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91 泮宫之辩(1 / 2)

那位学子说完,还不忘自我介绍一下:“诸位,我乃小邾国柳下仲,听闻巩公广纳贤才,特来此地献上拙说,诸位可尽情辩驳!”

说完,柳下仲就从高台上走了下来。

他刚刚下来,一名白净的中年男子走了上去。

“在下王畿出身,名苏木。方才柳下仲军说强国必先强军,我认为他只流于表象,并未说到根本。”

苏木说完,看向了柳下。

但是柳下仲并未有一丝愠怒,反而微笑地看着苏木。

这样君子的风度,吸引了很多人。

苏木继续说道:“晋国乃千乘之国,良马万匹,强军无数,为当世霸主。可你有没有想过,晋国为何有如此庞大的军队?皆因晋国地广人多,粮草充足!所以我认为,若要恢复赫赫宗周,必须以农为本,开辟荒野,种植粟、菽,只有国人吃饱了,才能打仗!故而晋国强大看似因‘作州兵’之故,实则是他们推行了‘作爰田’。”

作爰田是晋国的土地制度,将原本轮换耕种土地的制度变为不再轮换,也就是土地私有。

那些卿大夫开辟的土地,也成了他们的正当财产,国人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终于成就霸业。

苏木的话,引来了不小的赞同之声。

就连柳下仲也频频点头。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齐、鲁已经抛弃井田制,我们何不效仿,以地之税,扩充国库?”一名男子说道。

“对啊,如今畿外诸侯强大,应当学习畿外诸侯。”

众人纷纷点头称赞,显然土地私有制的好处,已经被很多人注意到了。

“推行齐鲁之制,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时候,一人又走到了中央。

他的声音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周围的人却都听到了。

另外一人问道:“这位君子,我名甘行,我听闻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

如今礼乐崩坏,井田名存实亡,想必君子未曾出去看过吧,民不肯尽力,皆耕种于私田,公田贡赋减少,这才造成了王室的空虚。

齐鲁废弃井田,只征收私田之税,国库顿时充盈,齐国也因此成就霸业,为何你不认为应当尽早推行齐鲁之制呢?”

之前那人回礼,说道:“我名樊不害。齐鲁之制,固然有其好处,可推行新政,何其艰难,君不见当年宣王‘不籍千亩’之事?”

西周宣王时期,励精图治,呈现中兴之相。

宣王想推行“不籍千亩”的政策。

井田制下,籍田为天子的祭祀之田,名为千亩。

每年春天,天子都要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以表示天子重视农耕。

宣王却选择放弃耕种这片土地,引来了士大夫们的极力反对。

后来宣王在千亩之地大败于姜氏之戎,周王室陷于危局。

幽王继位之后,宗周再也不复往昔,最终落了个东迁的下场。

后人们都认为宣王放弃了“籍田”,不再祭祀上天,是导致千亩之地大败的原因。

而辛莫知道,真实的情况并非这样。

西周后期的井田制已经名存实亡。

即便是王室的籍田,也没有人好好耕种。

周宣王看似是“不籍千亩”,实则是推行自己的一项改革。

反正你们都不耕种公田了是吧,那天子我也不种了。

甚至不要公田里的粮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