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凯风(1)(1 / 2)

夏天的地中海是最舒服的, 受特殊气候影响, 可以用炎热干燥来形容。但是, 在沿海区域, 因为冷洋流的关系,气温最高不过超过22c, 称之为凉夏——不会觉得热,不会觉得湿黏, 而又可以享受明媚的阳光。

这是一种浪漫又活泼的户外氛围,古代地中海城邦能够形成特殊的海洋文明, 不是没有这方面的原因的。

亚历山大里亚,或许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亚历山大港,就位于地中海沿岸世界。

公元前120年的亚历山大里亚是非常独特的,从法统上来说,这里还是法老的国度, 这里的统治者, 也就是托勒密家族的继承人们也被埃及人民,以及后来的史学家认为是法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这已经是埃及法老的最后余晖了,希腊化不可避免地降临。

地中海沿岸文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或者说, 世界上任何一种辉煌文化都很有意思, 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地中海沿岸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样而又排他!

这一结论很可能不符合很多人的直观印象,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华夏文明封闭保守, 而地中海文明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欧洲文明代表的则是开放,不存在排他性。只能说,在这个事情上其实是恰恰相反的。

华夏文明在古代的时候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就像后世的美国一样,拥有天然的分界线。美国拥有的是两个大洋,而华夏呢,东边是大海,北边是沙漠,西边是高原,南边是密林、山脉,这在古代社会,是和大洋一样难以逾越的自然地理分界。

这直接塑造了华夏文明的心态,本质上是自信的我们并不担心有一天我们自身的文明,自身的认同,等等一切会被外界所击垮!或许有过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但这种程度的威胁,与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斗争相比也是难以同日而语的。

因为不害怕,所以会非常开放——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我们会说入则华夏,出则夷狄,却不存在正常社会中反复强调自己的文明成分。对这个问题强调的比较多的是清朝的统治阶层,因为这是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天然的危险让统治阶层不得不维持自身壁垒。因为一旦融合,被同化的肯定是统治阶层,而不是更先进、人数多得多的华夏文明。

地中海文明就不同了,后世的中国人总是将地中海周边出现的种种文明统称为‘地中海文明’,认为他们之间就算有区别,也是共性更多,类似于华夏大地上的各种方言其实这是不对的!

地中海周边种种文明之,不像华夏大地,拥有自然的地理分界,所以彼此之间非常容易渗透、攻击、瓦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文明,为了维护自己的认同,文明是不可能开放的,相反,其实非常保守。

所以这里很早就诞生了各种‘一神教’,诞生了非此即彼的传统。事实上,后来席卷全世界的基督教文明,最早就是地中海文明中一个小小分支。

‘一神教’‘非此即彼’,这是有利于提高凝聚力,有利于树立起对外围墙的。在保护自身认知,群体认同上,这是绝对有利的!

当然,发展到后来,这也成为西方世界很多国家问题的来源——不过,这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故事了,就现在来说,地中海沿岸还在古代的黄金时代呢!

古老的埃及文明对于现在的地中海沿岸来说已经是昨日黄花,希腊在绚烂的文化中走向了某种程度的终焉。但希腊化却在希腊结束之后一步步影响着这个世界——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崛起,这本身就是一个希腊城邦。

然后就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以一种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速度完成了自己一生的闪击,打翻一个旧世界之后建立起泛希腊化的世界。虽然他的霸业其兴也勃焉,亡也忽焉,希腊化却以不争的事实降临到了欧亚大陆。

东部甚至推进到了后世中亚地区,已经十分接近华夏了!在这里,即使过去多个世纪,依旧能见到希腊化城邦,成为这一地区的历史遗产。

至于向南,地中海南岸更不必多说,早已被收入囊中。

地中海南岸,其实就是所谓的北非。整个非洲,不能否定确实有古代文明,但笼统来说,除了与欧洲、西亚交流比较密切的北非,非洲其他地区的文明程度是比较低的,并不比古代的美洲强,甚至在一些领域,比如说天文历法上,还有不如。

所以说,北非与其说是非洲文明,还不如说是欧洲文明,这里是欧洲文明的后花园在法老时代逐渐过去之后,这一点就基本确立了。

亚历山大大帝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方式征服这个世界之后,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完成对这个世界的实际统治的,所以各种总督的设立就非常有必要了。

在当时的埃及,后来的托勒密一世成为总督。而在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帝国一朝溃败之后,托勒密一世理所当然地接收了帝国在这一地区的遗产,成为了这里的统治者,甚至后来加冕为法老。

这倒是有点像埃及的传统艺能了,因为在近二十个世纪之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的埃及,官员穆罕默德·阿里也是这么操作的。阿里正是趁着法国入侵埃及又退兵的微妙时期,以奥斯曼帝国派驻埃及官员的身份,接收了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遗产,成为了这片土地的统治者。

