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武侠修真>踏天九桥怎么坏的> 大魏庙堂之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魏庙堂之风(1 / 2)

李庆云返回自己的住处武德殿后,便第一时间找到老梅,此时老梅和小翠正坐在台阶上望着门口发呆。

“老梅,我昨天让你去修的那把黄纸伞,你拿出宫修好了没。”

老梅弯着腰一脸谄媚道:“殿下吩咐的事,一直是咱老梅的头等大事,昨晚殿下熟睡时我便拿出宫了,修补的匠人说破损太过严重,估计得两日左右修好。”

李庆云点点头:“那就只能等等了”

此时小翠满脸笑容的看向李庆云,李庆云带着也笑意走上前,突然伸出两根手指捏住小翠的脸故作严厉道:

“见了主子,得低着头,宫里的规矩都不懂了吗。”

小翠吃痛,直接用手打开李庆云的两根手指,一边脸颊微微发红,噘着嘴冲着李庆云凶巴巴道

“屁哩,武德殿没有这个规矩!但有一个规矩就是男子不能欺负女子!”

李庆云闻言哈哈一笑,背着手便朝正殿内走去,小翠和老梅紧随其后,此时小翠低着头,脸上也瞬间换上了微微笑意,小声嘀咕。

“还是和以前一样呢。”

老梅听到后笑着低着头自言自语道:“确实和以前一样”不过小翠却听不到

一夜无话。

第二日卯时,天蒙蒙亮,初春的早上还带着些寒意,皇宫里面便有一群人在走动,仔细一看,都是三三两两的官员成群结伴从皇宫门口走向太和殿,今日早朝。

来的最早的官员往往是品阶最低的,这历来早朝,那有小官比大官来得晚一说,要是真有那不懂事者,怕是得坐几年的冷板凳了。

但是来的早,往往都在原地等着,毕竟品阶低就得走在一众大臣身后,免得被人背后骂不懂规矩。

此时走在最前面的有两人,两人皆是中年模样,却比一众年纪颇大的老臣还要走的更前,只因这两位便是当朝的首辅“韩闫敏”和大将军“刘定山”,一个文官之首,一个武官之首。

与永嘉一朝的重文抑武不同,天武这一朝文武相当,甚至武人略胜文人一筹,毕竟大魏与西夏连年征战,武将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且皇帝尚武,偏爱武将一筹。

代表了大魏臣子权利顶峰的两人,见了面后只是对视一笑,之后便一语不发的朝太和殿门口的广场走去,两人身后各自跟着文臣武将。

过了金水桥便到了太和殿外的广场,百官依次列队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太和殿旁已经站了一位太监,太监头冲着天,用尖锐的声音喊道

“上朝~”。

群臣闻声便走上台阶朝殿内走去。

李政已在两名太监的引领下驾临太和殿,端坐于龙椅之上,神情却是有些散漫。吴王李庆书也跟在李政身后来到太和殿,站在下方。

百官进殿后行一跪三叩头礼,早朝正式开始。

平日里早朝时五品以上的大臣都是依次发言上奏,今日早朝的气氛却是颇为怪异,竟没有一人率先开口。

李政见状疑惑着开口道:“众卿家今日为何如此?莫不是昨晚都陪自家夫人促膝长谈了?导致今日精力不振,无心发言。”

下方官员之中一阵哄笑,论大魏历代风气之开明,君臣之和睦,无一能与天武一朝媲美。

只因李政身上有着浓厚的江湖气,早年间还是武王时便喜欢走访江湖各大宗门,常与人切磋比武。后来登基做了天子,与大臣们言语谈话间平易近人,大臣们面对李政时也较为放松。

随着李政的玩笑过后,在首辅韩闫敏的身后站出一人来,吏部左侍郎蔡荣。

蔡荣三十来岁,身材有些矮小,肤色黢黑,若走在街上任谁也想不到这是当朝正三品的左侍郎。蔡荣面容严肃,刚才官员哄笑时就他一人始终绷着脸,显得心事重重。

“臣有事启奏陛下,臣听闻魏王殿下已与近日返回皇宫,臣斗胆问陛下,可确有此事”

“嗯,魏王确实已经回宫,你的消息倒是灵通的很。”李政笑着说道

蔡荣依旧表情严肃:“那敢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魏王。”

“处置?”

李政脸上笑容消失,眼睛盯着蔡荣说道:“魏王犯了何罪,侍郎要用处置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词”

李政此言一出,殿内噤若寒蝉,此时李政话里已有明显的不满。

“蔡侍郎比朕还要关心朕的家事啊”

蔡荣顿时跪地,依旧拱手说道:“魏王出宫一事,并不能全算作是陛下的家事,两年前陛下赐婚魏王,欲让魏王迎娶梁国公主,两国喜结连理,梁国也能助我大魏抗击西夏,本是好事成双,可魏王逃婚出宫,两年间了无音讯,致使我大魏失信于梁国,梁国国君震怒,两国因此也种下恶果。”

蔡荣说完后额头上已满是汗水,李政只是眯着眼看着蔡荣,一言不发,脸上没有表情。

本以为蔡荣也会就此沉默,谁知蔡荣不依不饶继续上奏道

“臣斗胆,请陛下处罚魏王,以正我大魏纲法,更要以此来缓和我大魏与梁国的关系。

蔡荣言罢,太和殿内的一众官员,神情各异,大多是不解,吏部左侍郎,虽是正三品,但也不该有此言论,即便大魏如今风气再好,官员也少有越级上奏的,更何况其中还牵扯到魏王。

李政依旧不言,只是用两根手指上下轻轻敲击的龙椅的把手。但在此时落针可闻的大殿内,声音也清晰传入下方官员的耳朵里。

此时一向温文尔雅吴王已一脸不悦,稍稍侧出身,正迈步走出时,站在大将军“刘定山”身后兵部尚书陈豹国率先站了出来。

陈豹国五十有余,在永嘉年间便擢升兵部尚书,身材高大,以性格直率,脾气火爆著称,陈豹国此时脸上已有怒气,朝着李政一拱手,随即俯视着跪在地上蔡荣。

“蔡侍郎当真是大义凛然,我大魏丢失的只是中原,我魏人的脊梁并没有丢,永州前线多少将士浴血奋战,为国捐躯,而朝堂之上的蔡侍郎却想着用年纪尚小的魏王去献媚梁国,以求梁国能助我大魏抗击西夏,我魏人的脸都被你蔡侍郎丢尽了。”

陈豹国为武人,说话自是没有那么客气。

蔡荣闻言依旧不卑不亢,道:“我蔡荣不为自己的脸面争锋,只为我大魏夺利,为了我大魏男儿能少死一些在战场上,为了大魏百姓可以不受战争祸乱,就算背负骂名,那又何妨?”

陈豹国朝堂之上哈哈大笑,全然不顾朝堂礼仪,随即冷哼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