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5节(1 / 1)

连圣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有了这些猪崽,他北凉百姓的生活品质,定也是要大大地提升一个档次的。这等功劳,和贡献水稻的功劳也不差了。其他百官也清楚,现在只需要将这些猪崽分到百姓家庭,莫少珩的功劳也就稳了。春季,是有一些微风的。众人向草原走去。风吹草低。议论纷纷。如今的牧童,早已经习惯了他们游牧的生活。还能看到骑着牛的牧童,悠闲地赶着猪崽。这或许就是他们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吧。走了一段距离,硬是看不到猪崽的尽头。但已经能看到小羊糕和小牛崽了。圣人都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们的牧场,经营得倒是有声有色。”赵景澄等学生乐呵了起来,这是他们合伙经营的。他们早期的投资早就赚回来了,现在每年就等着分红,他们是股东。那分红的钱,府里每年可都是喜庆得不得了,他们这些小公子,在同辈中那可是富得流油,想买什么都不用问府里要例钱了。赵景澄道,“朝廷开春的时候还征用了我们的牛去犁地呢,我们都没有收钱。”百官:“……”圣人:“……”这牛可是个好东西,若不是有这么多牛,他们沿着运河开垦的水田,还未必能够种上水稻。每卖出一头牲口,朝廷也是要征收不少税的,也就说,朝廷的税收恐怕也多了不少。又走了一段距离,这才打道回京。回到京城,就是安排各地官员去百姓家里宣传了。第一,愿意养猪的,朝廷会提供猪崽,价格合理。第二,朝廷会辅助修建猪圈和指导饲养。一开始,肯定是要花一点成本的,就比如修猪圈的花费,但一但修好,就可以年年久久,每年都可以饲养了。百姓心里自然是有数的。朝廷也不强迫百姓饲养,都是自愿。好处也说得清清楚楚,猪吃草,并不会浪费粮食,只需要勤勤恳恳地饲养一年,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一头大肥猪。一头大肥猪,节约一点吃,都够吃一年的了,比起以前,一年到头吃不上一两顿肉,生活的提升有多大,可想而知。以前,肉食还不方便储存,但现在不同了,盐价降下来了,好存储得很。又或者,炕在灶头也行,熏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一措施,在相对远一点的地方,百姓或许还会犹豫,因为毕竟需要前期投入。但在凉京周围的百姓就不一样了。这几年,他们已经尝到了猪肉的红利了。他们本就会购买一些价格合适味道又十分不错的猪肉。如今,让他们从小猪崽开始养起,细心一算,心里就火热了起来。那从牧场每天赶往凉京城东市的大肥猪,他们也是看见过的,肥头大耳实在喜人。一想到,自家只需要付出一些劳动力,年末的时候就能得到这么一头大肥猪,眼睛都是亮的,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朝廷一宣传开,他们直接就报名了。朝廷会统一送猪崽。这是因为,离草原毕竟有一段距离,百姓基本都没有运输的马车牛车,虽然说春季温度还不算太高,但若是没有运输的车,极容易让猪崽中暑。而且,统一运输也省事,不用耽搁所有百姓的事情。就是,朝廷又觉得缺人手了,连登记的人手都缺。凉京,还有临近的几座城池都行动了起来。首先,需要给登记的家庭,修好猪圈。统一修建的好处也体现了出来,无论是运输材料,还是人工搭建,都有规有矩的。朝廷也能根据修建的猪圈的数量,来了解百姓养猪的情况。这一行动,自然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住在城里的百姓,眼睛里面都是羡慕,因为他们城里不许养猪啊,眼睁睁地看着城外的百姓,过年就要有大肥猪了。他们缺修猪圈的钱吗?他们才不是。