事实上,阳光之下无新事,大多都是在重演历史罢了。

总之,托勒密一世成为托勒密王朝的第一代法老。然而说是‘法老’,这个时候的埃及早就不是原来的埃及了,虽然托勒密家族尊重埃及的传统,也并没有对原本的埃及文化进行摧残。

但现实是,希腊人占据了众多埃及的重要位置,埃及希腊化明显。

特别是首都亚历山大里亚,绝对是此时典型的希腊化城市。

公元前120年,托勒密八世在位,亚历山大里亚此时是希腊世界当之无愧的中心——没办法嘛,谁让地中海北岸,真正的希腊已经被罗马打翻在地了。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嘛,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个时代,埃及的上层说希腊话,住希腊式的房屋,穿希腊服饰——当然了,这些或多或少带上了埃及元素。

亚历山大里亚在此时被分为两个区域,西部是埃及本土区,东部则是犹太区,至于希腊人(包括马其顿人)则是聚居在靠近王宫的中部,人数并不多。同时,这里也是众所周知的富人区。

在这一区域,豪华的宅邸随处可见。实际上发展到现在,托勒密所统治的埃及本来就呈现出夸耀财富的特点。有钱人将自己的居所装饰地像仙宫一样,取代了希腊城邦时期强调的公共场所,如公园、剧院、浴室这些这也算是希腊化城邦进一步脱离最初样子吧。

而就在这一区域,有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建筑,并不属于希腊人,在整个区域名气很大。

很多人知道,这座宅邸的主人是东方人,比安息更东方,比胡椒来处也要更东方(虽然这个更东方的国家也会带来胡椒)甚至比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所到达的最东方还要更远。

这是生产‘丝绸’的国度,是不少安息人口中所说的‘秦’。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秦’是这块土地的前代王朝,现在由新的王朝‘汉’所统治。而这座宅邸的主人,本身就是汉的一个大贵族!

这是一位女性贵族,她的母亲是‘汉’的公主,和前任皇帝陛下是姐弟的关系。

其实身在埃及的希腊人下意识地把这种地位抬高了,因为在埃及的传统里,‘公主’很大可能会成为国王,也就是他们口中法老的妻子,和丈夫共同执政,成为女王的。

其女儿,在政治斗争中也同样具有不小的政治资本。

比如说现在的托勒密八世,他的妻子本来是他的姐妹克利奥帕特拉二世。但是后来他又勾引了克利奥帕特拉三世,克利奥帕特拉三世是克利奥帕特拉二世的女儿,也是托勒密八世的外甥女兼继女。

克利奥帕特拉三世在未来会继承托勒密八世的政治遗产嗯

简而言之,在这个血统范围内,大家都有机会!

但是按照大汉的规矩来说,翁主确实算不上一个多重要的角色。当然了,如果单独说陈嫣这个‘不夜翁主’的话又不同了,翁主到底只是一个爵位,到底怎么样还是要看个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亚历山大里亚的高层倒是没有弄错什么。

是的,这座宅邸的主人就是陈嫣。

这座宅邸最开始建立,就是为了船队在这边的商业活动能有一个据点。宅邸本身就不太像民居,更像是这边的宫廷建筑。中间的中央庭院之外,西边的一半属于办公区,而东边则是生活区,一个又一个的小庭院,可以供在此办事的汉人们居住。

而就在几年前,这座宅邸的工作人员买下了靠近宅邸北边的一块土地,大兴土木。按照本地人的说法,除了规模比较小,其他的就和法老的寝宫没什么两样了。

之后就传出消息,这些人的女恩主,也就是传闻中的大汉贵族可能要来亚历山大里亚。建设新的庭院,也是为了那位女恩主。

大家对此是很有好奇心的,在过去很长世间里,大家对于遥远的东方国家,唯一的标签就是‘丝国’,那里生产漂亮而昂贵的丝绸。按照中间商人,安息人的说法,这个国家富裕而强大,也拥有非常先进的文明。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东西方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远到对方在自己的印象里都不是一个世界了。现代人怎么想外星人,这个时候的西方人就能怎么想东方人。

如果有一天,大家看到了外星人,还有外星人的高层要拜访地球,想必反响和好奇心也会很大。

丝国的人在几年前突然来到了红海沿岸,开始和埃及做生意,并且通过埃及,组成了商队向地中海南岸的罗马出发,形成新的贸易链条。在这个过程中,埃及人开始逐渐了解‘大汉’。

因为两个国家相隔实在是太遥远了,所以根本不存在战争,所以这种层面的接触是非常友好的。埃及欢迎大汉的船队来做生意,而在进行贸易之后,他们也得到了确实的好处。

最明显的一点,原本西方想要得到东方商品,就得通过以安息人为代表的中间商。中间商赚差价这种事是很过分的!丝绸和各种香料到了西方,简直就是天价!然而就是这种天价,西方世界也是始终供不应求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