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我有三千大世界无弹窗> 第203章 冬天的休战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 冬天的休战期(2 / 2)

这当然也有可能是惺惺作态,但谁都不能排除,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是什么样的心态刺激了腓特烈并下达这些指令呢?历史学家们依然在争论。鉴于由情绪、冲动和理性调制而成的不稳定的鸡尾酒,能够刺激大多数人做出某种行为,腓特烈也很有可能无法让他的理智得到例外的冷静。尽管普鲁士国王自诩为理性主义者,但他仍然喜欢故作风雅。从更加现实的角度看来,腓特烈的指令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新年决心。就像21世纪的小青年们,在每年新春到来的时候都会立下g一样。

毕竟在某些人看来,腓特烈已经在莫尔维茨和罗布西茨两次离开胜负未决的战斗,而不是以国王之尊以身犯险。鉴于腓特烈经常自我标榜为普鲁士的国家公仆,他这次也许是想实践他的决心——不把个人安危与普鲁士的国家前途混为一谈。不过海宁倒是清楚,菲特烈之所以会离开罗布西斯的战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克罗地亚的油气兵们已经受到了重点照顾。一旦击退他们,奥地利人的忠君士气就将荡然无存,他们也只有撤退一条路可选。所以在他离开的时候,战场形势虽然看上去胜负未决,但实际上那场战斗已经结束了。

而且,即便普鲁士的国王不是在占据一定的情况之下离开的,那么他也极有可能是在采取某些措施戏耍他的敌人们。在宏大的战略现实中,腓特烈的虚张声势是不乏坚实的基础,这些坚实的基础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于普鲁士的军事素养,更大的那一部分则是敌人给他拱手送来的。

法国政府看上去在外交和军事上都从容不迫。即便战争已经看到他们,似乎仍然有选择是否参与进去的主动权。按照原本的历史,直到1757年5月,他们才正式同意出兵莱茵河流域,并资助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但是在他们参战之前的几个月里,普鲁士军队都有希望以更加明显的优势击溃奥地利军队。此外,这些军队在管理和指挥方面的欠缺是人尽皆知的,这在战争中将会成为障碍,也肯定不利于他们在普鲁士西线迅速集结,这当然给普鲁士人送去了更加充分的准备时间。

奥地利人也在饱受意见分歧的困扰,这让他们的军事行动缺少目的性,也让他们的敌人有了更多反击的机会。

与战役计划相比,奥地利战争委员会更关心后勤补给站,与行军可能引发的结果相比,他们对有利于行军的好天气更感兴趣。个人恩怨和猜忌影响了指挥官的任命和行动策划。这种相对懈怠的态度,反映了一种在奥地利军界和外交圈内相当普遍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布劳恩元帅身上最明显。他说,腓特烈的行为“与其说是为了谋求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如说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腓特烈)从来没有一个既定计划,即使最小的花招也足以让他扑空和改主意”。然而他们就是抓不住那样的机会,因此只能欣赏普鲁士国王在那里孤独的表演。

但海宁已经看够了这种无良的表演,而且他就像是被国家男足辜负的球迷一样,现在挥舞着票根要求退票。被很多国内得问出去,到天上去的腓特烈大帝,在这场战争的开局阶段表现得并不好,这虽然不会影响到海宁与他之间的友谊,甚至也没有影响到他对此人的赞赏,但这个家伙在开战之后的一系列选择显然犯下了许多错误。

既然悄无声息地拉开了进攻萨克森的序幕,那么这位大帝显然对于闪电战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竟然在大冬天里进入了冬令营,而不是趁着敌人立足未稳的时候继续攻击,这就充分证明了,他还在坚持那个时代最为愚蠢的战术之一,消耗战。

如今的时局是非常明确的,法国即便还没有明确支持奥地利,毕竟他们双方是陆地上的世仇,但俄国已经占到了奥地利一边,普鲁士因此而不得不将大部分的军队调往东线去防备俄国人的入侵。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采用消耗战的话,试问谁能够和俄国这样战略纵深的国家相提并论。

或许在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失败之前,并没有人意识到俄国的战略纵深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但一个公开赞助萨克森的俄国女皇恐怕已经逐步能说明问题,十万卢布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这种赞助只不过是为了方便萨克森对付普鲁士而已,女皇并非没有直接对付葫芦丝的手段,她的军队也已经在开赴科尼茨堡的路上。

即便无法意识到俄国的战略纵深——实际上对于普鲁士来说,如果无法达到俄国境内,即便完成这一点认识也是没有意义的——那总该也能感受到俄国带来的实际威胁吧,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要拼消耗,试问整个欧洲有谁比那些灰色牲口们更能节约粮食?

不过冬天的到来对于海宁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他既可以猫在被窝里继续和蒙古妹子们学习各种欧洲知识,也可以继续在幕后支持蔷薇骑士们,护送移民们离开欧洲,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对峙双方都没有继续扩大在局的迹象,那样的话,蔷薇骑士或许能够赶在他们下次交手之前,为他们打扫出一片干净的战场。

与此同时,法国人在北美殖民地的进攻势头也逐渐趋于缓和。他们准备在未来几个月里休整一下,然后在明年夯实对占领区的控制。这种夯实的手段恐怕将会主要通过节律的方式来实现,这不是海宁愿意看到的,但却是法国不得不做的。

而乾隆皇帝也开始准备第三次出征喀什河谷的战争,现在他终于不再寄希望于以战养战,而是试图通过海宁的配合,依托于棱堡链条展开逐步推进。

而且。根据某些年限的反映乾隆皇帝在某些事情上似乎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坚持。虽然叙述还有些模棱两可,但皇帝似乎因为与海宁之间的关系转暖,而在将喀什河谷设立成试点区域的事情上出现了松动的痕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