所以,城外的百姓,看到城里人羡慕的目光的时候,多少内心就有些得意。城里好啊,特别是凉京,现在变得跟世外桃园一样,但他们想要吃猪肉还是得靠买不是。莫少珩想了想,干脆多孵化一些鸡崽和鸭崽。城里人虽然不能养猪,但是百姓的房子基本都是带院子的,院子里面养点鸡鸭完全没有问题。只需要在角落里面修一个小鸡圈。鸡圈很好修的,就跟堆起来的一个小火炕,留一个入口,里面铺上炭灰。鸡鸭稍微训一训,到了晚上,它们自己就会钻进鸡圈里面。唯一多出来的事情,估计就是每天要洒点粮食喂一喂,每天需要做一做清洁。对于百姓来说,这也是顺手的事情罢了。在莫少珩心中,这些百姓比想象中的可要勤劳得多,或许是因为苦日子的原因吧,一但见到了有好生活的趋势,都会发自内心的不懈努力。至于孵化鸡崽鸭崽,这也不难,都是用古法孵化,也就是将鸡蛋鸭蛋放窝里面,将不下蛋的老母鸡关窝里面,让它们蹲在蛋上面孵就行。也不用担心蛋的受卵问题,因为是散养的鸡鸭,不像现代,养在狭小的空间,都无法自由移动,那样是无法受卵的。没过多久,第一批猪崽就开始向凉京城外的百姓运输去了。莫少珩也跑去看了看热闹。看热闹的人实在太多了。猪崽是用平板的马车和牛车拉的,在平板上加了一个围栏。看着车上满满当当的猪崽,着实喜人。赵景澄等都不坐他们的马车了,在路上跟着这些猪崽车跑。那欢天喜地的气氛,跟过大年差不多。对百姓来说,今天也的确和过大年一样了吧。等到了村子,村子上的百姓早等着了。负责的人已经拿出早先登记的名单,一个个喊名字了,“来交钱领猪崽了,都是经过挑选的猪崽,个头都差不多,活蹦乱跳,健健康康的。”随便还说了两句,“带回去后,直接放进猪圈,不要去打扰它们,让它们适应一段时间。”村口的热闹劲儿可不得了。因为一头小猪崽,价格其实并不算高,比起一头肥头大耳的成猪,那简直就不算什么了。而且,官员还明确地告诉过他们,这些猪崽啊,和莫少珩牧场的猪崽一样,是经过养猪秘法处理过的,等养大了,和以前那些长不大,肉还腥的猪是完全不同的。有幸见过赶进凉京城东市的猪的百姓,自然懂其中的区别。欢天喜地将猪崽抱回家。这是来年能不能吃上肉的希望。脸上的笑,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得都不仅让人有些恍神。其实还是有一部分百姓,出于其他某些原因,还是没有选择养猪,只是现在看到村里其他户那份喜庆,多少还是有些动摇。气氛,本就容易感染人。一个勤快的村子,那么全村的人都勤快的概率更大,反之亦然。官员还会说上一些喜庆的话,“好好的养,来年就能吃上大肥猪了。”官员也开心啊,因为百姓过上了好日子的话,这功劳也得算他们一份,他们做起事情来自然也起劲,不然这每天到处跑,不累吗?肯定是累的,但同样充满了期待,只不过和百姓的期待稍微有点不同罢了。赵景澄等学生跑到莫少珩身边,“这些百姓笑得可真开心。”莫少珩道,“我们也应该开心,我们卖掉一只猪崽,也能赚钱。”赵景澄等学生立马也笑了起来,“说得也是,按照这个势头,我们卖得可不少。”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也在恭喜着这个村子。“恭喜啊,眼看你们年末就能吃上肉了。”“这整整一头,能够一家子吃好长一段时间了。”老村长脸上的皱纹都笑得皱了,“以前的日子不好过啊,能吃上肉的日子太难得了。”“我也是因为经常去凉京,每次看到那赶进城的猪都要羡慕好久,顿足观看好久。”“这不一有机会,我就发动全村的人都来养猪。”“一开始本来还有些担心的,结果朝廷直接派人来给我们修猪圈,来指导我们养猪,听说每过一两个月还会来观察情况,方便纠正饲养得不对的地方。”“我这才放下心来,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啊。”“朝廷的政策是一年比一年好。”生活,似乎都变得多了些生机一般,因为他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