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我有三千大号> 第39章 与法国佬谋皮(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 与法国佬谋皮(上)(1 / 2)

原本,在奥斯曼人的威胁解除之后,赞德家族当中的某些人也曾经提出建议,认为应该重整旗鼓,撕毁之前的停战协定,再次向海宁控制的克尔曼省发起进攻。

但俄国皇储和他身后那只精锐军队的到来,显然让赞德家族的所有人都保持了应有的冷静。

海宁并非不知道这一点,赞德家族是他们进入波斯之后遇到的最大敌人,所以早就已经有人摸到了他们的核心区域,并使用无人机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上述提到了那些针对海宁的建议,自然也毫不意外的沦落为他们搜集到的情报。只想这些情报的海宁,自然知道彼得的冒失举动,事实上替他们起到了威慑作用。

考虑及此,对于彼得及其夫人叶卡捷琳娜的欢迎仪式和接待工作就都被重视了起来。

彼得对这种盛情款待也非常感激。这一路上他都在躲避着伊丽莎白一世的追索,为了隐藏行迹,他们往往会选择绕道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那当然给他们的吃穿用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要不是白山的手下们时不时地暗中接济他们,恐怕比德早就已经放弃了南下波斯的想法。

相对来说,虽然这边的纬度更低一些,但比起波罗的海沿岸的温和气候,波斯高原的春天也依旧让人感到寒冷。

好在,彼得毕竟是一位俄国的皇储,抵抗凛冬对他来说只是家常便饭而已,更何况,在亲眼见到诸如热气球这类神奇的事物以后,他心中郁积已久的朝思暮想,就转化成了源源不断的热量,包裹住了他的全身上下。

彼得甚至想要亲身乘坐热气球到天上游览一番。但他的随从们随即以安全为由,坚决阻止了他的这一想法。

这些随从们其实有很多都是伊丽莎白一世派去追寻他踪迹的人。看着之所以能够完成女皇的使命,还要感谢海宁的积极配合。在白山成功的接到了彼得之后,他们并没有立即向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方面作出汇报,而是选择在彼得进入波斯境内之后才这么做。

这既避免了他们的别有用心被女皇发现,也合情合理宣示了他们在波斯东北部的控制能力。

当然在通报这一情况的时候,他们不可避免的也做下了保证彼得的安全重担就挂在了他们身上,同时为了让女皇安心,他们也主动要求让追寻彼得踪迹的那些人在他们的安排之下进入波斯境内。

这些人在一路上也付出了巨大的辛劳,进入波斯境内进行简单的休整也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是可以被视为一种友好交往的。

女皇听说自己的外甥兼皇位继承人目前是安全的,也就没有太多的心思再去训斥他了。而且既然彼得已经抵达波斯境内,那就索性让他去实现一下心中的愿望好了。

当然,派遣自己的军队去保护彼得才是足够让他放心的策略。在这一点上,他们的那位朋友显然考虑的相当周全。

为此,女皇还专门派人给他们送去了感谢和礼物。但是,他同时也希望彼得能够尽早的回到俄国。

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那些追寻彼得踪迹的家伙终于成功的找到了他们的皇储殿下,只不过双方重新汇聚的时候,他们的地点已经是海宁控制下的核心地带,克尔曼省了。

随后他们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安保工作当中,并发生了阻止彼得乘坐热气球的事情。

在他们到来之前,彼得其实已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无忧无虑的日子,在食物和供给得到充分保证之后,他对海宁的感激转化成了信任。所以即便身处异乡,他也没有感到任何值得担忧的地方。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让他很快忘记了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郊外——那是他经常去打猎的地方。

波斯人也是喜欢慕洋和大地的民族,彼得有时候也会和他们一起出外有点,当然这样的行为在他的“保镖”们到来之后,不得不大幅度的减少了。

为此,彼得的心情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糟糕起来。叶卡捷琳娜似乎又见到了那个身上充满乖戾痞性的小家伙——在后来又一次被阻止乘坐热气球之后,比了竟然要求叶卡捷琳娜代替自己钻进吊篮里,去代替并完成他飞翔天空的夙愿。

这种行为当然也遭到了“保镖”们的阻止,而且这是非常不近人情的,是将自己面临的风险转嫁到了别人身上。这代素来讲究“修养”的俄国,甚至欧洲宫廷都是不能被容忍的事情。

带头的几个“保镖”甚至已经决定要向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反映这件事情了。

但叶卡捷琳娜本人却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宽广心胸和充沛勇气。他登上了吊篮,并在随后飞上了天空。

她知道彼得的要求,只不过是单纯的想要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已,虽然从一个相对理性的角度来讲是有些恶劣的,但它只不过是个孩子信重的幼稚逻辑而已,所以没有必要和他斤斤计较。

更何况,在热气球这件事情上,她和彼得拥有着相同的兴趣,而且飞上蓝天之后的感觉也非常好,即便彼得没有提出要求,他在落地之后也会和对方分享这份喜悦,毕竟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彼得就是她唯一的亲人。

是的,彼得这个丈夫不光是他的远亲,还是一个亲情远远胜过爱情的亲戚,虽然这份亲情也谈不上浓厚,但在这个地方显然是格外值得他们重视的。

当然此事她还并不知道,他们两个的这份亲情,很快就会因为这件事而衍生出来一种叫做嫉妒的情绪,这其中重要的因素是海宁的报纸对叶卡捷琳娜的勇敢行为进行了大肆报道。

但凡是环球集团爆开所能覆盖的地方,都知道了俄国的这位大公夫人——彼得这位皇储仍然拥有大公封号,相对来说,皇储这这个身份更多的是虚幻的、对于未来的期许,而大公却是可以是给他带来实际利益的——飞上天空的勇敢行为。甚至就连法国在印度马德拉斯的殖民者也得到了相关消息。

法国现在正在积极的拉拢俄国,但俄国宫廷显然对法国不太感冒。因此法国方面尤其是消息相对落后的殖民当局认为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改善与俄国之间的关系,他们甚至专门派了使者去波斯拜访这位俄国皇储的夫人。当然,如果能够顺带弄到一些热气球的技术那就更好了。所以这位使者还承担了拜访海宁的使命。

不过,皇储和皇储夫人显然不会太在乎他的使命有什么具体内容,因为他们看起来并不太喜欢这位法国使者。相对凯硕,他们显然更希望能够尽早见到海宁。

实际上皇储夫人可能是喜欢的。但皇储的态度却是极其反感的——因为法国人对他夫人的肯定,让他在热气球下面的行为显得十分怯懦。他甚至嫉妒起了夫人所取得的成就——世界上第一个飞上蓝天的女人。

这个成就是海宁控制的媒体在事后曝光出来的,不过这是事实,因为此前确实没有女性乘坐过这些气球。

叶卡捷琳娜对取得这样的成就也是很骄傲的,但他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了丈夫的心情。作为一个远嫁的俄国的媳妇,她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应对丈夫的各种情绪变化。因此他很希望能够发生一些别的事情,去转移他丈夫的注意力。

或许那样,彼得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吧。

也不知是不是上天听到了他的愿望,几天之后竟然真的有一件大事要发生在他们身边了。

他们自从来到波斯之后,就一直想见到的是带来这一切改变了那位神奇人物。

可是先前他们已经被告知,海宁正在阿豪姆王国进行教育工作,那是他的诺言,所以不好轻易背弃。而且据说海宁还调整了这份工作计划,将原有的工作时长延长到了半年之久。

这意味着在1751年的上半年,他们都不可能见到这位环球集团的领袖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