些瓷器好一会儿, 王温舒就在一旁吃饭, 看着。

用完了飨食,拿帕子擦了擦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些粗陋东西, 和王无期他们弄出来的那些根本不能比!”

陈嫣没办法解释这个问题,她当然不是担心南方瓷器会和她竞争。让王温舒收集来这些, 虽然也有知己知彼的意思,看看此时的瓷器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但更多其实是好奇,对这个时代的制瓷工艺的好奇。

在没有她影响的现在, 这门后来将影响华夏民族的技艺究竟进展到了什么地步了呢?

怀着这种隐秘的、只有她自己能够明白的心情,她去了解这些——这些是没法儿和王温舒说的。

索性,有些事本就不必说的清清楚楚, 陈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怎么就这些瓷器,烧瓷的工匠呢?”

之前有叮嘱过的瓷器和工匠, 是两个任务。

王温舒吃完了飨食, 正是不想动的时候, 在一旁坐也没个坐相。半靠着就摊摊手:“这可怎么说?我是已经尽力了, 实找不来这样的人”

说着又补充了一句:“翁主换个人去办此事也是一样的,整个长安就没这样的人!”

王温舒这话说的极为自信,仿佛就咬死了一样——他办不成这件事,换成别人来就更办不成了!

陈嫣虽不知道他的自信心从哪里来的,能把话说得这么死。但基本上还是很相信他的能力的,知道就算长安找得到烧瓷工匠, 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若翁主真想寻这个工匠,回头去信到南边,稍等数月,人自然有了。”王温舒不紧不慢地出主意。

“算了,也没什么可见的。”陈嫣其实也不是真的想要见此时的烧瓷工匠,她只是想要了解一些现在已经弄懂的工艺,说不定能给她一些启示呢?但现在看这些瓷器成品,估计就算有一些启示,也不怎么顶用了。

陈嫣正想着瓷器的事情,王温舒就注视着她。好一会儿后,他自己先低了头,可是不过一会儿,他又抬头去看她。

反反复复了几次,王温舒清了清嗓子,想说点儿什么,又顿了一下,这才道:“翁主在想什么?”

陈嫣有些心不在焉,随口答道:“瓷窑,我准备修筑些瓷窑,专门用来烧瓷,你觉得如何?”

瓷器是好东西,她对此是很有信心的,如果不是这样,她当初也不会投入那么大,非要研究瓷窑了!

现在适合烧瓷器的瓷窑也弄出来了,办瓷器作坊对她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陈嫣还是有些忧虑虽然历史上瓷器取代了其他器具,最终称霸了从高端到低端的所有市场(高端的有官窑,给达官贵人用的。低端的有民窑,普通人就用这种)。

可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市场是在漫长的时间内一点儿一点儿培养起来的。期间伴随的是瓷器技艺越来越精,由一开始朴素的青瓷白瓷,有了各种各样的分支。

现在的瓷器,能行吗?

王温舒却不明白陈嫣的这种担忧,直接道:“自然是极好的。”

陈嫣见他说的肯定,还有些不相信,觉得他是随口说的。便道:“这到底是之前没有的物件,真能卖出去?”

这下换王温舒用她看不懂的目光看她了。

王温舒不是第一次觉得陈嫣身上充满了让他不懂的地方了,很多事情,别人都没谱的时候,心里正打鼓呢!她就能跳出来,比谁都肯定的样子,没有一点迟疑!是真的发自内心的坚定。

而有些事呢,就是另一回事了。别人都觉得没问题,但她就是会担心,不明白她担心些什么

看了一会儿也看不出什么花儿来,王温舒只能慢吞吞地道:“南边瓷器都卖的出去,为甚你这瓷器卖不出?”

道理是很简单的道理,在王温舒看来,瓷器成本比陶器是要高一些的,但硬要说的话,并没有高出一个等级去。相比起铜器、漆器什么的,瓷器和陶器还算是一个等级内的,甚至比锡器还要便宜的样子。

而瓷器对比陶器,优点不要太多!这种情况下,瓷器怎么可能卖不出去?除了实在没钱的,一般人家在瓷器和陶器之间怎么选,这很难猜测吗?

而且王温舒了解陈嫣的思路,现在的瓷器是满足不了她的。按照她透露出来的计划,她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关于怎么提高瓷器质量和外观的。只要顺利达成(又怎么会不顺利呢),进攻高端市场也不难!

