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穿越红楼迎春> 防未然迎春始夺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防未然迎春始夺权(2 / 2)

故便只得先缓一步,一面拼命学着,一面从吴氏手中分些事务出来管理历练,伺机渐渐分了她的权。

吴氏其人自负又心窄,对于家业,她老了干不动了自己退下来,跟这会儿迎春夺她的权不教她干,是完全两回事的,这后者她是绝不能接受的。

迎春早料到吴氏会有忌惮反弹,她心中也有数,趁着贾家没倒,她正该好好跟吴氏打几回擂台,多多削弱吴氏,壮大己身。

不过那陈嬷嬷并无那等神通知晓贾家之败局,以为迎春能倚靠着贾家千年万年的。故她劝迎春徐徐图之也是没有错的,是一心体恤迎春、为她考虑之意。

迎春不是那等听不得别人劝谏之人,遂携了陈嬷嬷的手往炕上坐了,感念道:“妈妈莫要如此小心,你说这些话皆是为我好,我尽知的。我年轻,如今又孤零零落在她们家里,许多事还仰仗妈妈教我。”

迎春又深叹一口气:“妈妈说的也不错,照理我如今又何必急三赶四地要做她们家的主,没得讨人嫌。只是我心中也有一番缘故,也难对妈妈讲。”

“如今司棋身子重了,下头的人多不如她省心遂意的,我这儿事又多,妈妈若真心疼我,便多帮衬着我些罢。”

司棋的怀相有些不好,看了几个大夫都说要细心将养,不可劳累。迎春便下了死令教她安心养胎,不许再操劳旁的事。

幸而如今来了个晴雯,能顶上司棋的缺。但晴雯再怎么说原来在怡红院时也只是个二等丫鬟,“大总管”是袭人。遂她纵使再能干还是有几分缺少历练,正需要陈嬷嬷从旁襄助。

那陈嬷嬷闻言忙应了,又思迎春怕是年轻心气高,日后吃了亏自然便明白了,倒不需自己多言。

且主子心气儿高总比之前没心气的好,便也歇了劝谏的心思,只一心辅佐起迎春来,此是后话。

过了两日,那吴氏忽又将迎春请了来,言说有件大事要商议。

原来是这孙绍祖因死时身上尚背着官司,况他死得又蹊跷,故京里各处寺庙都有避忌,并不敢教他停灵。故如今孙绍祖棺椁只得暂存放于京郊一处野庙内。

吴氏心疼自己儿子死后凄凉,只能与孤魂野鬼作伴,便急着要将他扶柩回大同安葬。

且又请了高道大师占卜算得近三年内唯有今年七月初七下葬最宜——能消业障旺子孙。

而今已是四月下旬,大同与京城又相去甚远,若要赶今年七月七日下葬,只怕此刻便该打点行装预备着上路了。

吴氏因向迎春道:“你也看着打点起来罢。虽说绍祖生前唐突过你,然年轻夫妻岂有不打架的?”

“且他如今都不在了,还有什么恩怨不能了结的?你们毕竟夫妻一场,你便去送他最后一程罢。”

迎春心内深恶那孙绍祖,岂肯再沾他半分的?

可她也知道当今礼教如此,死者为尊。且她如今仍顶着孙绍祖未亡人的虚名,岂有亡夫出葬,发妻不送之理?

她也深知这里头恐怕也有调虎离山之意,既如此她何不来个将计就计?便应了个是,下来就赶着吩咐晴雯、绣桔打点起出远门的东西来。

吴氏见她听话也放下心来,想着若扶柩到大同,两地往返,又要下葬做法事,怎么着也要三四个月的光景。

正能分一分她这儿媳妇的心思,没的成日里一门心思只盯着家产不放的。

哪知不过几日,一大清早,乌进家的便进来回说大奶奶身边的丫头出去请了个大夫进来。

吴氏奇道:“这大早上的她怎么出的去,跟谁要的对牌?”

乌进家的道:“太太您忘了,现大奶奶管着家里采买上的事,那丫头是跟着府里早上出门买菜的车出去的。”

吴氏闻言气道:“一天天的不教人安生!我是拦着不教她请大夫了?偏要这般背着人偷偷摸摸地出去。”

“教人知道了,不说她瞎了心自己多想,倒说我作贱媳妇不许她瞧病!”

说着赌气摔帘子出去,一径往迎春处来。

迎春房门前正守着几个小丫头,见了吴氏都行礼不迭。吴氏一概不理,只拿眼往屋里瞧。

只见迎春屋内床帐皆放下,只从帐底伸出一只手来,手腕上搭着一方巾帕,一须发皆白的大夫正坐在床前诊脉。

那绣桔见吴氏过来,忙迎出来,口内道:“太太怎的来了。正要回太太,我们奶奶身上不好,恐是旧伤复发,便请了这孙太医进来瞧瞧。”

吴氏闻言一顿,也不言语,退至外屋坐了。又把绣桔叫到跟前,压低声儿问:“既是太医怎肯登咱们家的门?别是你这小蹄子扯谎罢。”

这太医皆是有职衔儿的,除了宫里头的,也就皇亲国戚或勋贵高官方能使唤得动。

迎春虽姓贾,但嫁过来便是孙家妇,她们孙家就连孙绍祖爷爷那辈都还使不上太医呢,更别说如今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