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明朝三大疑案移宫案> 第249章 老夫不需对任何人交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9章 老夫不需对任何人交代(1 / 2)

几日功夫,苏州城外立起一座兵营,苏松常缙绅五六万家丁汇集其中,比朝廷江北大营还要气派。

一副兵强马壮的样子。

沈柏溪等对抗朝廷的缙绅,个个趾高气扬,瞧谁都满脸不屑。

缙绅的家丁,本就算不上好人,更何况一群山匪水寇?

苏州百姓惶恐不安,每日过得战战兢兢,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官吏们更不好受。

有新政红利在,胥吏肯定与朝廷同心,正是苏松常缙绅主要针对对象。

官员稍微好点,毕竟是沈柏溪要争取的对象。

但有乾圣的威慑在,他们生怕受到牵连,躲瘟疫般待在衙门,闭门谢客。

没支持沈柏溪的缙绅,则直接受到勒索。

在凶神恶煞的家丁逼迫下,不得不贡献些钱粮消灾。

但要明面上支持,他们则坚决不肯,并且对沈柏溪明言,若是他再敢逼迫,那大家就是鱼死网破。

这条底线他们必须坚守,不仅仅对抗朝廷没好处可得,关键是他们家族有人参加官吏一体化考试。

实质上,他们也与朝廷同心。

在此非常时期,沈柏溪也不敢逼迫太甚,但心里已把他们列上黑名单,等战后慢慢算账也不迟。

而在兵营中,那些山匪水寇出身的家丁却是满腔怒火。

费扬武虽不是建奴名将,但也跟随老奴征战几十年,练兵手段还是有的。

可这些山匪水寇自由散慢惯了,哪受得了建奴严酷的军纪?

一开始,皮鞭加身,皆纷纷反抗,甚至拔刀相向。

可一颗颗脑袋被砍下来后,这些吹嘘悍不畏死的山匪水寇,个个吓得脸色惨白,双股打战。

血淋淋的事实教训他们,死建奴动起真格来,真的是会要人命的。

没人自寻死路。

兵营内,自由散慢的军纪,数日间顿时焕然一新。

沈柏溪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对费扬武等赞不绝口,待遇进一步升级。

有了底气,在与十八芝和福建海商谈判时,苏松常缙绅也变得强硬起来。

坚持按原先比例分配战利品,甚至要在海贸份额上多拿上一份,于是双方更加僵持。

因为十八芝的谈判代表同样有底气,目前估计有十来万倭人参战,实力远甚于苏松常缙绅。

沈柏溪喜气洋洋,却不知兵营已成火药桶,山匪水寇们内心积累的怒火,只需星星之火即会爆炸。

而大明锦衣卫,就是那星星之火。

兵营军纪严酷,但毕竟在苏州,而不是在辽东。

加上费扬武,建奴也不过七人,哪管得了五六万兵马的大营?

训练之余,山匪水寇们不走营门,有的翻寨墙而出,有的干脆把寨墙上挖个洞,好自由进出。

更甚的,还有偷盗粮草物资,拿到营外倒卖的。

大明锦衣卫见缝插针,很快渗透进去,联络了许多悍匪,等待合适机会。

这天,沈柏溪邀请十八芝的谈判代表,进兵营观看操练,以向他们展示自己肌肉。

的的确确,经过十来日操练,山匪水寇模样大变,隐隐有几分强军的气息。

而这正是十八芝部属所缺乏的。

在海上,海盗们协同作战没问题,但在陆上不行。

陆战和海战,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哪怕有倭人武士,双方在军阵上的差别还是明显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