当然了,漆器的地位没那么快衰落,这毕竟有一个消费习惯的问题。但一旦贵族接受了瓷器,高端市场也就敞开了大门——什么是贵族,就是不怕花钱的!虽然吃饭只需要用一套餐具就够了,但为了有更多的选择,多买一套又算得了什么呢?

同理可知,就算已经拥有了漆器,再来一些瓷器又有什么关系?

王温舒说别的话都不一定能打动陈嫣,但是他说到南方瓷器也能卖出去,这让她一下就安定了下来。对啊!事实胜于雄辩,有这么个例子在呢,难道自己弄出来的瓷器还不如这个?

这样一想,心里就松了。不再烦恼那些没用的,她让人拿了帛书和笔墨来,打算趁着头脑活跃的时候想想烧瓷的事情——她没有烧过瓷器,只是出于学习的心态,看过一些纪录片

现在想来,很多要点都是囫囵而过,就算没有囫囵而过的,也没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儿而已。当时当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自己尝试着烧瓷录视频的时候再去查资料谁能想会遇到今天这种情况呢?

捏着细细的笔杆,陈嫣是觉得真心难呐!

印象中的着色剂有哪些来着?唔真的想不清了算了列一个可能的清单,让人做实验吧!

冰裂纹是怎么烧出来的?历史书上说出窑的时候弟弟往哥哥的瓷窑里浇了一瓢水具体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故事也不可能瞎编,所以可以让人试一试。

素白瓷怎么烧出来的,釉色特别丰腴的那种,工艺要点又在哪里?对了,青花瓷不不不,青花瓷的色料可能要进口,这个太复杂了,先放着。那么可以在瓷器上画画吗?高端市场应该要做这个吧?

瓷器上的画是真的画出来的,这一点陈嫣知道,但怎么让画出现在釉下,这又抓瞎了需要烧两次吗?先烧陶,再烧瓷?

粉彩特别好看不不不,这个真的太难了,一点儿头绪都没有。还是不要好高骛远,先做到现在能做到的吧!

陈嫣脑袋里塞了大量各种各样的想法,虽然乱,但不管什么她都记了下来——这也是这些年她的一个经验!做记录的时候只管天马行空地想,不管联想到了什么,通通记下来!

事后可以再做整理!

而这些胡乱联想到的内容,可能来自于正经学知识的课堂、科教纪录片,也有可能只是里、电视剧里零星的一个片段。乍一看似乎很多都没用,前不搭后的,零零散散地放着。可实际上呢,当陈嫣决心要做什么的时候,这些都是有大用的!

比如现在她要弄瓷器,瓷器已经弄出一个样子了,而她并不满足,而是想要弄出更接近自己记忆的瓷器。这种时候,她做不到回忆全套工艺——这也是当然的,她上辈子又不是百科全书。

现在她就打算组织一些工匠,研究这些,多做一些实验,总之就是提高瓷器工艺。

这种做法可比历史上各家误打误撞弄出各种工艺有效率多了,历史上的不少新品类瓷器出现其实都有一定的巧合性。因为效果不错,这才被保留了下来。

而陈嫣对这样的效率依旧不满意,她想要更快一点儿——她来自两千多年以后,所以总有一种急迫感!她对一些东西的要求会直接拉到她曾经见过的那种标准,想不急迫也难啊!

有些东西是没办法了,她总不能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搞出空调、冰箱、电视机什么的吧。如果是个理工科大佬,或许花个大几十年,可以做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之交那种程度。

但她、不是她自谦,她活着的时候可以搞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平就谢天谢地了!而且就这,她觉得也只能做到工业上使用蒸汽至于科学技术的积累什么的,根本达不到工业革命时期应有的厚度。

不过,如果针对的是瓷器这么个具体器物,她的态度就有些不同了。简单来说,即使是精品瓷器,在古代的工业力量下也是能够弄出来的。陈嫣都不指望立刻能得到清代时的粉彩了,但还是寄期望于宋代瓷器的水平。

唔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帮助她实现梦想的就是那些零散琐碎的记忆了,这些东西确实不成体系,甚至有些还会让人混乱。但不得不承认,它们至少可以指明一个方向!

做研究的人都知道,有一个方向是多重要的事!面前有无数条路,指明方向之后就意味着不需要试错了,只要一条路走下去就行了!这还不够省事吗?

陈嫣在那里绞尽脑汁回忆各种和瓷器相关的知识点,有的时候还有些神神叨叨的。但王温舒没有大惊小怪,他是见识过陈嫣这一面的,陈嫣把这称之为‘头脑风暴’,就是大家漫无边际地瞎想,轻松氛围下,确实能够碰撞出平常很难擦出的火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